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九年级科粤版第三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测试卷班别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50分,每小题2.5分)1.毕业联欢会上,化学老师出了一条谜语:说是宝,真是宝,动物植物离不了;看不见。
摸不着.越往高处越稀少——打一物质名称。
这条谜语的谜底是( )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2.下列氧气的用途,主要利用了氧气的物理性质的是()A.液化空气制氧气B.炼钢C.气割气焊D.火箭发射的燃料3.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B.氧气能跟所有物质发生氧化反应C.水中的生物能依靠微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D.带火星的术条一定能在含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复燃4.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5.如图所示装置,有洗气、储气等用途,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也利用了类似的装置,并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B.a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C.该装置可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D.该装置不能用来观察输出氧气的速度6.要在一充满空气的瓶子中,将其中的氧气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
下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的是( )A.木灰B.硫磺C.铁丝D.红磷7.用KMnO4、KClO3、H2O2三种物质都可制得氧气,说明这三种物质的组成中都含有( )A.氧元素B.氧化物C.氧分子D.氧原子8.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 动植物呼吸B.酒的酿造C.食物腐烂D.甲烷燃烧9.储存烟花爆竹的仓库应贴上的标志是( )A B C D10.在消防知识中有一个词叫做“物理性爆炸”,是指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下发生的爆炸,下列各项描述中属于物理性爆炸的是( )A.煤矿中因遭到明火而发生的瓦斯爆炸B.高压锅因排气孔堵塞而爆炸C.节日的烟花在空中爆炸D.厨房中因燃气泄漏而爆炸11.火灾自救是我们的基本生存技能。
下列火灾自救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A.躲在桌子下 B.使用灭火器灭火C.尽快呼救或报警求救D.用湿毛巾捂住鼻子和嘴巴12.1854年5月30日,英国战舰“欧罗巴”的船舱里装滿了供战马吃的草料,航行途中突然草料着火,整个战舰瞬间变为火海。
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草料舱通风不好 B.草料舱没有氧气C.草料发生缓慢氧化积累了大量的热 D.草料温度达到了草料的着火点13.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镁是化合物B.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单质C.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D.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14.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最适宜的灭火措施是( )A.向油锅里泼水B.向锅里撒沙子C.端下油锅D.盖上15.我国古代有“女娲补天”的传说,今天,人类也面临“补天”。
是指臭氧发生如下变化:,使臭氧层出现空洞,“补天”就是要防止臭氧层出现空洞的形成。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O2和O3都是单质B.O2和O3都是同一种物质C.O2和O3的性质完全相同D.臭氧和氧气都由同一种元素组成,混合在一起仍属纯净物16.药品说明书上标明:本产品含碘25mg、镁40mg、锌1.5mg,这里所标明的是( )A.分子B.原子C.元素D.无法确定17.实验室常用的仪器有:⑴漏斗⑵试管⑶铁架台⑷水槽⑸酒精灯⑹玻璃管⑺带导管的橡皮塞。
如要制取氧气,应选用下列哪组( )A.⑵⑶⑷⑸⑺B.⑴⑵⑶⑷⑸C.⑶⑷⑸⑹⑺D.⑷⑸⑹⑺⑴18.物质在空气里发生的燃烧、自燃、缓慢氧化,有人叙述有如下的共同点:⑴都产生热量;⑵都有发光;⑶都属于氧化反应;⑷反应都很缓慢;⑸都要与氧接触;⑹都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下列正确的一组是蒸馏水高锰酸钾K 2MnO 4() 澄清石灰水锌A B CD E A .⑴⑵⑶ B .⑴⑶⑸C .⑷⑸⑹D .⑵⑷二、填空题(38分)19.(7分)空气里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它由 (填符号)元素组成;占空气体积分数为21%的物质是 。
