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合同的履行
二、双务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 (一)同时履行抗辩权 当事人互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应当同时履行。一方在对方履行之前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一方在对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时,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要求。(2016AQ4) (二)先履行抗辩权(2011年案例分析题) 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先履行一方未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要求。 【例题·2011年案例分析题(节选)】2006年7月10日,甲与乙订立买卖合同,以500万元的价格向乙购买一套精装修住房。当日,甲支付了40万元定金,乙将房屋交付给甲。双方约定:甲应于8月1日前付清余款;乙应在收到余款后两日内办理房屋过户手续。 …… 8月1日,甲向乙支付余款时直接扣除60万元,仅付400万元,同时要求乙办理房屋过户手续。乙收到上述款项后拒绝办理房屋过户手续。后经协商,甲于8月20日再向乙支付30万元,同日,乙将房屋过户至甲的名下。 【问题】甲于2006年8月1日向乙支付400万元房款后,乙是否有权拒绝为之办理房屋过户登记手续?并说明理由。 【答案】乙有权拒绝。根据规定,双务合同的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先履行一方未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在本案例中,当事人在买卖合同中事先约定“乙在收到余款后2日内办理房屋过户手续”,由于甲在支付余款时直接扣除60万元不合法,应视为甲未按照合同约定付清余款,因此,乙有权拒绝为之办理房屋过户登记手续。 (三)不安抗辩权(2017AQ3、Q4) 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1)经营状况严重恶化;(2017AQ3) (2)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 (3)丧失商业信誉; (4)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 当事人依照规定中止履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对方提供适当担保时,应当恢复履行。中止履行后,对方在合理期限内未恢复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适当担保的,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2017AQ4) 【提示】中止履行的一方不得直接解除合同。 当事人没有确切证据中止履行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例题1·2017年单选题】甲、乙双方签订买卖合同,约定甲支付货款一周后乙交付货物。甲未在约定日期付款,却请求乙交货。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对于甲的请求,乙可行使的抗辩权是( )。 A.不安抗辩权 B.先诉抗辩权 C.不履行抗辩权 D.先履行抗辩权 【答案】D 【解析】先履行抗辩权,是指双务合同的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先履行一方(甲)未履行的,后履行一方(乙)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 【例题2·2012年单选题】甲、乙双方签订一份煤炭买卖合同,约定甲向乙购买煤炭1000吨,甲于4月1日向乙支付全部煤款,乙于收到煤款半个月后装车发煤。3月31日,甲调查发现,乙的煤炭经营许可证将于4月15日到期,目前煤炭库存仅剩700余吨,且正加紧将库存煤炭发往别处。甲遂决定暂不向乙付款,并于4月1日将暂不付款的决定及理由通知了乙。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甲无权暂不付款,因为在乙的履行期届至之前,无法确知乙将来是否会违约 B.甲无权暂不付款,因为甲若怀疑乙届时不能履行合同义务,应先通知乙提供担保,只有在乙不能提供担保时,甲方可中止履行己方义务 C.甲有权暂不付款,因为甲享有先履行抗辩权 D.甲有权暂不付款,因为甲享有不安抗辩权 【答案】D 【解析】先履行抗辩权,是指双务合同的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先履行一方(甲)未履行的,后履行一方(乙)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 【例题3·2006年案例分析题(节选)】2006年3月20日,上海的甲公司与北京的乙公司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约定:甲公司向乙公司购买1000吨化工原料,总价款为200万元;乙公司在合同签订后1个月内交货,甲公司在验货后7日内付款。 4月10日,乙公司准备通过铁路运输部门发货时,甲公司的竞争对手告知乙公司,甲公司经营状况不佳,将要破产。乙公司随即暂停了货物发运,并电告甲公司暂停发货的原因,要求甲公司提供担保。甲公司告知乙公司:本公司经营正常,货款已经备齐,乙公司应尽快履行合同,否则将追究违约责任。但乙公司坚持要求甲公司提供担保。 【问题】乙公司暂停发货是否有法律依据?并说明理由。 【答案】乙公司暂停发货没有法律依据。根据合同法律制度规定,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经营状况严重恶化的,可以行使不安抗辩权,中止合同履行。在本案例中,乙公司并没有确切证据证明甲公司经营状况不佳,因此,乙公司不能以不安抗辩权为由暂停发货。 【例题4·2017年案例分析题(节选)】甲公司与自行车生产商丁公司正式签署买卖合同。合同约定:“丁公司为甲公司提供A型号自行车1000辆,总价100万元,甲公司应于4月9日、4月20日分别支付价款50万元,丁公司应于4月16日、4月27日分别交付A型号自行车500辆。” 4月9日,甲公司向丁公司支付第一期自行车价款50万元。4月16日,丁公司交付A型号自行车500辆。4月20日,丁公司请求甲公司支付第二期自行车价款50万元。