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国古村落作为历史遗产,已经成为旅游开发的热点。它集历史、艺术、美学、建
筑、科考、人类学等许多方面的价值于一身,收到国内外旅游者学者的青睐。同时,古村路
也是一种独特的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古村落的保护显得尤其重要,保护是发展的前提
基础,也是古村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关键词:古村落;保护;发展
一.引言
古村落在成为旅游开发的热点同时,也存在也许多问题,盲目的开发,以利益为重却忽略了
保护的重要性。本文以西递宏村为例,探讨古村路保护的重要性,分析古村落发展现状及其
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保护与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二.古村落保护的重要性
古村落是古代物质文化遗存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集聚地,是城市历史文明的内核和载体,是
不可再生、不可复制的历史禀赋、稀有资源和宝贵财富。
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的国家。很多先人居住过的地方经过岁月的冲
刷仍然保留至今,成为一座座古村落镇、古村落。他们作为一种文化遗产不仅存在着巨大的经
济价值,还有着突出的、普遍存在的历史、社会、文化价值。正因如此,吸引了无数的游人纷
至沓来,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古村落的环境、文化保护带来巨大压力。
西递宏村是徽州古村落的代表,徽州古村落是徽文化的文化特质丛,是研究徽文化的活化石,
是徽文化的符号、象征与标志。
三.西递宏村古村落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西递宏村旅游发展现状概况
安徽省黟县西递、宏村作为中国皖南古村落的杰出代表, 是徽州文化和徵派建筑最具典型地
方传统特色的古村落, 现存完好的明清民居440多幢, 其布局、结构、工艺为世人所罕见。
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做出决定, 将中国安徽古村落(西递、宏村)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并做出高度评价。此后两村声名鹊起, 大量海内外游客慕名而来, 旅游直接收入和农民人均
收入都有了质的飞跃。同时,收入的提高也一定程度的反哺了古村落的保护。虽然,古村落
的保护也产生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总的来看这种保护还处在保护的初级阶段。
的确,从现在的趋势可以看出古村落在迅速开发着,但似乎是开发放在了首位,其次才是保
护。而且保护尚处于初步阶段。
(二)存在的问题
(1)保护资金不足。虽然多种渠道获得资金投入,如政府财政支出,旅游收入,以及社会资
助等等,但是古村路的保护维修费用却一直不断的提高,很多古村落需要的保护资金仍然不
足。
(2)商业化冲击。如今的西递宏村之所以让人觉得商业气息太重,是因为古村落本身已经没
有当地居民原生态的生活,商业利益的驱动使得原来的居民纷纷外迁,民居成为商铺和客栈,
古村落变成了一种商业的布景,这虽然不能说与历史保护背道而驰,但也没有保护古村落的
真正内涵。
(3)建设性的破坏。 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业的兴起,古村落风貌、街道铺面以及典型民宅
等,还面临着另一种破坏,在维修古村落的时候不适当的建设开发很容易就破坏了其原有的风
貌。
(4)法制建设不够完善。虽然对古村落建设开发已经设立了相应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出
台,但是相对于目前所出现的问题,这些是显然不够的。
(5)保护不够全面。历史文化名城及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已是众所周知的事情。而非名
城的历史性地段,包括史前聚落、城址周围环境、无形的对象(已湮没了的)、与城有关的古河
道、古道路,不是文化名城的小村寨及具有浓郁传统风貌特色的地方,却常常是被遗忘的角落。
(6)缺乏相应的专业人才。首先本来就缺少,其实无法很好的保有人才。保护要靠专业的知
识作为保障,加强文物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是保障文物的技术基础。
古村落保护的问题主要是围绕如何更好的实施保护,使其原汁原味的在线这个核心需求。目
前开发基本上都是大同小异,只看市场的需求,注重眼前的经济效益旅游。古村落之所以有
强大的吸引力,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内涵,而不是随意的照搬和盲目建设。
四.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根据多位学者的观点总结出保护的原则,即真实性与整体性,可读性,永续性,自发性和参
与性,法制化。针对古城保护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依据保护原则,学者们对古村落保护
的相关对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1.以立法促保护, 提高全民保护文化遗产意识。
各级政府应建立各种保护措施管理办法以及实施细则。建立专门的遗产管理委员会、遗产保
护管理监察大队及民间保护协会, 强化保护工作的日常监管监控。
2.市场和社区村民共同参与,创新保护资金投入机制和遗产保护管理模式。
设立专项保护资金,从旅游收入中抽取一定份额的资金,西递、宏村通过市场运作募集社会
资金, 实行易主保护,有效保护濒临倒塌、而居民却无力承担维修费用的古民居,丰富古村落
旅游产品体系。
3.全面推进整体保护,坚持修旧如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