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一节ppt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必修1《分子与细胞》 教材主线—— 教材主线——
细胞是基本 的生命系统
第一章 走近细胞
一、从生物圈到细胞
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二、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1、显微镜的使用 、 2、原核细胞核真核细胞 、 3、细胞学说 、
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1、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 不具有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 只有一种核酸(DNA或 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 不具有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只有一种核酸(DNA或 RNA)。活细胞内专性寄生。病毒一旦离开活细胞, )。活细胞内专性寄生 RNA)。活细胞内专性寄生。病毒一旦离开活细胞,就不再表现生命 现象。 现象。
4、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图
经物镜、目镜放大后得到放大的倒立的虚像。 经物镜、目镜放大后得到放大的倒立的虚像。 放大的倒立的虚像
5、倒立的物像:上下左右相反
如下图经显微镜放大后得到: 如下图经显微镜放大后得到:
放大
旋转
将原物体旋转180°即可。 °即可。 将原物体旋转
6、玻片的移动与物像的移动 、
• 由于是倒立的像,玻片的移动方向与物像的 由于是倒立的像, 移动方向相反。 移动方向相反。
物 像 偏 左 下 方
结论: 结论:物像偏什么 方向, 方向,玻片向什么 方向移动
7、视野中污点的判断 、
• 转动目镜,污点移动的则污点在目镜上, 转动目镜,污点移动的则污点在目镜上, 不动的不在目镜上。 不动的不在目镜上。 • 移动玻片,污点移动的则污点在玻片上, 移动玻片,污点移动的则污点在玻片上, 不动的不在玻片上。 不动的不在玻片上。 • 不在目镜、玻片上则在物镜上。 不在目镜、玻片上则在物镜上。
6
5
7
7、镜座 、
目镜与物镜的比较
放大倍数
透镜
放大倍数 10x 12.5x
镜头长度
长 短
透镜大小
大 小
目镜与物镜的比较
放大倍数 镜 口 率
放 大 倍 数 10x
镜 头 长 度
透 镜 大 小
镜筒长度
盖 玻 片 厚 度
短
大
40x
长 小
目镜与物镜的比较
镜头 低 倍 高 倍 低 倍 高 倍
透镜大小 大 小 大 小
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 循环系统 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 由各种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龟 的生物。 的生物。单细胞生物由一个细胞构成生物体 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 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 该区域内同种龟的 所有个体 群
种群
群落
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 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群落
4.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 ╳时, .当显微镜的目镜为 ╳ 物镜为10╳ 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 个细胞, 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 个细胞, 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要 目镜不变,物镜换成 ╳ 看到这行细胞中的 A:2个 B:4个 : 个 : 个 C:16个 D:32个 : 个 : 个 5.“b”字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视野内看到 字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字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A:b B:d : : C:q D:p : :
第一章 走近细胞
第2 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差异性
二、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统一性
具有相似的细胞膜、细胞质(基质)、核糖体、 具有相似的细胞膜、细胞质(基质)、核糖体、DNA )、核糖体 三、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 细菌(乳酸菌、 杆菌 杆菌、 球菌 球菌、 细菌 乳酸菌、…杆菌、…球菌、 乳酸菌 弧或螺旋菌); 弧或螺旋菌 原核 …弧或螺旋菌 ; 蓝藻(蓝球藻 颤藻、念珠藻、 蓝球藻、 生物 蓝藻 蓝球藻、颤藻、念珠藻、发 菜); ; 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 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 植物、动物、 植物、动物、 真核 生物 真菌(酵母菌、霉菌、食用菌 真菌 酵母菌、霉菌、食用菌) 酵母菌
A. ① ③ ⑤ C. ① ④ ⑥
B. ② ④ ⑥ D. ② ③ ⑤
巩固练习
1.将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后,一个视野内 .将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后, A: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大,视野变暗 :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大, B: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变小,视野变亮 :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变小, C: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小,视野变亮 :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小, D:细胞数目减少, 体积变大,视野变暗 :细胞数目减少, 体积变大,
