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肉桂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肉桂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文章编号:167424616(2011)0120025204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 130801492)△通信作者,Corresponding aut hor ,E 2mail :felu @肉桂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3汪健红 陆付耳△ 董 慧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武汉 430030 肉桂为樟树科常绿乔木植物肉桂(Cinnamomumcassia presl )的干燥树皮。

肉桂的嫩枝(桂枝)、幼嫩果实(桂丁)和叶亦供药用。

肉桂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历代的医药书籍均有记载且均列为上品。

肉桂其味辛、甘、性大热,主入肾、脾、心、肝经,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等作用[1]。

为临床常用的温里药。

肉桂中主要含有肉桂醛、肉桂酸,还有多糖、倍半萜及其糖苷、二萜及其糖苷、黄烷醇及其多聚体等多种类型的化合物,临床广泛用于治疗阳痿、宫冷、腰膝冷痛、肾虚作喘、阳虚眩晕、目赤咽痛、心腹冷痛、虚寒吐泻、寒疝、奔豚、经闭和痛经。

近几年,研究发现其还具有治疗糖尿病的作用。

本文就采用肉桂治疗糖尿病及降糖、调脂作用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

1 肉桂单药的降糖作用1.1 动物实验研究Jia 等[2]对链脲佐菌素(STZ )糖尿病大鼠给予肉桂提取物,分别给与100、200和300mg/kg 灌胃,每日1次,连续14d 。

结果显示:空腹血糖水平分别下降1111%、2215%和3817%,血浆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的水平。

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中,提取物对餐后尤其是90min 后血糖明显下降(P <0101)。

提示肉桂提取物有潜在治疗餐后高血糖的作用。

胥新元等[3]对四氧嘧啶糖尿病模型小鼠给予广西玉林、广东肇庆两种产地肉桂的肉桂油提取物各32g/(kg ・d ),连续灌胃给药7d 后测定血糖。

实验结果显示:广西玉林肉桂提取物的挥发油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无明显降糖作用,而肇庆肉桂组血糖水平下降较显著。

此实验结果表明:肉桂具有降低血糖作用,但产地不同的肉桂之药理作用存在较大差异。

Subash 等[4]对链脲佐菌素(STZ )糖尿病大鼠给予肉桂水提取物肉桂醛,低中高剂量分别给药5、10和20mg/kg ,1次/d ,连续45d 。

结果显示:治疗组大鼠血糖明显下降且呈剂量依赖性(63129%),同时高剂量组大鼠的糖化血红蛋白亦明显降低。

K im 等[5]研究肉桂提取物给药6周后,不同剂量给药(50、100、150和200mg/kg )能显著降低C57BL/Ks db/db 型小鼠的血糖水平,其中以高剂量组降血糖作用最明显。

另外,Broadhurst 等[6]在对49种可能存在类似胰岛素效用的药用植物进行动物实验研究,发现肉桂是其中最具生物活性的药用植物。

肉桂及其他一些药用植物能够改善葡萄糖代谢和胰岛素抵抗。

1.2 临床试验研究Ziegenf uss 等[7]用肉桂提取物治疗22例糖尿病前期及代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给予肉桂提取物,另外一组给予安慰剂。

结果:肉桂组空腹血糖从(11613±1218)mg/dL 降到(10615±2011)mg/dL ,下降814%,下降明显,同时,收缩压下降318%,体重指数下降017%。

研究提示,肉桂可以减少糖尿病前期及代谢综合征患者患糖尿病及心血管病的风险。

Khan 等[8]采用安慰剂对照,对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以1、3和6g/d 给予肉桂生药口服,连续服药40d 后,检测发现各肉桂组均可使空腹血糖水平明显下降,平均降低18%~29%。

停药20d 后,复测空腹血糖值,肉桂6g 组空腹血糖值仍比给药前降低。

提示每日小剂量(1~6g )摄入肉桂有利于治疗和预防2型糖尿病。

Blevins 等[9]对57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试验,随机分为肉桂组和安慰剂组,肉桂组给予肉桂1g/d ,分早晚2次口服,其中肉桂组患者有77%使用降糖药,55%使用降脂药,安慰剂组91%使用降糖药,48%使用降脂药。

服药3个月后,结果:肉桂组空腹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及胰岛素水平与安慰剂组比较没有明显改变。

该研究提示,肉桂的作用有地区差异,还应考虑到患者的饮食、种族、体重指数、血糖高低、服用肉桂的剂量以及治疗期间同服药的影响。

1.3 肉桂单药降糖的作用机制2型糖尿病是一种多基因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疾病。

其中胰岛β细胞分泌缺陷及胰岛素抵抗是发病机制中两个主要因素。

肉桂作为中草药已经使用了2千多年,但其降血糖作用机制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肉桂降血糖的有效成分研究也还停留在初步阶段,但是通过动物实验及临床试验,肉桂及肉桂有效提取物均具有肯定的降血糖作用。

肉桂降糖作用的分子机制主要具有以下几种形式。

11311 通过保护、刺激胰岛β细胞从而增加血清胰岛素的含量 Kwon等[10]研究认为1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β细胞选择性破坏导致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而肉桂及其提取物具有阻止诱生型2氧化氮合酶的基因表达,抑制转录因子N F2κB活性的作用,继而阻止NO 产生,从而保护胰岛素瘤RINm5F细胞及胰脏,维持胰岛素分泌量以及胰岛β细胞活性。

K im等[5]推测肉桂提取物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提高肠内胰岛素敏感性,减少肠内葡萄糖摄入量而产生抗糖尿病效应。

11312 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 Qin 等[11]以高糖饲料喂养的Wistar大鼠为模型,研究肉桂提取物通过增强骨骼肌胰岛素转导信号途径,改善胰岛素抵抗。

