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进展1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进展1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进展
提要对糖尿病的中医辨证论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进行了概述,并指出饮食疗法是治疗糖尿病的基本措施。

为糖尿病的防治提供新途径。

关键词糖尿病;中医药;胰岛素
1概述
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是一组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和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而引起的全身性疾病。

临床早期可无症状,典型者有多饮、多食、多尿、疲乏、消瘦等症候群,50~70岁为患病高峰。

常见并发症有急性感染、肺结核、动脉粥样硬化、肾和视网膜等微血管病变、神经病变等。

本病属于中医学的“消渴”或“消瘅”的范畴。

发病原因主要由于饮食不节、情志不调、房室不节和热病火燥等引起阴虚燥热,导致本病。

张延群[1]采用现代统计学和流行病学方法,对河南省内208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症候学调查和统计分析,认为气虚是发病的基本病机,本病不仅与肺、脾胃、肾功能不足有关,而且与肝之病理变化密切相关,尤其本病早期肝虚证是重要的临床表现。

2中医药治疗进展
2.1辨证论治:中医治疗以清热生津、益气养阴为基本治则。

随病情发展变化,合理选用清热泻火、健脾益气、滋补肾气、补肾涩精、活血化瘀等治法,调整机体的阴阳气血。

肺热津伤者宜清热润肺,生津止渴,可选用玉女煎加葛根、麦冬等。

若阴伤气耗,可选用白虎汤
加人参汤、二冬汤、玉泉丸、玉液汤等方。

胃热炽盛者宜清胃泻火,养阴增液,方用玉女煎加黄芪、山栀。

如大便秘结不通,可用增液承气汤润肠通腑,再转上方治疗。

肾阴不足者宜滋阴固肾,方用六味地黄丸。

方中山药、山萸肉用量宜大。

在服用丸药时,可并服生地黄饮子。

若阴虚火旺,可选知柏地黄丸,并加龙骨、牡蛎,龟板等固精潜阳之品。

若尿量多而混浊者,宜益肾缩泉,加益智仁、桑螵蛸、五味子、蚕茧等。

若气阴两虚,宜酌加党参、太子参、黄芪等益气之品。

阴阳两虚者宜浊阳滋肾固摄,方选金匮肾气丸。

若阴阳气血俱虚,可用鹿茸丸。

以上两方均可酌加覆盆子、桑螵蛸、金樱子等以补肾固摄。

以瘀血为主或兼有瘀血征象者宜活血化瘀,方选祝氏降糖活血方(木香、当归、赤芍、川芎、益母草、丹参、葛根),酌加苍术、玄参、黄芪、山药等。

2.2中西结合治疗:王尧[2]采用急下存阴法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6例,药用大黄、芒硝、玄参、生地、麦冬、佩兰、枳实。

配合使用胰岛素、补液、维持电解质平衡等治疗。

结果:24 h内大便通畅,症状缓解13例,死亡3例。

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临床研究中,吕仁和[3]对经过2周基础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进行了分组比较,Ⅰ组用止消通脉饮(含黄芪、元参、枳实、莪术、葛根、大黄等);Ⅱ组用达美康;Ⅲ组125例,同用上两组药。

结果:显效20、21、56例,有效18、18、51例,无效12、11、18例,总有效率76.0%、78.0%、85.60%,Ⅲ组疗效优于另两组( P<0.05)。

3组治疗后糖基化血红蛋白、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下降( P<0.05),未见毒副反应。

林瑞
珍[4]用炙黄芪、太子参、生地、知母、花粉、麦冬、桃仁、丹参、益母草、赤芍。

结果:血液流变学、血糖、血脂指标治疗前后与玉泉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1或P<0.05)。

吴和木[5]对中西医结合治疗104例老年人糖尿病采用中西结合治疗,气阴两虚型用生黄芪、天花粉、葛根,脾肾两虚型用党参、淮山药、山萸肉、白术、桑螵蛸、鹿角霜、菟丝子、枸杞子、丹参、薏苡仁。

