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word版)卷烟非法流通的成因及对策

(完整word版)卷烟非法流通的成因及对策

卷烟非法流通的成因及对策 摘 要:卷烟的非法流通,扰乱了行业正常的卷烟经营秩序,直接影响行业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其既是一种违规违法经营行为,又有损于行业的责任形象树立。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切实解决存在的卷烟非法流通问题,需要烟草专卖、内管、营销等部门深入思考和认真对待。 关键词:卷烟 非法流通 成因 对策

随着“卷烟上水平”的深入推进,烟草专卖管理工作不断加强,卷烟市场监管工作不断完善,市场秩序越来越规范。但是,高额利润的驱使以及卷烟货源供应失衡的影响下,卷烟市场存在着非法流通现象,扰乱卷烟市场秩序。 一、卷烟非法流通的定义 卷烟非法流通是指违反烟草专卖法律法规,违法购进、销售、运输真品卷烟的行为,一般分为四种情况,分别是倒卖行为、非法运输行为、未在当地烟草批发企业进货行为、无烟草专卖批发企业许可证批发卷烟行为。卷烟非法流通,不仅会扰乱正常的卷烟专卖市场秩序,还会影响国家利益,影响消费者利益,影响烟草行业工作的开展和形象的树立,其社会危害性、影响性极大,必须坚决制止。 二、卷烟非法流通的表现形式 卷烟作为一种国家计划调拨的特殊专卖品,其非法流通,是卷烟作为一种商品的本质属性,又有其专卖专营的特点。就现阶段卷烟市场实际分析,卷烟非法流通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零售户与零售户之间的非法流通 由于烟草企业的卷烟货源供应不能完全满足零售户需求,以及零售户法律意识淡薄,为了1至2元甚至0.5元的微薄利润把卷烟相互“批发”。零售户与零售户之间的非法流通,主要有三类。 一类是大户批发小户。大户往往客服分类星级较高,能够购买更多的高端卷烟、紧俏卷烟,同时,大户的资金较为雄厚,在货源供应不紧张时,囤积卷烟,当小户有该类卷烟需求而又不能从烟草企业购进时,就从大户手中批发。 第二类是小户批发大户。烟草企业对零售户的月供货量进行了核定,最高不超过1500条,而大户的稳定客源较多,对卷烟销售的带动因素也很多,在卷烟销售旺季,烟草企业的可供货源满足不了需求,于是,就从小户那儿“批发”购进。 第三类是临时批发。零售户订货不合理,对市场的预见性不够,出现了断货的情况,这一时间段又没有到烟草企业的订货(送货)周期,于是,就从周围货源准备充足的零售户那儿临时批发购进所需求的卷烟进行销售。 (二)零售户与烟贩之间的非法流通 区域与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各有差异,消费水平、消费习惯也各不相同,卷烟消费的吸食习惯也因为区域的不同而有不同。这就让不法烟贩有了可乘之机。零售户与烟贩之间的非法流通,主要有以下几类。 第一类零售户倒卖卷烟。部分零售客户存在贪图眼前利益与烟贩勾结,套购烟草企业在当地滞销、市场销量有限而投放过多及消费者不认可的卷烟品牌货源,转手卖给烟贩外流。这类零售客户大多与烟贩有联系,掌握了烟贩需要回收的卷烟品牌后,在每期订单中加大该系列卷烟的订货量,以赚取小额差价获利。 第二类是烟贩上门回收卷烟。零售客户订购了一些市场敏感品牌后本意是用来自己销售的,在烟贩上门整条购买时,零售客户会出于“薄利多销”的心理,以低于市场零售价高于批发价将卷烟销售。烟贩通过这种手段回收并积累一定数量的卷烟后进行外流。 第三类是零售户向烟贩购买卷烟。零售户从烟贩的手里购买其从其他区域回收过来的品牌价值和知名度较高、当地有市场、可赚钱的卷烟品牌进行销售。 (三)无证户的非法流通 无证户由于没有有效的许可证,不能从当地烟草企业直接订购卷烟货源,也就没有正规、固定的进货渠道,一般都是依靠有零售许可证的零售户,从他们那儿购进卷烟进行销售。无证户销售的,都是非法流通的卷烟。 (四)客户经理处理不当造成的非法流通 零售户对卷烟市场判断不准,卷烟品牌的销售形式把握不足,以及客户经理对零售户的经营指导不到位,致使零售户积压了大量的滞销卷烟品牌。客户经理为了给零售户消化库存,降低损失风险,没有按照规范的流程进行处理,而是直接调剂给其他零售户销售,造成了卷烟的非法流通。 (五)卷烟营销人员违规造成非法流通 卷烟营销人员违规造成非法流通,体现为两类。一类是本地卷烟市场容量已达上限,卷烟营销人员为了完成计划任务,通过“挂户开单”等途径,将卷烟套购后集中甩卖到其他区域;另一类是为了获利,卷烟营销人员通过工作之便,套购、回收卷烟外流销售以赚取高额利润。 三、卷烟非法流通的主要因素 通过对卷烟市场的具体调研、分析,造成卷烟非法流通的主要因素,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计划与市场矛盾 单位确定的卷烟销售计划,与市场实际需求不一致。当卷烟销量与结构任务超过当地市场真实容量与实际需求,下级单位为完成卷烟经营任务,只得弄虚作假,搞非法流通;当卷烟货源供应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零售户就会从其他非法渠道购进卷烟,造成非法流通。 (二)货源采购粗放 货源采购不实事求是,对当地市场与消费需求不了解或了解不够,所购进的卷烟适销不对路,造成所订购的卷烟没有销路或销售不畅,为完成计划,导致外流,造成卷烟非法流通。 (三)相关人员工作不到位 一是卷烟营销人员综合素质尤其是把握市场、现代营销、品牌培育、引导消费等水平不足,服务质量不高,开拓市场能力不强,打不开卷烟销售局面,致使卷烟传统市场难以巩固与壮大,潜力市场难以挖掘与启动,销量与结构徘徊不前、难以提升与增长。 二是专卖管理人员执法不严,市场监管不到位,对违规经营行为与烟贩打击不力,使违规与违法行为有机可乘。 (四)市场供求矛盾 卷烟作为礼俗文化的重要载体,在红白喜事等特殊场合发挥着其他商品难以替代的作用,由此也造成了卷烟消费市场对热销品牌卷烟的需求有增无减,而烟草企业供货能力和反应时间与市场需求间形成较大缺口,为烟贩贩卖卷烟提供了可趁之机。 (五)零售户间的差异 受现金存量、店面设计、营销方式等因素影响,城镇与农村、大户与小户对卷烟的销售能力存在较大差异,销量好的大户会想方设法从销售疲软的区域调取卷烟货源以补给断缺卷烟,反之亦然。同时,部分零售户对卷烟网上订货等要求无法适应,于是采取了将零售许可证交由其他零售户帮忙订货等变通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增大卷烟外流发生的机率。 (六)区域差异 一是卷烟价格差异。由于吸食习惯和供求差异,导致不同区域实际行情价格存在较大差异,烟贩利用这一特点,铤而走险从非正规渠道购进卷烟倒卖,从区域差价中谋取非法利益,从而导致卷烟非法流通。 二是消费偏好差异。卷烟消费具有较明显的地域性,不同地区的消费者对特定品牌的卷烟具有相对固定的偏好,由此造成不同品牌在各地销量的差异。这种差异会导致某些地区的畅销烟在另一地区成为滞销烟,零售户为了加快资金周转,甚至是获利,便会将部分滞销烟转售给畅销区域的烟贩。 四、卷烟非法流通的应对措施 为确保卷烟良好市场经营秩序,坚持严格规范,认真践行“两个至上”,树立行业形象,实现行业的持续协调共同发展。针对卷烟非法流通的形式和成因,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从根本上解决卷烟非法流通问题。 (一)提高卷烟非法流通认识 1、端正思想,严肃对待。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卷烟非法流通问题,始终站在讲政治、讲责任、讲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卷烟非法流通对行业的影响;以对行业、对单位高度负责的态度,端正思想认识,严肃对待治理卷烟非法流通工作,真抓实干,努力遏制卷烟非法流通,守护好本土市场,维护好经营秩序,筑牢规范防线,保障卷烟市场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2、强化行业规范自律。牢记规范是行业发展的生命线,不断完善和落实卷烟生产经营内管制度,加强对行业生产经营行为的监督管理,严肃查处各种违法违规经营行为,防止各类非法卷烟流入不法烟贩手中、流入卷烟市场。 (二)强化人员素质提升 1、强化卷烟市场监管队伍建设,提高市场监管水平。教育执法人员以感恩的情怀,本着对国家、对行业、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公正、廉明地运用手中的权力,满腔热情地做好市场监管工作。引导执法人员立足本职,胸怀全局,践行“两个至上”,做到“三个始终”,树立“五种意识”,为构建责任烟草、诚信烟草、和谐烟草积极努力。 2、加强执法人员专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执法人员其执法水平和技巧,依法行政、文明行政、服务行政。配备必要的办公和生活设施,不断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提高工作效率和市场监管水平。 3、提升营销人员素质与业务水平。当前,卷烟市场面临着复杂多变的现状。通过系统的学习培训教育,切实增强他们服务客户、培育品牌、引导消费、挖掘市场的业务能力与敬业爱岗、乐于奉献、勇于创新、知难而进的精神,努力实现卷烟销量与结构的稳步增长。 4、加强规范教育。切实加大规范经营的学习教育,深入学习领会国家局关于规范经营方面的政策、规定与制度,牢固树立规范经营是保持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生命线”意识,增强规范经营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认真落实 “六严禁一严控”等行业有关规范卷烟经营方面的制度规定,建立用制度办事、按流程运作的工作机制,确保卷烟销售工作在规范的前提下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三)合理下达卷烟销售计划 科学确定卷烟销量、结构等有关卷烟经营的主要指标任务。要深入市场实际进行调查研究,在准确掌握与了解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速度、GDP、城乡人均居民收入、消费水平、吸食卷烟人数、比例、数量与档次等有关情况的基础上,精准预测出该市场卷烟真实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