甲公司调查发现,丁公司经营状况严重恶化,可能没有能力履行合同,遂告知丁暂不履行合同并要求丁在15天内提供具有足够履约能力的保证。丁公司未予理会。 5月6日,丁公司发函告知甲公司:如果再不付款,将向人民法院起诉甲公司违约。甲公司收到函件后,了解到丁公司经营状况继续恶化,便通知丁公司解除未交付的500辆自行车买卖合同。 【问题】甲公司是否有权就未交付的自行车解除合同?并说明理由。 【答案】甲公司有权就未交付的自行车解除合同。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当事人行使不安抗辩权中止履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中止履行后,对方在合理期限内既未恢复履行能力又未提供履约担保的,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在甲公司告知丁暂不履行合同并要求丁在15日内提供具有足够履约能力的保证后,丁公司未予理会且经营状况继续恶化,故甲公司有权解除合同。 【回顾与总结】
三、合同的保全 (一)债权人代位权 1.因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权,但该债权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除外。(2009年案例分析题) 【提示】代位权的行使范围以债权人的债权为限。 2.债权人提起代位权诉讼,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合法; (2)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 【提示】“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是指债务人不履行其对债权人的到期债务,又不以诉讼方式或者仲裁方式向其债务人主张其享有的具有金钱给付内容的到期债权,致使债权人的到期债权未能实现。如果债务人仅以书面或口头方式催促次债务人履行债务,但没有就此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仍然构成懈怠。 (3)债务人的债权已到期;债权人的债权已到期; (4)债务人的债权不是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债权。 【提示】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债权,是指基于扶养关系、抚养关系、赡养关系、继承关系产生的给付请求权和劳动报酬、退休金、养老金、抚恤金、安置费、人寿保险、人身伤害赔偿请求权等权利。 3.代位权诉讼 (1)债权人:原告 (2)次债务人:被告 (3)债务人:诉讼上的第三人 (4)代位权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提示】原告就被告原则。 (5)在代位权诉讼中,债权人胜诉的,诉讼费由次债务人负担,从实现的债权中优先支付。 【提示】确保债权人的利益不因提起代位权诉讼而受损害。 (6)代位权诉讼的其他必要费用由债务人负担。 4.在代位权诉讼中,次债务人对债务人的抗辩,可以向债权人主张。 5.债权人向次债务人提起的代位权诉讼经人民法院审理后认定代位权成立的,由次债务人向债权人履行清偿义务,债权人与债务人、债务人与次债务人之间相应的债权债务关系即予消灭。 【提示】债权人的债权就代位权行使的结果有优先受偿权利。 【例题·2015年单选题】甲对乙的债务清偿期已届满却未履行,乙欲就甲对他人享有的债权提起代位权诉讼,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甲享有的下列债权中,乙可代位行使的是( )。 A.抚恤金请求权 B.劳动报酬请求权 C.人身伤害赔偿请求权 D.财产损害赔偿请求权 【答案】D 【解析】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债权(基于扶养关系、抚养关系、赡养关系、继承关系产生的给付请求权和劳动报酬、退休金、养老金、抚恤金、安置费、人寿保险、人身伤害赔偿请求权等权利),债权人不得行使代位权,故A、B、C选项错误。 【回顾与总结】
(二)债权人撤销权 1.因债务人放弃其到期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并且受让人知道该情形的,债权人也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提示1】撤销权的行使范围以债权人的债权为限。 【提示2】放弃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产,不以受让人知情为行使撤销权之条件;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要求受让人知情作为行使撤销权的条件。 【提示3】“明显不合理的低价”,人民法院应当以交易当地一般经营者的判断,并参考交易当时交易地的物价部门指导价或者市场交易价,结合其他相关因素综合考虑予以确认。 转让价格达不到交易时交易地的指导价或者市场交易价70%的,一般可以视为明显不合理的低价;对转让价格高于当地指导价或者市场交易价30%的,一般可以视为明显不合理的高价。 2.撤销权的成立要件 (1)债权人须以自己的名义行使撤销权; (2)债权人对债务人存在有效债权; 【提示】债权到期、未到期均可。 (3)债务人实施了减少财产的处分行为; (4)债务人的处分行为有害于债权人债权的实现。 3.撤销权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行使。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5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 【提示】此处“5年”为除斥期间,不适用诉讼时效中止、中断或者延长的规定。 4.撤销权诉讼 (1)债权人:原告 (2)债务人:被告 (3)受益人或者受让人:诉讼上的第三人 (4)撤销权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5.债权人行使撤销权所支付的律师代理费、差旅费等必要费用,由债务人负担;第三人有过错的,应当适当分担。 6.债权人合同法规定提起撤销权诉讼,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放弃债权或转让财产的行为,人民法院应当就债权人主张的部分进行审理,依法撤销的,该行为自始无效。 【提示】撤销权行使的目的是恢复债务人的责任财产,债权人就撤销权行使的结果并无优先受偿权利。 【回顾与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