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长沙红色旅游资源的价值及开发建议

长沙红色旅游资源的价值及开发建议

1 长沙红色旅游资源的价值及开发建议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茗楠芗 2

目录 1.前 言………………………………………………1

2.长沙“红色旅游”资源的特征分析………………2 3.长沙红色旅游资源的价值…………………………4 4.长沙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分析………………5 5.长沙“红色旅游”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6 6.长沙“红色旅游”发展的对策及开发建议………9 7.结论…………………………………………………11 参考文献………………………………………………12 3

长沙红色旅游资源的价值及开发建议 [摘 要] 红色旅游资源是一种集政治教育、经济发展、文化传播等价值和功能于一体的独特的综合性资源,本文通过对长沙红色旅游资源特征进行论述,进而挖掘出长沙红色旅游资源的价值。结合开发条件并根据调查中发现的长沙“红色旅游”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长沙“红色旅游”发展的对策及开发建议。 [关键词] 红色旅游资源; 价值; 开发条件; 开发建议; 长沙 1.前言 红色旅游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事迹和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红色旅游资源是开展红色旅游的载体,是一种集政治教育、经济发展、文化传播等价值和功能于一体的独特的综合性资源。 本次调查采用的是观察法与访谈法相结合的调查方式,访谈对象为游客、景点管理人员和社区居民。 2.长沙“红色旅游”资源的特点分析 2.1 红色资源丰富 长沙向来有“革命圣城”之称,革命英雄众多,革命历遗迹、文物资料丰富,据统计,长沙市共有93处红色旅游资源,其中伟人足迹26处,名人故居22处,工农革命热土26处,革命烈士纪念地19处。 例如,仅被开发和保护的革命遗址和纪念地等如下: 长沙市红色旅游资源可分成两个大类。一类是遗址。其中包括:革命事件、活动遗址;名人故居;伟人活动地。另一类是纪念场所。具体被开发和保护的革命遗址和纪念场所如下: 4

分类 具体分类 长沙红色旅游景点 地址 革命遗址 革命事件、 活动遗址 秋收起义文家市 会师旧址 长沙市浏阳县城东 南51公里湘赣边界 的文家市下街 新民学会旧址 长沙市新民小区 中共湘区委员会 旧址 长沙市东北约60 公里的板仓

伟人足迹 橘子洲头 长沙市岳麓区 境内,湘江江心 岳麓山景区(爱晚亭) 长沙市岳麓山下清风峡

名人故居 杨开慧故居 长沙市东北约60公里的板仓 李富春故居 长沙市三兴街40号 何叔衡故居 宁乡县城西70多公里沙田乡杓子冲 刘少奇故居 宁乡县花明楼炭子冲 胡耀邦故居 浏阳市中和镇 苍坊村敏溪河畔 徐特立故居 长沙城东43公里处 长沙县五美乡

纪念场所 刘少奇纪念馆 长沙市宁乡县花明楼镇 第一师范毛泽东纪念馆 长沙市城南妙高峰下

雷锋纪念馆 长沙市望城县雷锋镇 郭亮陵园 望城铜官镇以东 2公里的西湖乡 思量桥坟文家坝 5

2.2长沙市红色资源质量好 长沙旅游资源品质整体较高,其中刘少奇故居纪念馆、杨开慧故居纪念馆被列入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路线”。在首批公布的湖南省5条“红色旅游精品路线”中,长沙占4条,在湖南省30个“红色旅游重点景区(点)”中,长沙占了5个。长沙拥有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4 个,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0 多个。具体资源情况如下: 全国爱国主义 教育示范基地 刘少奇同志故居和纪念馆;雷锋纪念馆;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旧址;湖南省博物馆;中共湘区委员会 全国重点文 物保护单位 刘少奇同志故居和纪念馆;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旧 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岳麓山景区;橘子洲 4A 级旅游景区 刘少奇同志故居和纪念馆;岳麓山景区; 橘子洲 3A 级旅游景区 雷锋纪念馆 全国30 条“红色旅游” 精品线路和100个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刘少奇故居和纪念馆;杨开慧故居;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旧址;岳麓山名胜风景区

2.3红色资源旅游区位优越 长沙红色旅游资源的旅游区位优越主要表现在各个资源并不是孤立存在,而是依附(或隐藏) 在一些知名的旅游景区(点) 之旁(或中) 。 如: a.岳麓山景区、橘子洲头、第一师范毛泽东纪念馆、清水塘(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毛泽东和杨开慧故居) 、新民学会旧址、烈士公园、天心阁、白沙古井公园等都位于市内旅游圈内; b.刘少奇故居和纪念馆是“长沙———张家界自然风光之旅”,“长沙 ———韶山———花明楼名人故里游”这两条黄金旅游热线的中枢联结点; 6

