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诊疗规范》
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
一、定义:
周围神经病变(DPN):指在排除其他原因的情况下,患者出现周围神经功能障碍相关的症状和(或)体征。
二、DPN概述:
渐进、隐匿的过程;病理改变与症状严重程度不一致;
三、DPC危害:
增加足部受伤的危险、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感觉异常或痛性神经病变)。
四、DPN发病率:
中华医学会学分会在1991年1月—2000年12月对24,496例DM 患者的分析发现神经病占60.3%,1型44.9%,2型61.8%;DM诊断10年内常有明显的临床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其患病与病程相关;神经功能检查发现60%-90% 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病变,其中30%-40%的患者无症状;在吸烟、年龄超过40岁以及血糖控制差的患者中神经病变的患病率更高。
五、周围神经病变的分型:
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是周围神经病变最常见类型;局灶性单神经病变:或称为单神经病变,可累及单颅神经和脊神经;非对称性的多发局灶性神经病变:同时累及多个单神经的神经病变称为多灶性单神经病变(或非对称性多神经病变) ;多发神经根病变:最常见为腰段
f、排除其它病变(如颈腰椎病变、脑梗、格林巴利综合征等):排除诊断:VitB12缺乏症、甲减、酒精中毒、尿毒症、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变(CIDP)、肿瘤压迫、炎症。
九、周围神经病变的预防
控制血糖,纠正血脂异常,控制高血压。
加强足部护理。
定期进
行筛查及病情评价:全部患者应该在诊断为后至少每年筛查一次DP N;对于病程较长,或合并有眼底病变、肾病等微血管并发症的患者,应该每隔3-6个月进行复查。
十、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
1、对因治疗:积极控制高血糖是防治DPN最根本和最重要的手段。
2、血糖控制、神经修复:如甲钴胺、抗氧化应激:如α-硫辛酸、、改善微循环:如前列腺素E2、改善代谢紊乱:如醛糖还原酶抑制剂、其他:如神经营养。
3、对症治疗:主要是针对疼痛的治疗:
4、治疗顺序:甲钴胺和α-硫辛酸→传统抗惊厥药→新一代抗惊厥药→度洛西汀→三环类抗药物→阿片类止痛药等。
5、对症治疗
a、甲钴胺和α-硫辛酸:可以作为对症处理的第一阶梯用药。
b、传统抗惊厥药物:主要有丙戊酸钠和卡马西平
c、新一代抗惊厥药:主要有普瑞巴林和加巴喷丁
d、三环类抗药(TCA):最常用阿米替林、丙米嗪和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西肽普兰等
e、阿片类止痛药:主要有羟考酮和曲马多等
f、局部止痛治疗:主要用于疼痛部位相对比较局限的情况
硝酸异山梨酯喷雾剂、三硝酸甘油酯贴膜剂可使患者的局部疼痛及烧灼感得到减轻。
辣椒素可减少疼痛物质的释放。
局部应用5%的利多卡因贴片也可缓解疼痛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