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后现代主义艺术之超级写实主义

后现代主义艺术之超级写实主义

中外美术史(双语)(普通高等教育)
学院材料学院
专业名称环境艺术设计
班级艺设12-1
学号120544114
姓名吴迪靖
指导教师李昌菊
后现代主义艺术之超级写实主义
摘要
正文
一、超写实主义的意义
级写实主义(Super-Realism ),又称“新写实主义”(New Realism ),
暂不论哪一个名称最贴切,至少它始终戴着“写实主义”的帽子,但是它和传统的写实主义有很大的区别。

传统的写实主义是对自然对象的描绘,具有叙事性,观者可以从画面中解读出某种情节。

而超级写实主义是对照片的再现,又千方百计避开个人主观情感,试图用一种客观甚至冷漠的心态来描绘照片中的现实世界。

超 超级写实主义(Hyperrealism ,又称高度写实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个新的艺术流派,是后现代主义艺术的一种,是绘画和雕塑的一个流派,其风格类似高分辨率的照片。

超级写实主义可以看作是照相写实主义(Photorealism )的发展。

自2000年代早期以来,该术语在美国和欧洲作为一个独立的艺术运动和艺术风格发展起来。

二、超写实主义的手法及创作的观点
1、手法
超写实主义广泛影响到油画,雕塑,水彩,丙烯等多种艺术形式,绘画上多以照片为蓝本,以客观与中立为特点,崇尚没有风格的风格以及其的眼睛——摄像机来观察事物画面平整光洁,不见丝毫笔触,模仿照片的效果排除任何的政治和历史文化的影响,要求画家不带任何主观色彩的去再现事物。

更有画家通过微妙的灯光和阴影效果,创造出有形固态和实际存在感觉。

这种绘画作品往往是原始参考照片的10倍或者20倍,但保留了极高的色彩分辨率,精确度和细节。

许多作品通过喷笔实现,用丙烯酸树脂、油或两者兼而有之。

另外在雕塑方面,更有例如Ron Mueck的生动的雕塑作品一样,比实际对象大很多,通过对聚酯树脂和多种模具的细致使用,使作品细节非常有说服力。

正如R.马丁在1974年的超级写实主义展览的目录中写道:“超级写实主义把人臵于照相机的视线下,很客观地把物体的影像呈现出来。

”照相机的发明和运用,更好地记录了现实生活。

超级写实主义就充分利用这点,艺术家们先将照片形象放大5-10倍,再原原本本地移植到画布上。

如果认为超级写实主义只是简单地复制照片,就大错特错了。

2、创作观点
在此在创作观点上要特别的区分超写实主义于照相写实主义的区别,超级写实主义作品更多地关注细节和对象。

超级写实主义绘画和雕塑作品并不是照片的严格诠释,也不是某一个场景或主题的文字插图。

相反,它们利用其他的,往往是微妙的绘画元素来创造实际上不存在或者人的眼睛不能看到的现实幻觉。

此外,它们可能包括情感、社会、文化和政治主题要素作为视觉错觉的扩展,与照
相写实主义有所不同。

正因如此,写实只是一种创作手法,是对对象的真实摹写,与抽象相对。

这种精细的写实,绝非是画家的炫技。

他们是通过写实的方式,来传达一个真实的世界。

不添加任何的个人感情色彩,忠于原型,是它的原则。

超级写实主义是对20世纪初抽象表现主义的反叛,它倡导艺术应该回到真实的生活中,表现人在真实生活中的真实状态。

因此它所刻画的对象多为都市生活,在改变了正常尺寸之后,形成一种异常的效果。

那是一种冷漠的形象,反映出了在城市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没有人情味的冷淡关系。

三、超写实主义画家及其代作品
超级现实主义大师莱文作品——《旧皮货》
超写实主义代表人物有很多,莱文、理查〃萧、杰克、斯坦切克和日本的三岛喜美代都是其中的一员,更有中国新一代的画家冷军等人也被超写实主义吸引至其中。

这些代表画家用其精良的绘画手法及超细微的描摹为我们打造了一个可以欺骗人双眼的视觉盛宴。

而欺骗眼睛正是这些大师倾其精力所追逐的。

在1970年代美国发生了一系列事件。

尼克松的水门事件, 越战时期政府隐瞒真相, 奸商
以廉价的化工产品假冒昂贵的大理石。

种种现象引起社会普遍的疑惑, 什么是真的? 什么是可以相信的? 而莱文的欺骗眼睛的作品正是出现在那个似是而非的时代。

例如莱文以怀旧的题材结合了写实主义的手法使自己的作品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成为世界雕塑史上一位超级现实主义大师。

