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校园如何提高突发事件危机应对能力研究
一、本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一)理论依据:
学校应急管理是国家公共危机管理的组成部分,学生的安全常
常牵涉到家庭和社会,对于维护社会稳定起到重要作用。因此,校
园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工作也受到了国务院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的高
度重视,采取了各种措施,加强学校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2007
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三十
条明确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应当把应急知识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对
学生进行应急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与互救能力。
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对学校开展应急知识教育进行指导和监督。安全
法制课程进入学生课堂,并且由教育部门开展了“四落实”活动。
《教育部2011年工作要点》中强调指出:“维护教育系统和谐稳定。
深入开展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创建活动,提
高应急处置能力。”
(二)应用价值:
我国大部分中小学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本学校的突发事件
应急预案。在经历了“sars”、冰雪灾害、地震及甲流等重大突发
事件后,部分学校也积累了一定的应急管理经验。但是学校应对各
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仍存在很多实际问题,学校突发事件应
急管理水平亟待提高。以2009年12月7日发生的湖南湘乡育才中
学踩踏事故为例,8名学生当场死亡,26名学生受伤。事后追查事
故原因时,发现学校制定了安全预案,但各类预案、措施没有落实
到位,没有开展相应的应急演练。一旦事故来临,学生们惊惶失措,
酿成了悲惨的事故结局。如何减少突发事件带来的影响和损失,是
学校应急管理工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开展校园突发事件危机
应对能力研究,价值就在于可以为更加强大地凝聚和提高教育者和
学生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力量,更好地做到保护未成年人完成九
年义务教育,更高质量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提供推动力,为学校的
和谐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三)国内外同类研究现状述评:
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学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构建了比较完善的
应急体系。把学校突发事件作为国家公共危机的一部分进行管理,
政府、企业、社团和公民个人的权力、职责和义务分工明确,应急
管理工作依法、有序地开展,在应对学校各类突发事件中发挥了很
好的效用。我国的邻国日本从小学生抓起,把防灾安全教育纳入教
学大纲。除了学校开设防灾课程外,政府还常常派防灾指导人员到
学校对学生进行防灾知识教育,组织各种防灾活动。因而在相关方
面的研究也走在了世界前列。国内对如何提高校园突发事件危机应
对能力的研究,多从整体的角度去设计,仅限于宏观政策方面的研
究。因此,研究学校如何提高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建立和完善学
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危机管理的体系,细化学校突发事件的应急对
策,改变过去粗放管理的现状,已经成为当前预防和控制学校突发
事件的迫切任务,也是当前学校安全管理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之
一。
(四)本课题的创新突破:
本课题从符合中学校园的实际出发,具体在加强“人防、物防、
技防”能力上进行充分实践,并且收集相关有利信息,把切实提高
校园应对危机能力作为首要任务,是一个切入口小,操作性强的课
题。
二、研究目标、内容
(一)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中学校园面对危机事件分类处理、权益保护、归责承担制度的
完善。
危机事件分类包括自然灾害、学生意外伤害、教育冲突、学生
违规、社会外来侵害等几大类别。危机应对以预防为主,需要校园
内部具有敏锐的觉察能力。无论管理层、师生、家长和社会辅助机
构,都必须齐抓共管才能尽量减少危机危害的发生,而危机一旦发
生掌握正确的处理程序既有利于控制伤害的加重和扩大,又有利于
保护学生和学校的合法权益。完善相关制度的建设,加强归责制度,
对于处理危机事件的突发性、严重性、紧迫性,均能产生很大的社
会影响和客观效应。提高学校在突发事件面前的处理能力,目标就
是使校园管理得到社会的理解,扭转和提升学校的公众形象。
(二)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1、危机应对模拟练习作为“中学生必修课”的必要性。
对于危机事件的知识培训和演练,目前中学校园均缺乏完整的
知识范本和系统的模拟演练。地震、洪灾、火灾、疾病、交通、恐
怖袭击等危机突发事件一旦发生,绝大多数师生不知道自己该做什
么,怎么样做才正确。例如在5.12地震中,多数学生由于缺乏必
要的紧急避险常识也自救知识,而做不到有效地的自我保护。防踩
踏措施虽然已经在各校严令布置,但是学生踩踏事件依旧接连发生
了,这说明措施即便有,也要看执行能力如何。社会人员闯入校园
袭击学生的事件之所以能酿出惨剧,不仅仅是事发突然、猝不及防,
而是中学校园危机应对能力上的严重欠缺。小学生没有掌握回避陌
生人侵害的常识,在惨案发生之际,惊慌失措,完全没有躲避和寻
求保护,甚至吓得原地不动,造成被犯罪嫌疑人残忍伤害的惨剧。
2、有决策功能的应急管理体系和应急协调部门间协调机制延续
性。
中学校园已经建立起了危机应对管理体系,也具备了应急协调
部门的协调机制。但是相关的危机应对体系往往由其他部门兼管和
并管,组织表现临时型和松散型,严重影响危机事件突发时的迅速
反应效果。由于许多临时性机构缺乏延续性,在以后的工作中发生
了人员变动和功能改变,危机应对处理的经验和教训没能得到有效
保留和借鉴,同时此类临时性机构也并不完全适应其他突发危机事
件。中学校园自身处理危机能力是否得到提高,必须汇同政府、社
区和媒体等多方面的信息来沟通和交流。管理人员对危机应对评估
和预测能力的提高,必须加强应急预案的施行、财政支出和人力、
物力储备情况等资源整合,提高决策能力,避免造成大的危害和损
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