结果:有效93例,与D 860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1)。

无明显副作用。

黄建生[6]对106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进行分型治疗,上消型用生石膏、知母、党参、黄芩、花粉、生地、麦冬、山药;中消型用生石膏、知母、黄芪、麦冬、丹皮、牛膝、草决明、大黄、番泻叶;下消阴虚型用生石膏、知母、山萸肉、党参、白术、白茯苓、龙骨、牡蛎、山药、五味子;阴阳两虚型用熟地、生地、山萸肉、丹皮、麦冬、牛膝、枸杞子。

水煎服。

酌情配合优降糖口服。

结果:痊愈12例,显效26例,有效57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9.6%。

曹一平[7]用降糖粉治疗56例Ⅱ型糖尿病,药用苦荞、山药、人参、黄芪、生地、玄参、花粉、丹参、川芎、赤芍、僵蚕等。

结果:痊愈(临床症状及并发症均得到控制,空腹血糖≤6.1 mmol/L)20例,显效13例,有效2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65%。

与优降糖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1)。

王冠华[8]报道了32例糖尿病肾病的治疗结果,药用黄芪、太子参、山药、苍术、玄参、丹参、益母草、川牛膝、淮牛膝、地龙、当归、赤药、白芍、泽兰、泽泻。

配合降糖药口服。

结果:显效(症状,体征缓解,尿蛋白定量,定性均阴性)9例,有效
1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7.5%,尿蛋白24 h定量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

郭宝荣[9]在对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中,药用黄芪、麦冬、花粉、白术、葛根、枸杞子、知母、山药、黄精、山茱萸、黄连、水蛭、全蝎、桃仁、红花、丹参。

结果:显效(症状基本消失,空腹血糖<7.2 mmol/L,或餐后2 h血糖<8.3 mmol/L,24 h尿糖定量<10 g)9例,有效1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67%。

血糖、尿糖、右正中、尺、胫、及腓神经等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1和P<0.05)。

赵淑珍[10]用沙参、熟地、知母、花粉、川黄连、五味子、桑螵蛸、麦冬、黄精、玉竹,治疗Ⅱ型糖尿病,结果:痊愈50例,显效88例,有效58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93%,周潮[11]采用降糖煎治疗1 000例Ⅱ型糖尿病中,药用僵蚕、郁金、沉香、西洋参、茯苓、黄连、川芎、天花粉、黄芪、鬼箭羽、鸡内金、生地、山茱萸、当归、丹皮。

对照组100例,口服优降糖。

结果:两组分别治愈467、42例,有效481、49例,无效52、9例,总有效率94.8%、91%( P>0.05)。

中药组除心悸怔忡外,11项症状疗效均优于对照组( P<0.01)。

中药组胰岛素及C 肽(空腹,餐后1、2 h)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5)。

王钢柱[12]采用从肝论治法,药用柴胡、当归、白芍、川芎、葛根、茯苓、鬼箭羽、马齿苋、荔枝核、黄芪。

治疗中逐步减少降糖药的剂量。

结果:245例中痊愈22例,显效64例,有效122例,无效27例,总有效率88.97%。

空腹血糖、胰岛素、血脂2项(TCH、TG)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1或0.05)。

黄朝晖[13]采用通栓饮配合降
糖药治疗40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塞取得明显疗效。

药物组成:太子参、当归、生黄芪、玄参、生地、鳖甲、丹参、赤芍、穿山甲、地龙、水蛭(研吞)。

对照组40例,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加丹参注射液、维脑路通,静滴;酌用降糖药。

结果:两组分别基本治愈21、11例,显著进步各10例,进步7、9例,无效2、10例,总有效率95%、75%( P<0.01)。

神经功能改善本组优于对照组( P<0.01)。

陈燕鸣[14]用珍芪降糖丸治疗Ⅱ型糖尿病也取得较好效果。

药物组成:珍珠粉、黄芪、西洋参、天花粉、麦冬、玉竹、石斛、生地、熟地、丹参、桃仁、龟板、鳖甲、鸡内金等。

无效者加用其它降糖药。

结果:188例中显效(症状基本消失,空腹血糖<7.2 mmol/L)104例,有效66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90.4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