中国大气污染治理行业发展概况报告-行业发展情况
(一)行业发展情况 1、中国大气污染概况 近年来,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化石能源利用和资源消耗持续增加,大气污染形势进一步恶化,区域性大气复合污染继续加剧,多重污染物排放量居世界前列,2014 年,中国工业废气排放量达694,190 亿Nm3,相比于2013 年同比增加3.7%。 (1)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综述 SO2、NOX 及烟(粉)尘排放是中国大气污染物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11 年-2014 年,受益于中国强制推行工业废气治理政策,SO2、NOX 排放呈现下降趋势。但由于中国工业基础雄厚,整体排放基数仍居高不下;烟(粉)尘排放量则呈现振荡上升趋势,其中2014 年同比上升36.20%,较2011 年排放量复合增长率达10.83%1。且自2013 年以来,PM2.5 引发的“雾霾”现象影响更是有加剧趋势。由此可见,中国大气污染治理工作任重道远,而雾霾防治工作更是迫在眉睫。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及其变化情况如下:
2011-2014 年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及其变化情况 由上图可见,中国大气污染治理工作虽卓见成效,但由于污染基数大、污染变化情况存在不确定性,且尚未呈现根本性扭转趋势,大气污染治理成为一项需要长期重视和加强的工作。 (2)工业源是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根据《2014 年环境统计年报》显示,工业源依然是大气污染物的最主要来源。并且由于相对于生活源、机动车等其他污染来源,工业源相对集中,受政策驱动效果更为明显,且综合整治社会效益显著,因此是中国大气污染治理的关键环节。 (3)工业污染源结构分析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是工业污染源的“三巨头”,以2014 年为例,上述三个行业的SO2、NOX、烟(粉)尘排放量分别占工业污染源对应项目排放量的比重为60.03%、78.68%、66.21%。 其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是SO2、NOX 污染源治理的关键领域;而在烟(粉) 尘污染方面,2014 年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污染情况开始比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更为严重,但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的烟(粉)尘排放量同样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具体情况如下: ①“三巨头”SO2 排放情况(单位:万吨) ②“三巨头”NOX 排放情况(单位:万吨) ③“三巨头”烟(粉)尘排放情况(单位:万吨) 2、中国大气污染治理投资现状 (1)行业投资概况 “十二五”期间,中国对大气污染治理工作保持了高度重视,2011-2014 年间,治理废气项目完成投资复合增长率高达55.07%,为相关脱硫、脱硝、除尘细分行业内的企业创造了有利的成长空间,具体情况如下: (2)“十二五”期间,中国工业烟气治理行业获得长足发展 “十二五”期间,受益于中国对烟气治理重视度提高,相关治理领域的投资力度加大,有效地提升了烟气排放企业的环保观念,从而推动工业烟气治理行业获得较快发展。随着“十三五”期间“超低排放”更高污染治理标准的提出,现有工业烟雾气环保治理设备已无法实现新的更高排放标准,在对工业烟气治理行业提出新技术、新产品要求的同时也创造了新的市场需求空间。 现阶段,中国工业烟气治理行业的情况如下: ①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废气污染物处理情况 A.总体情况 根据《2014 年环境统计年报》,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拥有废气治理设施28,261 套,占重点调查工业企业废气治理设施总数的10.8%。其中,脱硫设施6,673套,占重点调查工业企业脱硫设施总数的27.0%;脱硝设施2,224 套,占重点调查工业企业脱硝设施总数的54.1%;除尘设施18,700 套,占重点调查工业企业除尘设施总数的9.5%。 B.火电厂废气污染物治理情况 根据《2014 年环境统计年报》,2014 年,纳入重点调查统计范围的火电厂(包 括自备电厂)共3,288 家,共有机组7,878 台,有脱硫设施的机组为4,836 台,有脱硝设施的机组为2,484 台,有除尘设施的机组为5,791 台;脱硫机组装机容量占总装机容量的81.5%,脱硝机组装机容量占总装机容量的70.5%,除尘机组装机容量占总装机容量的92.2%。(2015 年12 月,“超低排放”污染防治标准提出后,原有设备较难满足更为严格排放标准亟需新产品的开发以满足更严格减排标准的需求。 ②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废气污染物处理情况 A.总体情况 根据《2014 年环境统计年报》,2014 年,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重点调查工业企业33,057 家,占重点调查工业企业总数的21.4%;全年工业废气排放量为28,459.8 亿Nm3,占重点调查工业企业废气排放量的18.5%;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08.6 万吨,占重点调查工业企业排放量的13.2%;氮氧化物排放量为291.0 万吨,占重点调查工业企业排放量的22.1%;烟(粉)尘排放量为264.5 万吨,占重点调查工业企业排放量的20.9%。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拥有废气治理设施76,762 套,占重点调查工业企业废气治理设施总数的29.4%。其中,脱硫设施数2,612 套,占重点调查工业企业脱硫设施总数的10.6%;脱硝设施数1,054 套,占重点调查工业企业脱硝设施总数的25.6%;除尘设施数69,735 套,占重点调查工业企业除尘设施总数的35.4%。 B.