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一般物价水平的比较与分析
js0947717 金融7班 姜玉珍
【摘要】中美一般物价水平的对比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从两国
物价的总体上看,美国的物价高于中国,本文基于金融的角度,从中美经济结构
差异、市场结构差异两个方面分析了中美一般物价水平的成因及其可持续性,这
方面的有益探讨必将会使我们更加理性、明智地看待我国经济发展与其政策的不
足。
【关键词】物价水平 经济结构 市场结构
一、 中美两国一般物价水平的现状
《人民日报》在2011年9月13日发表报道,从衣食住用行等方面直观、全
面地比较了中美物价水平,从而得出了相关结论:国外品牌的普通消费品,在中
国确实比美国贵;国外品牌的高档消费品,在中国的售价更是贵得离谱;有些“中
国制造”的消费品,在中国的售价往往比美国高一些;而市内公共交通以及涉及
人工、知识产权的商品和服务,美国则比中国贵很多。
根据其统计数据,选取一些典型物品进行比较。按照国际常规标准1美元=6.4
元人民币折算进行换算,统一单位为人民币计量的元,比较可得下表:
由此可见,中国市场物价水平高于美国。中国的劳务价格比美国明显要低,
这与中国劳动收入低相联系。美国的汽车、电子电器产品、品牌服装、化妆品一
般比中国便宜。从食品来看,总体上说,还是美国食品比中国贵一些,当然也有
一些便宜的,如奶制品,这是因为美国地广人稀、平原广阔,农业生产条件优越,
商品名称 美国市场价格 中国市场价格
耐克运动鞋 256--576 699--899
苹果手提电脑(低配置) 6394 7698
男生剪发(人/次) 128--256 10--30
公交车(人/次) 14 1--4
猪肉(每千克) 26--45 10--40
鸡肉(每千克) 11--19 7--18
同时生产规模大、集中程度高、规模效益显著;大农场的“石油农业”机械化程
度高,劳动力投入少,成本较低。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劳动力密集型的蔬菜生产
方面,由于我国劳动力成本较低,我国蔬菜价格接近甚至低于美国。
但是,一个比较明显的发展趋势是,两国物价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如果我
们比较相对物价的话,即价格与收入的比例,那么美国的许多东西的相对价格就
比中国便宜。最小的东西例如看一场电影,中国现在的票价与美国很接近,甚至
要高于美国,那与各自国家的收入比,显然中国要贵好多。最大的东西就是住房,
美国人的住房一般相当于5年左右的收入,而中国则要高达20年左右。中国一
线城市的住房与美国一线城市不相上下,甚至还贵。
二、中美经济结构的差异对中美一般物价水平的影响
(一)中美经济结构的差异
美国经济构成主要以金融以及高新技术产业为主。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确保美
国在某些行业占据领先地位,而现代金融服务不但给美国直接带来了庞大的金融
财富,而且为美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资
本。在美国经济发展的三架马车中金融服务贸易占据中心地位,高科技发展是实
现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网络经济的迅速普及,是实现财富快速聚集的有效途径,
而金融服务贸易则是实现资本快速流动的核心产业。
而中国经济结构主要以物质生产制造业为主。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通过优
先发展轻工业、扩大高档消费品进口、加强基础产业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第三产
业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使中国的经济结构趋于协调,并向优化和升级的方向发
展。中国个产业之间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都有了明显的改善,其中第一产业比重
下降,第二、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国民经济总量增长从主要由第一、第二产业带
动,转为主要由第二、第三产业带动,第二产业的增长构成了中国经高速发展的
主要动力。
(二)中美两国经济实力的现状
经过三十年快速发展,中国经济总量稳步提升,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
第三位,即便是在全球金融危机中,依然实现了9%以上的增长,成为被国际社会给
予厚望的世界经济复苏的强力引擎。中国已于2009年取代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
经济体,欧洲专家预计,未来二十年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全球首位经济超级大国。
然而,2008年我国人均国民收入在210个国家排名127位,人均GDP约3313美
元 ,只有日本的十分之一。
相比之下,美国经济实力仍处于强势地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库显示,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下,美国GDP为143300亿美元,人均GDP为47440美元,
续居世界首位。同时美国GDP总量比紧随其后的日本、中国、德国的总量还多
1.4万亿美元,表明美国的领先优势未来二三十年内不可动摇。
中国GDP排名仅次于美国,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显著成果与巨大潜力,但
是中国GDP总量小而人口多,人均国民收入与美国相距甚远,国家经济实力明
显增强、而居民生活水平仍然有待提高,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
这一现实深刻地影响着我国居民的生活消费水平,一方面生产力的极大提高
和国家经济繁荣使居民信心大大增强;另一方面,较低水平的人均国民收入和不