1970年代,当她的一件用肉眼无法辨认真假的陶瓷“皮夹克”在纽约第一次展出的时候,引起了广泛的震惊。

这种艺术在法国被称为Trompe L’Oeil (意为:欺骗眼睛)。

四、社会对于超写实主义艺术出现的影响
19世纪初期,美国涌起了西进大潮, 美国领土向西扩张并延伸到了西海岸的加里福尼亚。

人们怀着积极进取, 不屈不挠的开拓精神来到荒野, 放牛开荒, 安家立业。

因而, 这种开拓精神也成了美国的文化的一部分。

当美国纽约到旧金山的东西两岸铁路贯通以后,许多商人和产品推销员正是穿着这种皮夹克,提着皮箱,坐火车穿越从大西洋到太平洋沿岸。

莱文的作品正式记载了美国最重要的一段历史, 具有深刻的怀旧内容。

莱文的出现或许并非巧合,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在1970年代美国发生了一系列事件。

尼克松的水门事件, 越战时期政府隐瞒真相, 奸商以廉价的化工产品假冒昂贵的大理石。

种种现象引起社会普遍的疑惑, 什么是真的? 什么是可以相信的? 而莱文的欺骗眼睛的作品正是出现在那个似是而非的时代
五、超写实主义艺术对于商业化社会的影响
超级写实主义,于波普艺术之后,再一次给这个商品化的社会重大的冲击。

波普艺术家们对大量的消费文化图像进行复制,是对消费文化写实式的反映,而超级写实主义艺术家们则采用更为极端的写实方式再现当代城市中的景观和人物。

如果前者是对即有的大众文化和消费观念来一个彻底的夸大,既有一种歌颂性,又带有讽刺性。

那么后者便是通过细致入微的刻画再现形象,追求逼真的视觉效果,不注入个人感情因素,达到漠然的感观。

实际上,这分感受很大程度上便是由城市生活所带来的。

那漠然的表情烙印也许代表着更多深邃的意义,仅仅通过画面依然无法解读,或许是人们已沉迷于都市环境,全然不知地接受着它所带来的一切,有益的和有害的。

那无法解读的真正含义,并不是超级现实主义艺术家们留下的谜题,它所引起的一番思考已是价值的体现。

六、中国超写实主义
说到中国超写实画家不得不提到冷军。

油画家冷军是中国当代超写实主义油画的领军人物。

冷军以其超级写实主义风格,在中国画坛独树一臶。

冷军的作品以其独到的构思结合非凡的艺术技巧在当今中国画坛独树一臶,其作品的最大特点就是极端写实。

观者在其画前无不被其画面那丝毫毕现,精致入微的形象与技巧所折服。

不仅如此,由于对当代题材与内容的切入给观者精神上也形成全面的张力,心灵受到强烈的震颤!冷军的"写生"被作为是保证画面信息来源的生动性、丰富性和可靠性以及激发行动的表现方式,在作画时他往往要逼近对象,扫描式的寻找、体会每个所需要的细节,局部深入,整体观照,加求画面充分,细节与整体效果的完美统一。

而画面中"图式"的运用,冷军也有其独到的见解。

他在文章《自圆其说》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对于图式中'简化'原则的使用则有意回避了古典写实绘画因炫耀技巧而大量堆砌物象的矫饰主义手法。

使用'减少'了内容
的画面因单纯而更显强烈,并且'极少'的方法所传达出的古典至善的理念更能有效的表现出对事物'存在'的虔诚意向和古典主义中'至尊至上'的美学理想,不仅如此,因'减少'还剔除了大量与美学无关的内容,使画面更加纯洁,更加神圣…
冷军——《自画像》
冷军——《蒙娜丽莎,关于微笑的设计》
在中国超写实艺术发展的黄金时期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当时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超写实油画作品,如罗中立的《父亲》、陈丹青的《西藏组画》、何多苓的《春风已经苏醒》等作品成为那个时期的标志。

后来陈逸飞、艾轩、杨飞云、王沂东等人共同成立了“中国写实画派”,这标志着中国写实油画以群体的实力形式亮相给世界和中国绘画界。

艾轩说:“中国现在最高水准的写实主义绘画绝对走在世界的最前列……很多西方人到中国来对我们的写实主义绘画都惊讶不已,他们想像不出在古老的东方会有人把西方的艺术推向极致。


后记:
后现代主义的种种特质,如企图突破审美范畴,打破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从传统艺术、现代主义艺术的形态学范畴转向方法论,用艺术表达多种思维方式,
从强调主观感情到转向客观世界,对个性和风格的漠视或敌视,从对工业、机械
社会的反感到与工业机械的结合,主张艺术平民化,广泛运用大众传播媒介。

超写实主义艺术无一不将其包括在其中,在我看来,超写实主义的诞生是人类对于艺术的一种更直白的表达,用最接近真实的表现手法,打破艺术能品所谓的个性与主观,从客观的角度冷静的探寻事物的真谛。

超写实主义在后现代主艺术中所占的地位绝对不容小视。

引用:超级现实主义大师莱文作品——《旧皮货》
冷军——《自画像》《蒙娜丽莎,关于微笑的设计》
R.马丁——《超级写实主义展览》
冷军——《自圆其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