水泥制造企业废气污染物处理情况 根据《2014 年环境统计年报》,2014 年,纳入重点调查统计范围的水泥制造企业(以下简称“水泥企业”)3,535 家,占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重点调查工业企业数量的10.7%。水泥企业有920 套脱硝设施,占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脱硝设施数的87.3%;水泥企业拥有除尘设施50,727 套,占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除尘设施数的72.7%。 ③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废气污染物处理情况 A.总体情况 根据《2014 年环境统计年报》,2014 年,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重点调查工业企业3,880 家,占重点调查工业企业总数的2.5%;全年工业废气排放量81,693.6 亿Nm3,占重点调查工业企业废气排放量的26.2%;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15.0 万吨,占重点调查工业企业排放量的13.5%;氮氧化物排放量为100.9 万吨,占重点调查工业企业排放量的7.7%;烟(粉)尘排放量为427.2 万吨,占重点调查工业企业排放量的33.7%。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拥有废气治理设施18,103 套,占重点调查工业企业废气治理设施总数的6.9%。其中,脱硫设施995 套,占重点调查工业企业脱硫设施总数的4.0%;脱硝设施数39 套,占重点调查工业企业脱硝设施总数的0.9%;除尘设施16,162 套,占重点调查工业企业除尘设施总数的8.2%。 B.钢铁冶炼企业废气污染物排放及处理情况 2014 年,纳入重点调查统计范围的、有烧结机或球团设备的钢铁冶炼企业683家,占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重点调查企业数的17.6%,共有烧结机数1,191台,其中599 台有脱硫设施,839 台有除尘设施;有球团设备数552 套,其中83套有脱硫设施,318 套有除尘设施。 3、中国工业烟气治理行业市场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1)“十三五”超低排放更高标准带来行业发展新机遇 中国“十二五”、“十三五”关于工业烟气排放标准的基础规定如下:
由上表可知,中国“十三五”期间将执行更为严格的“超低排放”标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排放量排放标准将进一步趋严,且减排力度继续加强。因此,“十二五”期间大气烟气治理行业虽已实现脱硫、脱硝及除尘设备的普及,但对应的排放标准在“十三五”期间趋严后,相应设备存在迫切的升级换代需求或需通过开发更精密产品以来满足更严格的减排标准,为行业内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需求空间和发展机遇。 (2)细分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①烟气脱硫行业:市场需求趋于多元化 除雾净化设备是针对脱硫环节的“雾滴”净化处理,是脱硫机组的重要组成部分。除雾器、合金产品外,脱硫机组设备还包括吸收塔、输送机、换热器等。该市场较为细分,无法获取公开的细分市场需求数据,因此下文市场需求前景分析时通过脱硫机组的投资需求趋势,来反映除雾器系列产品未来市场的发展前景。 A.尚未安装脱硫装置的存量机组的脱硫建设需求 截至2013 年末,未安装脱硫装置的煤电机组大约有0.66 亿千瓦,按照脱硫系统造价150 元/千瓦测算,2014 年到2020 年期间,存量机组的脱硫投资需求接近100 亿元。 B.新建煤电机组的脱硫建设需求 2013 年末,中国燃煤发电装机容量达到7.86 亿千瓦,而根据中电联的预测, 到2020 年中国煤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1.67 亿千瓦。考虑到期间每年还将关停1,000万千瓦左右的小火电机组,在2020 年之前新建燃煤发电机组的总规模在4.51 亿千瓦左右,增量机组的脱硫建设投资需求将接近700 亿元。 C.已安装脱硫装置的存量机组的更新改造需求 自2014 年7 月开始,存量火电机组开始实行更为严格的2011 版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目前,排放标准进一步提高的“超低排放“标准开始执行。为达到新的排放标准,部分存量脱硫机组需要更新改造。截至2013 年末,中国已安装脱硫装置的煤电机组约7.2 亿千瓦,预计其30%需要更新改造,按照改造均价75 元/千瓦测算,2014 年到2020 年存量机组更新改造的脱硫投资需求在160 亿元左右。 D.其他领域的脱硫需求 由于煤电行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占比逐年下降,排放控制的重点将转向其他行业,包括锅炉、钢铁、水泥等领域在内的非煤电烟气脱硫市场容量将进一步增加。根据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的预测,这部分市场的年需求规模在80 亿元左右。 ②烟气脱硝行业:未来仍将保持一定强度的投资力度 烟气脱硝领域根据脱硝环节不同分为前端脱硝环节、后端脱硝环节。其中前者以燃烧过程的控制氮氧化物产生技术为主;后者以SCR 技术及SNCR 技术为主,SCR 尿素热解系统、SCNR 脱硝系统为后端脱硝环节的减排设备。此外,脱硝细分行业还包括脱硝催化剂、还原剂等。由此可见,脱硝市场较为细分,且难以针对单独设备需求获取公开市场数据,因此下文市场需求前景分析时以脱硝整体投资需求来反映脱硝设备未来市场的发展前景。 中国烟气脱硝行业的起步时间晚于脱硫进程,在进入“十二五”之后开始快速增长。2013 年,中国二氧化硫的年排放量减少了21.05%,而同期氮氧化物排放总量为2,227.40 万吨,较2006 年增加46.17%。在“十二五”末到“十三五”期间,预计国家对于烟气脱硝的监管力度将会进一步加强,市场需求将逐步得到释放。 在火电领域,截至2013 年末,中国已投运火电厂烟气脱硝机组的总装机容量约4.3 亿千瓦,占全国现役火电机组容量的50%左右,存量机组仍有较大空间。按照脱硝系统造价100 元/千瓦进行估计,这将产生430 亿元的市场需求。此外,根据中电联的预测,2014~2020 年期间中国需新建燃煤发电机组约4.5 亿千瓦,这将带来新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