在地壳中含量排前3位的元素是 、 、 (填符号)。
属于同一元素的粒子,它们一定相同的是 。
20.(5分)下列分别盛有不同物质的容器中,所盛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纯净物的是 ,单质的是 ,化合物的是 , 氧化物的是 。
(均填容器下的代号)。
21.(16分)写出下列变化的文字表达式,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类型的是(16分)(1)(2)(3)(4);(; 属于分解反应类型的是 5)(6) (填序号)(1)硫在氧气中燃烧(2)白磷在空气中燃烧(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4)在空气中加热铜(5)高锰酸钾受热分解(6)氯酸钾受热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0分)燃烧与我们的生活与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1)右图是燃烧条件示意图:请根据初中所学知识,写出燃烧的三个条件:①②③(2)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伴随着的变化。
(3)奥林匹克火炬(内部储有可燃物)是奥林匹克圣火的载体.①采集奥林匹克圣火的唯一方式,是在奥林匹克的赫拉神庙前通过太阳光集中在凹面镜的中央,引燃圣火。
此过程中最关键的燃烧条件是。
②北京奥运会火炬能在每小时65公里的强风和每小时50毫米雨量的情况下保持燃烧。
但要实现奥运圣火登顶珠峰,还需要解决最关键的燃烧条件是。
(4)每个人都应懂得防火知识,学会如何自救。
如果室内着火,在逃离火场时,可用湿棉被盖在身上,躬身出去或爬出去。
如果大火或烟雾已封锁房门出口,此时切不可打开房门,应关闭房内所有门窗,用毛巾、被子等堵塞门缝并泼水降温,同时向外界发出求救信号。
请你根据灭火的原理说明湿棉被...的作用。
三、实验题(26分)23.(每空1分,共18分)结合下列图示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编号所指仪器的名称:a ;b 。
(2)实验室中,常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方法来进行分组实验,发生装置可选用(填标号);加入药品前,应首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时如果手不慎接触到高锰酸钾药品,接触到的皮肤会留下痕迹;如果在装配时试管内少放了一团棉花会出现的现象是(请写出一点)。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应如何验满?。
(3)如果用H2O2分解来制取氧气,制气装置选用的仪器(填序号);其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该装置中所加固体试剂的名称,该固体在该反应中起作用。
(4)比较(2)和(3)两种制取氧气的方法,最好选用方法(3)的原因是双氧水分解产物污染,而高锰酸钾分解产物污染。
(5) 按图F作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你观察到的现象有(只答一条),其相关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为:。
(6)化学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自制氧气,有同学从家里拿来了洗脸盆并盛了半盆自来水,用罐头瓶(带玻璃片)装满水倒放入脸盆中准备收集气体,还有同学从化工试剂商店买来了高锰酸钾作原料。
由于自带仪器不够用,又有同学准备从学校化学实验室借用一些仪器。
问:①还需借用的仪器有导管、橡皮塞、大试管、、。
②检验收集的气体是O2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每空1分,共8分)某兴趣小组话动中,同学们按图1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
探究过程中,大家对磷燃烧生成的大量白烟是否危害人体健康提出疑问。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可能与空气中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
【交流与讨论】白烟对人体健康有害,该实验装置必须改进。
【改进与实验】同学们按改进后的图2装置进行实验。
请你帮助他们将下表补充完整。
【反思与评价】(1)改进后的图2装置与图1装置比较,优点是。
(2)小林同学指出图2装置仍有不足之处,并设计了图3装置,其中气球的作用是。
【拓展与迁移】(1)实验小结时,小朱同学说:“待a试管冷却后,如果将试管口紧贴水面(室温下)。
并取下橡皮塞,将看到液体进入试管。
”这一说法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
小晶问:“如果不考虑橡皮塞占试管的容积,进入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会是多少呢?大家争论后,出现两种预测。
甲:接近试管容积的1/5;乙:不一定接近试管容积的1/5。
你赞同的预测是(填“甲”或“乙”),理由是。
(2)根据燃烧的条件.选择填空:用扇子扇炉火不会熄灭,而是越扇越旺,原因是;用扇予扇蜡烛的烛火一扇就立即熄灭,原因是 (填序号)。
A.可快速地提供燃烧所需的氧气B.空气流动虽带走热量,但温度未降到着火点以下C.主要是空气流动带走热量,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