实验将1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3组,分别以生理盐水、低剂量肉桂提取物(30mg/ kg)、高剂量肉桂提取物(300mg/kg)灌胃3周后,肉桂高、低剂量组大鼠葡萄糖输注率(GIR)均明显提高,为对照组的146%和118%。

将胰岛素以30mU/ (kg・min)剂量注射,高剂量组GIR较对照组提高17%。

肉桂高剂量组与对照组之间的胰岛素受体2β(InsR2β)、胰岛素受体底物21(IRS21)和磷脂酰肌醇23激酶(PI23K)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

但与对照组相比,肉桂高剂量组大鼠骨骼肌InsR2β、IRS21的酪氨酸磷酸化水平分别提高了18%和33%,IRS2l与PI23K 的联合作用增加了41%。

结果表明:肉桂提取物改善胰岛素作用、增加体内葡萄糖的吸收是通过增强骨骼肌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来实现的。

此外,J arvill2Tay2 lor等[12]证实肉桂提取物能够刺激3T32L1脂肪细胞自身磷酸化的胰岛素受体,增加葡萄糖的吸收,糖原合酶活性,同时下调糖原合酶激酶23的活性,从而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

11313 清除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 Anderson等[13]认为糖尿病患者体内常伴有过氧化脂质(L PO)水平升高,清除自由基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下降等情况,自由基增多可加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而Ranjbar等[14]对54例正常人随机分成3组,分别饮用开水、常规茶和肉桂水提取物。

2周后,与前2组相比,发现肉桂水提取物可提升人体内血清抗氧化状态,总巯基和总抗氧化能力增强,使脂质过氧化水平下降。

11314 胰岛素类似物效应 另外还有研究[15]报道称肉桂能够触发胰岛素信号转导,激活自身磷酸化的胰岛素受体,具有类似胰岛素的作用。

现代研究[16]表明肉桂的主要化学成分为肉桂醛、醋酸树皮酯、肉桂酸、黄酮类、羟基查耳酮类化合物,而羟基查耳酮类化合物具有类似胰岛素作用。

2 肉桂单药的调脂作用2型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多会同时伴有脂质代谢紊乱及高脂血症。

长期糖脂代谢异常极易引起糖尿病性心脑血管病变。

在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降血脂几乎与降血糖同等重要。

近几年实验研究结果总结出中药肉桂在降低血糖的同时还能调节血脂。

提示肉桂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具有一定的作用。

Khan等[8]对60例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肉桂口服,表明肉桂可使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水平明显下降,对高密度脂蛋白无明显影响。

Subash 等[4]研究肉桂提取物肉桂醛在降低血糖的同时,还有促使血清脂质减少的作用。

实验以STZ诱发的雄性糖尿病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肉桂醛给药45d后,肉桂高剂量组(20mg/kg)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均显著降低(P< 0105),血浆胰岛素、肝糖原、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升高。

Sheng等[17]研究发现肉桂水提取物可以激活高热量诱导的肥胖(DIO)db/db小鼠体内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并且在降低空腹血糖的同时,能够游离脂肪酸,低密度脂蛋白和谷草转氨酶。

提示肉桂可以治疗肥胖相关性糖尿病和高脂血症。

3 肉桂复方制剂的治疗糖尿病作用阮永队等[18]用温阳健脾糖煎剂(内含肉桂)治疗阳虚性2型糖尿病70例(观察组),另设对照组35例,在同服二甲双胍的基础上,观察组加用煎剂。

结果发现,两组空服血糖下降程度相当,而餐后2h血糖和胰岛素敏感指数,观察组较对照组疗效明显。

刘得华[19]用中成药金匮肾气丸(含肉桂)治疗62例阴阳两虚型2型糖尿病,每次6g,每日3次,连用6个月,收到显著临床疗效,有明显降糖作用,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优于治疗前,治疗后胰高血糖素分泌明显降低。

研究提示,肉桂复方对治疗后患者胰岛素、C肽水平均有所升高,尤其是60min时段的胰岛素、C肽水平提高明显。

K im等[20]对C57BL/ Ksdb/db型糖尿病模型小鼠给予红景天和肉桂提取物200mg/(kg・d),给药12周之后,可显著降低小鼠血糖水平和脂质过氧化反应。

有研究[21]报道长期服用肉桂和橄榄叶有助于糖尿病患者,肉桂与橄榄叶明显降低STZ所致糖尿病大鼠的天冬氨酸转氨酶、胆固醇、尿素水平,长时间给予肉桂能明显缓减STZ诱导的组织损伤与毒性。

4 肉桂治疗糖尿病的前景与展望目前,糖尿病已成为全球患病率极高的疾病之一,其中以2型糖尿病尤为多见,其并发症较多,危害性极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全球2型糖尿病发病率不断上升。

在我国糖尿病发病率约为2%~4%。

2型糖尿病包括两个重要的病理生理特点: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异常。

其中胰岛素抵抗又与肥胖、高脂血症等代谢紊乱联系在一起。

近些年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证明,肉桂在治疗糖尿病及脂质代谢异常性疾病方面有确切疗效,确能起到降血糖、调节血脂的作用。

在抗糖尿病方面,前人多认为糖尿病病机是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但是随着疾病的发展,多数2型糖尿病发病的中医证候并非一定经过阴虚热盛→气阴两虚→阴阳两虚的3个阶段发展过程,阳虚证候在病程各个时期均可出现,适量的给予温阳药,如肉桂,常获良效,探其原因,阳虚不能蒸津化液,故口渴,阳虚不能固摄津液,故多尿,因此,肉桂应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有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