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无法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生活水平的提高
与国家经济的发展水平不一致。
三、中美市场结构的差异对一般物价水平的影响
(一)基于货币体系的影响分析
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特殊地位,美元三分之二在国际市场流通,作为许
多国家的储备货币,所以美国可以通过发行美元来获得特殊的铸币收益,同时又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印钞票带来的通货膨胀影响。
美国的货币政策由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独立制定和执行,目标是实现充分就
业并保持市值的稳定。发达的金融市场使得美国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市场利率体
系,利率能有效地反映和调节资金供求,从而对产出、就业和物价水平产生更为直
接稳定的影响,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利率机制来传导。
美联储实施货币政策的主要特点是, 通过政策工具改变商业银行的准备金
以及货币乘数来影响货币供应量,不同层次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会灵敏地反映到
各种层次的资金市场上,引起不同层次资金市场上的利率变动。美联储还利用
公开市场操作配合再贴现利率影响联邦基金利率和国库券利率,商业银行存贷
款利率对联邦基金利率和短期货币市场利率迅速做出反应。
我国现阶段金融市场发达程度和利率体系完善程度尚未达到美国水平,在整
个利率体系中,最重要、影响最广的存贷款利率仍由利率决策部门直接确定,是
典型的外生变量。金融市场不发达、利率市场化尚未完全实现,这在很大程度上
限制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在此条件下,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选择的是货币
供应量,存贷款利率成为近十年来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因此,不同于美国的市
场经济国家的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分析可以直接从
中央银行调整存贷款利率产生的效应开始,中国人民银行通过调控基础货币来影
响货币供应量,从而影响产出,同时通过利率的变动影响投资和消费,从而影响
产出。
(二)基于债券市场等的影响分析
债券市场是通过债券和票据的金融工具将长期资金融通给借款人的资本市
场。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债券资本市场对于改善国内融资结构,减少对国际资本
市场的依赖,消除对外部融资过度依赖造成的货币错配和期限错配现象,增强一
国金融体系和经济体系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自亚洲金融危
机后,发展中国家国内本币债市的发展,对于增加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也起了
非常关键的作用。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国内本币债券市场的发展,对于促
进我国金融发展和提高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部门的促进作用,同样具有重大的意
义。但相对于美国债券市场,中国债市结构过于单一。
四、得到的有益启示
(一)自主创新是转变低消费模式的源动力
在未来较长时期内,我国比较优势的外在体现仍将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
口,这也是解决就业的内在需求。但我们在以劳动成本优势积极切人世界产业价
值链的过程中,自主创新的步伐始终不能松懈。在站稳所擅长的产业区段的基础
上,中国应更多地咬进国际产业价值链,在百级、千级、万级零部件产品的生产
量级上力争做到世界第一,为加快落实自主创新奠定雄厚的基础,同时配合制度、
政策等方面的保障和支持,最终以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为利器崛起于“微笑
曲线” 的底端。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长期以来的
高储蓄、低消费模式。
(二)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提高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
美国形成的比较完善的市场利率体系能有效地反映和调节资金供求,从而对
产出、就业和物价水平产生更为直接和稳定的影响。因此我国要逐步放宽对利率
的管制,加快利率市场化的步伐。寻求利率市场化的有利时机,逐步放开利率管
制,形成完整的短期货币市场利率体系,为央行确定基准利率提供参照。
(三)吸引国际投资者进入国内债券市场
吸引国际投资者进入国内债市,对于改善我国债券品种单一化局面,促进债
市深化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外国机构投资者进入我国债市可以起到增加
我国债市流动性的作用,外国机构投资者的雄厚资本实力和在固定收益资本市场
的运作经验,可以在我国债市上发挥主要交易商和做市商的功能,外国投资者不
但拓展我国债市投资基础,还可通过示范作用引入国外债市的先进经验和理念。
参考文献:
[1]吴孝政,潘国俊.发展消费信贷,促进消费结构升级[J].消费经济,2003.
[2]黄达.金融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黄卫平.看不懂的世界经济[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8:132,170—171.
[4]刘煜辉.中国高储蓄率之惑[N].经济观察报,2009—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