四、整理与存放
1、观察完毕,先提升镜筒,取下玻 、观察完毕,先提升镜筒, 片标本 2、用纱布将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 、 3、转动转换器,使两个物镜伸向前 、转动转换器, 方,将镜筒缓慢降至最低 4、将反光镜放在直立的位置 、 5、将显微镜放回原处 、
三、基础知识和应用
1、放大倍数=目镜x物镜 、放大倍数=目镜 物镜 2、显微镜放大的长度、宽度,而不是面积。 长度、 、显微镜放大的长度 宽度,而不是面积。 3、放大倍数变大 、 视野中细胞数目变少 有两种情况: 有两种情况: 扩大4倍 扩大 倍 10x10 10x40 细胞单行排列 8 2 除以扩大的倍数( ) 除以扩大的倍数(4) 4 64 细胞均匀分布 除以扩大的倍数的平方( 除以扩大的倍数的平方(42)
6.要将视野内的物象从右侧移至中央,应向哪个 要将视野内的物象从右侧移至中央, 要将视野内的物象从右侧移至中央 方向移动标本 A:左侧 B:右侧 : : C:上方 D:下方 : : 7.某学生的显微镜下观察落花生子叶的切片, 某学生的显微镜下观察落花生子叶的切片, 某学生的显微镜下观察落花生子叶的切片 当转动细准焦螺旋时,有一部分细胞看得清晰, 当转动细准焦螺旋时,有一部分细胞看得清晰, 另一部分细胞比较模糊, 另一部分细胞比较模糊,这是由于 A:标本切的厚薄不均 B:反光镜未调好 : : C:细准焦螺旋未调好 : D:显微镜损坏 :
8、物镜和玻片的距离与放大倍数的关系: 、物镜和玻片的距离与放大倍数的关系:
放大倍数小
放大倍数大
9、高 倍 显 微 镜 的 使 用 方 法 、
• 1、低倍镜下找到物象,把物象移至视野中央。 、低倍镜下找到物象,把物象移至视野中央。 视野中央
(低倍镜观察的范围大,如果直接用高倍镜观察,往往由 低倍镜观察的范围大,如果直接用高倍镜观察, 于观察的对象不在视野范围内而找不到。 于观察的对象不在视野范围内而找不到。)
注意:此时眼 注意: 睛一定要看着 物镜! 物镜!
左眼向目镜内 看,同时逆时针方 向转动粗焦螺旋, 向转动粗焦螺旋, 使镜筒缓缓上长升 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再略微转动细准焦 螺旋, 螺旋,使看到的物 像更加清晰
1、把写有“e”字的玻片放在物镜下,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 把写有“e”字的玻片放在物镜下, 字的玻片放在物镜下 什么样? 什么样? 玻片上、 右移动市,视野中的物像如何移动? 2、玻片上、下、左、右移动市,视野中的物像如何移动?
3、植物没有系统
一、显微镜的结构
镜座、镜柱、镜臂、 镜座、镜柱、镜臂、 镜筒
机器部分
倾斜关节、 倾斜关节、转换器
显微镜 光学部分
载物台 目镜、 目镜、物镜 遮光器 反射镜
1
1、目镜 、
2
2、粗准焦螺旋 、
3
8、镜筒 、
8
3、细准焦螺旋 、
4
4、 4、镜臂 5、物镜 、 6、镜柱 、
9、压片夹 9 、 10、载物台10 、 11、遮光器 11 、 12、反光镜 12 、
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的密切合作, 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的密切合作, 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结构层次 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个体 概念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由形态相似,结构、 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 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 举例 心肌细胞 心肌组织 心脏
该区域内龟和其他 所有生物的种群
生态系统 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生物圈
龟生活的水生生态 系统 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 地球上只有一个生 组成 物圈
注意: 注意:
1、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原子和分子属于系统但 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细胞 不属于生命系统 2、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胞就是一个个体。 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胞就是一个个体。
镜头长短 长 短 短 长
视野亮度 亮 暗 亮 暗
物像大小 小 大 小 大
细胞数 细胞数 多 少 多 少
目 镜
物 镜
二、显微镜的使用
方法步骤:
一、取镜和安放 二、对光 三、观察 四、整理与存放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正确的操作步骤
一、取镜和安放
右手握住镜臂, 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 住镜座
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5 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5 厘米左右处,略偏左, 厘米左右处,略偏左,安装 好目镜
例2.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装片时,下列操作正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装片时, 确的是( 确的是( A ) A.将物镜对准通光孔 先用高倍镜, B.先用高倍镜,后用低倍镜观察 C.移动装片可确定污物在物镜上 使用高倍镜时, D.使用高倍镜时,用粗调节器调节
下图中① 表示物镜长度, 表示目镜长度, 例3.下图中① ②表示物镜长度,③ ④表示目镜长度, 下图中 表示物镜与装片的距离, ⑤ ⑥表示物镜与装片的距离,获得最大物象时正确的 组合为( 组合为( D )
试一试: 试一试:1、比较反光镜两面的差异 转换遮光器上的不同光圈 上的不同光圈, 2、转换遮光器上的不同光圈,看看视野亮度的变化
三、观察
把所要观察的 玻片标本放在 载物台上, 载物台上,用 压片夹压住, 压片夹压住, 标本要正对通 标本要正对通 光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