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应对马铃薯(土豆)晚疫病的五大杀菌剂

应对马铃薯(土豆)晚疫病的五大杀菌剂

应对马铃薯晚疫病的五大杀菌剂
马铃薯晚疫病对马铃薯来说是一种毁灭性的病害,一般年份造成减产达
10%~20%,大发生年份减产会超过50%,甚至绝收。而且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范围

非常广泛,只要种植马铃薯的地区都会发生,尤其是我国中部和北部地区。
马铃薯晚疫病的致病菌为“致病疫霉”,此真菌主要在寄主细胞间生长,并通
过纽扣状细胞结构伸入寄主细胞获得养分。马铃薯叶片感染致病疫霉后,其边缘、
尖端出现暗绿色病斑,叶子背面出现“白霜”(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囊),随着
病情的发展,其会扩展到主脉、叶柄和茎部,造成落叶,严重时整株呈湿腐状。
马铃薯的块茎也会感染病原真菌,发病初期在块茎表面出现淡褐色或灰紫色
的小斑点,在表皮层以下呈现出锈褐色。茎部很少直接受侵染,但病斑可顺叶柄扩
展至茎部。

1、氟啶胺
氟啶胺是最常用的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杀菌剂之一,剂型主要有三种,悬浮
剂、水分散粒剂和可湿性粉剂。氟啶胺二硝基苯胺类化合物,是保护性杀菌剂,
作用机制是阻断病原菌能量代谢,从而杀死病菌,其从孢子萌发到孢子形成各阶
段均都发挥药效,对阻止孢子侵入及萌发尤为有效。

登记号 剂型 使用方法
PD20183567 50% 氟啶胺悬浮剂 25-35毫升/亩喷雾
马铃薯晚疫病发生初期施药
PD20181930 70%氟啶胺水分散粒剂 20-28克/亩喷雾
于病害发病前或发生初期施药
PD20172374 50%氟啶胺可湿性粉剂 30-35克/亩喷雾
于马铃薯晚疫病发生初期施药

2、代森锰锌
代森锰锌做为杀菌剂界的常青树,也是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常用农药品种,
剂型主要包括水分散粒剂和可湿性粉剂。
登记号 剂型 使用方法
PD20082590 锌75%代森锰 水分散粒剂 130-190克/亩喷雾,于病症
出现前施药
PD20111048 代森锰锌80% 可湿性粉剂 140-180-克/亩,
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雾

3、氰霜唑
氰霜唑是日本石原开发的苯基咪唑类杀菌剂,对霜霉病、疫病等卵菌性病害
和油菜根腐病具有良好的防效,其能够有效的阻止游离孢子发芽、游动,阻止表
面包子发芽,以及菌丝生长和卵孢子形成的各个阶段。
氰霜唑的主要剂型为悬浮剂,100克/升氰霜唑 的悬浮剂,每亩使用量为32-
40毫升,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使用;施药间隔期7-10天,每季作物使用2-3次。

4、嘧菌酯
嘧菌酯是一种广谱高效的杀菌剂,由先正达开发上市,是一种β甲氧基丙烯
酸酯类杀菌剂,通过抑制病原菌线粒体的呼吸作用来阻止其能量合成, 是一种较
新的作用机理的杀菌剂, 具有保护和治疗双重功效。目前嘧菌酯主要有两种剂型,
水分散粒剂和悬浮剂。

登记号 剂型 使用方法
PD20180775 250克/升嘧菌酯悬浮剂 17-20毫升/亩
于病害发生前或初见零星病斑
时叶面喷雾1-2次
PD20160994 嘧菌酯50% 水分散粒剂 8.7-10克/亩喷雾
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叶面均匀喷

5、烯酰吗啉
烯酰吗啉为吗啉类杀菌剂,具有内吸活性,由巴斯夫公司开发,在全世界范
围内广泛应用,是吗啉类杀菌剂的翘楚。烯酰吗啉主要用于防治卵菌纲真菌引起
的病害,可与代森锰锌、甲霜灵等杀菌剂进行复配使用。
烯酰吗啉可破坏真菌细胞壁膜的形成,在孢子囊梗和卵孢子的形成阶段尤为
敏感,主要剂型为水分散粒剂、悬浮剂和可湿性粉剂。

登记号 剂型 使用方法
PD20172500 烯酰吗啉80% 水分散粒剂 17-24克/亩发病初期用药
PD20132492 烯酰吗啉40% 悬浮剂 40-50毫升/亩在病害发病前
或初期开始施药
PD20110082 烯酰吗啉50%可湿性粉剂 20-30克/亩在马铃薯晚疫病
发生初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