c.何叔衡故居处在灰汤温泉国际度假中心和密印寺之间; d.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旧址和胡耀邦故居比邻石霜寺和道吾山风景名胜区; e.郭亮烈士陵园和杨开慧故居近临黑糜峰森林公园,等等。 2.4红色资源分布相对集中,可达性强 近年来长沙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交通四通八达。长沙大多数红色旅游资源集中在市区,交通便捷。其他相对较远的资源也都分布在长沙“一小时经济圈”内。 3.长沙红色旅游资源的价值评价 旅游资源的价值主要包括美学、观赏、文化、科学、经济、社会等价值及功能。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功能关系到该地旅游资源的地位、意义、开发规模等级、市场指向等,进而影响到开发和保护的前景。红色旅游资源的价值主要有审美价值和教育价值: 3.1审美价值 从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来看,旅游者前往红色旅游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接受教育和熏陶。这一点与绿色旅游、民俗旅游和人文景观旅游的教育性是不同的。比如,旅游者在游山玩水中,感悟祖国的大好河山,在审美中,不经意间受到教育。而在红色旅游的过程,不再是简单的走马观花、游山玩水,仅仅惊叹于外表的壮观,旅游者从一开始就通过对红色遗址、革命展等景物景观的感知和体验,自觉领悟红色文化的真谛,体验红色精神的魅力,从深层次观赏红色旅游的内在美,使红色文化以审美的方式进入旅游者的认知世界和情感世界。因此,红色旅游的过程,就是了解红色文化、体验红色文化、接受红色文化熏陶,从而达到心灵的震撼与净化,即红色精神被唤起的过程。 3.2教育价值 红色旅游的思想性、教育性是由红色旅游的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的功能所决定的。 旅游资源来看,重要革命纪念地、纪念物等历史遗址、遗存和精神瑰宝,都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每一处革命遗址、每一件珍贵文献文物都折射出革命先辈的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爱国情感和高尚品7

质,具有震撼人心的教育功能。红色旅游担负的主要任务是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虽然红色旅游是寓教于乐

4.长沙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区域条件分析 与旅游资源开发明显关联的区域条件,主要包括旅游地的自然生态条件、旅游建设用地条件、当地的人口和城镇分布、基础设施、旅游设施五大方面。 4.1自然生态条件 其中最重要的是生态容量,即自然生存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或最合适旅游活动量。从长沙红色旅游目前的发展来看,自然生态容量与旅游资源容量之间的尖锐矛盾并未出现,当前要考虑的应该是如何尽最大努力扩大市场需求,自然生态容量还不是我们所考虑的首要问题。 4.2用地条件 即用于基础设施和旅游设施的土地是否充裕,能否提供充足的接待设施,其中主要以对旅游资源开发(在一定开发规模的前提下)的用地限制程度作为评分依据,对开发用地限制越大,得分就越低,反之则相反。长沙红色旅游资源大部分位于长沙市内,如新民学会旧址,开发用地不算充裕。 4.3城镇分布 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准则之一,就是在旅游资源开发中,都要寻求一个对开发和经营有支持作用的当地社区,它是一个拥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人口中心,这个社区简称开发支持中心或依托城镇。支持中心本身的规模越大,它对旅游资源开发的支持能力就越强。长沙红色旅游都是依托在县城或市府规划指导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其城镇支持能力都较强。特别是一些在长沙市内部的景点如:杨开慧故居、新民学会旧址和湖南一师旧址等。 4.4基础设施 长沙市基础设施状态良好、设施齐全、功能先进,现在长沙市旅游开发已具

备了很好的可进入性和其它条件。 8

长沙是湖南交通的枢纽。素有“荆豫唇齿、黔粤咽喉”之称的长沙,是沟通鄂、豫、粤、桂、和赣、黔、蜀、滇等省的重要枢纽。湘江北出洞庭,直达长江,长沙港为湖南第一大港,市;公路以在此交汇的107和319国道及多条省道为主脉,与县、乡公路联成网络,四通八达,通车里程5000多公里;京广铁路贯穿南北,湘黔、湘赣铁路连接东西;城东郊有国家一级航空港---黄花国际机场,构成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系湖南联系全国、通向世界的主要通道。 4.5旅游设施 旅游设施指专门为旅游者提供食、住、娱等旅游服务的设施,以饭店为代表。饭店业在长沙市较为发达,其中还有华天、通程、神农、喜来登等高星级饭店。总的来说,长沙红色旅游所在城市或周边城市的饭店业基本上能满足目前游客规模的需要。 根据以上叙述,我们可以看得出这样的结论:除部分山区外,长沙红色旅游资源所在地区都具备未来旅游资源开发所需的良好的区域自然、社会与经济基础。 除此之外,长沙红色旅游资源区位条件优越。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长沙旅游资源与区域内其它旅游地的空间关系是良性的。 5.长沙“红色旅游”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虽然长沙拥有得天独厚的“红色旅游”资源,红色旅游的。发展也取得喜人的成绩,但是长沙的红色旅游发展中还是存在着如下问题: 5.1旅游游览产品形式单一,内容简单 游览产品目前是“红色旅游”的主打产品,但是各地的红色游览产品都清一色的呈现出“形式单一,内容简单”的特点。长沙的红色游览主要可以用“瞻伟人,游故居,听故事”九个字来概括。大部分旅游点导游讲解死板,基本上都是通过平面文字、图片,遗物,立体雕塑为载体来传播命事迹、革命精神,缺乏生动的情境,容易使旅游者产生单调感,疲倦感。 5.2“红色旅游”资源开发视域狭窄,缺乏横向联合 通过实地考察我们发现长沙“红色旅游”点的开发只是纯粹的“红色”开发,而没有跳出“红色”来开发旅游,没有注重和“绿色”、“古色”旅游资源的横向联合开发。如秋收起义旧址和胡耀邦故居等都只是被开发成简单的参观学习景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