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对外汉语教学扩大词汇量方法[论文]

论对外汉语教学扩大词汇量方法[论文]

论对外汉语教学扩大词汇量的方法
摘 要:认知语言学在语言学各个领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特别
是在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及实践中具有相当的理论及实用价值。对外
汉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利用认知语言学的
相关理论帮助汉语初学者建立联系,增加词汇熟练程度这一词汇教
学理念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 认知语言学 词汇教学 思维导图
对外汉语教学发展至今,课题不断细化、深化,先贤时彦不断提
出新的观点和看法。我们在这个基础上,将对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
汇教学进行一些探讨。
在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中,学习者所掌握词汇量的多寡决定了其
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实践证明,词汇的掌握是语言学习的基础,学
习者的词汇能力将直接影响到外语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提高。陆
俭明先生指出,“一个外国学生要学好汉语,重要的是要掌握大量
的词汇,要有足够的词汇量,因此词汇教学应该是个重点,可惜大
家对它的重视不够。”[1]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大学一年级新
生在词汇学习策略方面存在以下不足应该引起教师注意。
目前在汉语学习者的词汇习得中主要存在两大问题,1)很少采
用元认知策略。学生的英语词汇学习系统处于无序的状态,很少有
学生为实现某一学习目标制定具体可行的学习计划,在习得词汇的
过程中表现出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学生自己对词汇学习缺乏认
知和联想能力。2)认知策略单一。通过研究发现增加词汇直接学
习有助于学习者的词汇产出能力。增加直接学习就是增加了学习者
在短期内再次接触同一个词的机会(2001:192)。由于认知策略单
一,多数学生不能认识到这一点,仍对死记硬背记笔记、翻译等传
统低效的认知策略情有独钟。要想使学习者流利地使用汉语,所掌
握的词汇量必须远高于教材大纲所列举的词汇量。
本文将对老师在课堂上如何给学生扩大词汇量的问题做进一步
的研究。利用单词之间的联系,找出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使学生
在扩大单词量上事半功倍。
扩大词汇量的依据:
认知心理学:
柯林斯和洛夫特斯提出的激活扩散模型以语义距离为组织核心,
把概念及词语在大脑中的存储视为节点,节点之间互相连接从而构
成网络,节点之间互相激活,相互抑制。一个节点被激活,就会激
活与其语义距离近的节点,语义距离越远,激活的可能性越小。所
以,建构词汇网络是非常必要的,不仅可以让学生灵活掌握词语的
使用,还能有效地扩大词汇量。[2]
元认知
“元认知”指人们对于自己思维过程或认识事物能力的认识。元
认知知识是在学习一种新知识的时候逐渐发展起来的,它是一种调
节和控制自己认知过程的能力。有了完善的元知就可以准确有效的
把握认知活动。 三种知识之间是互相交融和促进的。当人们要表
达某一个意愿时,必须先掌握一定的陈述性知识,没有陈述性知识
就没表达的基础;同时陈述性知识又可以转化为程序性知识。元认
知知识对这两种知识的获得起着促进、深化、发展、巩固、形成创
造能力的巨大作用。[3]
我们要扩展词汇,首先要了解所要扩展的词汇的特点,应该扩展
怎么样的词汇,其次是拓展词汇的方法,如何拓展词汇。
拓展词汇所具备的特点:
适度原则:即根据对教学对象的需求分析,如学习者的文化背景,
学习目的,学习时间,现有目的语基础,将来运用目的语的领域等
等。
实用原则:所拓展的词汇要满足学习者当前学习和生活的实际需
要,有利于满足学习者未来对目的与使用的目的和方式的需要。所
选词汇要常用,高频,贴近生活,要让学生觉得“学了有用”。
时代原则:所拓展词汇要体会时代发展的水平,与时俱进,方方
面面都要最大限度地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不要出现过时的词,如:
“三转一响”“粮票”等等具有深刻时代印记的词语,这些词语我
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不会用到,所以不应该出现在拓展词汇中。
规范原则:所补充的词汇要具有规范性。词汇要规范,通用,不
能夹杂方言,不标准的语言。
拓展词汇的方法:
联想法
词是音,形,义三者结合的统一体。 在词汇系统中,语音、字
形和意义中的任何一个要素都可能和其他词语建立联系。以所学词
语为出发点,分别向词语的形、音、义及语法方向串联已学习或将
要学习的词语, 引导学生建立词汇之间的多层次、多方位的网络
系统,这将使学生建立词汇系统的观念。[4]
归类法
认知心理学认为,“新知识的获得主要依赖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
适当观念、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使新知识同化到原有的认知结构
中去”。归类法就是把分散的同类词汇集中起来,把新旧知识结合
起来,以内在相关联的形式输入学习者的词汇网,形成整体概念,
并化为辨别、处理知识的能力,有利于变陈述性知识。比如说,学
生在课堂上学习了“教室”,老师可以给学生补充其他教室里面的
物品,如“作业本”“暖气”“书包”“灯”“粉笔”“黑板”,形成一
个“教室”词汇系统,来帮助记忆。
下面是常见几个归类方法:
按语素归类:
汉语的很多双音节词中都有一个核心语素,这个核心语素往往具
有能产性。把能产性高的语素作为引线,串联出一系列相关的词。
例如,把“商店”作为“引线”,既可以从“商”引出“商业”“商
人”“商品”“商场”等词,又可以从“店”引出“书店”“鞋店”“药
店”等。这样的一张“词汇网络”是对课堂词汇的补充,可以扩大
学生的词汇量,也能由此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了解汉语的构词法。
[5]但是,运用语素教学法要在学生积累了一定的词汇或对核心语
素有了一定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而且要选取那些构词能力强的、常
用的语素。
按语义场归类:
词在语义上是相互联系的。利用词义的近义,反义,上下位关系,
在讲授一个词时,带出一系列的与之相关的词。例如在教“漂亮”
一词时,可以采取下列形式把有关描写人的长相的词都教给学生:
漂亮,帅,美丽,一般,难看等等。
按字形归类:
汉字的表意功能可以帮助学习与记忆汉字所写的词语的意义。如
“伞”“鲜”“尖”“歪”等等,通过字形分析记忆,学生很容易识
记它们所表示的词语意义。如在讲解“歪”的时候可以把字拆成两
个部分,“不”“正”,通过理解“不正”来导入“歪”的意思。
按形声字归类:
笔者认为,拥有相同隐性语义的同源词,他们之间在某含义上是
接近的。如果付诸于形声字,例如“松”、“柏”、“桦”、“柳”等,
从形符上来看,都于植物的类别;而声符则将其归于特征的语义场,
例如“包”、“泡”、“炮”、“雹”“胞”等,从声符上来看,都具有
“圆”的特征。
参考文献:
[1]陆俭明.对外汉语教学中经常要思考的问题[j].语言文字应
用,1998,(04)
[2]朱伟娟,谢白羽.知语言学与词汇教学———以对外汉语初级
阶段综合课词汇教学为例[j].北社会科学, hubei social
sciences, 2011,(11)
[3]毛贻峰.学理论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j].文学界(理
论版),literatures, 2011,(03).
[4] 杨彦宝,刘慧芳.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系统性[j].长江师
范学院学报.2012(06)
[5]张义萱.浅议对外汉语词汇教学[j].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
2011,(0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