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浅谈高三化学复习教学精品版
小问题,大学问
——浅谈高三复习教学
高考临近,高三的复习工作也已经渐渐接近尾声。
长期以来,由于高考的引导作用,过分强调甄别,对中学化学教学产生了深刻影响,因为今年是我的第一届高三教学,因而不会受到以前老的教学经验的影响;而且面对的是新课程,更加强调的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能力的形成。
拥有了这两点优势,所以在教学中我可以更好地做到反思和比较,关于在高三一年这么短的时间内如何高效地做好复习迎考谈谈自己的几点见解。
问题一:传统题海战术的复习理念
从我上中学的时候,教育界就开始强调不能让学生下题海,这个观点提出一二十年了。
传统的题海战术应用在高考中,很多老师并不认为这是个大问题,甚至觉得没有问题。
从成绩上看,相差并不很大,所以现在很多老师依然“乐此不疲”地使用,但是这样的做法却是让高三的学生丧失了培养能力的机会,而且让他也丧失了体会高三“痛并快乐着”的美好,高三就变成了整天做题的忙碌和无为。
作为理科教学做题肯定无可厚非,但是做题和做题海还是很有区别的。
题海是要的,但是那是针对于老师而言的,老师多做题才能总结各种题目的内涵,才能体会知识点如何在题目中得到渗透,才能让自己的教学能力升华到一定的高度,更能选择适合自己学生顺利参加高考的试题,经常不是有老师说嘛:我不下题海,谁下题海!而做题才是针对学生的,因为做题了,做好题了,学生对知识才能更深入地掌握,才能
学会什么是举一反三,才能提高自己思维,分析等能力。
所以,我们要摒弃的是传统的题海战术,让学生做到的题目都是老师经过精选的。
这样既提高了教学质量,学生也不会学得太辛苦。
解决方案:精选习题,有效训练
问题二:把学过的知识点重新上一遍的复习理念
面对现在学生基础知识薄弱,高一高二化学学科教学时间少的现象,很多老师都会利用高三加班加点重新上一遍。
可是高三时间有限,这样做效果也并不明显。
我在高三初期给学生进行复习的时候,严增进老师来听我的课,就我的教学提出这样的疑问,告诉我高三复习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一个形成系统化、网络化、规律化和能力化的过程。
因此加强学生的分层教学至关重要,一,分难度,复习教学虽然不是简单地重复,但是考点知识的回顾也必不可少,让学生对高考需要考察的内容有清楚地认知,然后对知识点进行整合,加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相互渗透,从而使基础知识上一个台阶,接着加强学生自我分析和总结,使知识点内化,构建知识体系。
最后,学生通过做题理清思路,知识得到巩固。
例如:复习讲到金属的还原性时,学生很容易回忆起曾经学过如何比较,通过周期律,金属活动性表,置换反应等等常规方法,这时可以引导学生更进一步思考还有什么方法,学生也很快可以从原电池等角度去再次分析,这样就使知识有了联系,同时也使知识更加深入,这个例子是我们复习教学工作中最为简单和普遍的一个例子,我想很多老师都会这样做,但是确实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老师的作用不就在于此么!二,分个体,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在高三整个学年能
够把自己的能力扩大到最大,老师必须清楚每个学生的学习程度,给学生找不同的学习方法,给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就是在同一节课上面也强调所讲的内容适合什么水平的学生,让学生自己甄别,听他们可以完全理解的内容,所以保证学生一节课至少有30分钟高效听课的时间,听不懂的内容我会及时和学生交流,课下做好,这样就可以在一节课中进行分层教学,当然做练习更要分层,这样可以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找到自己的位子,既不妄自菲薄,也不会骄傲自大。
解决方案:给学生有效地构建认知结构,加强分层教学。
问题三:培养能够考高分的教学理念
虽然高考是个指挥棒,可是我们越来越发现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新高考不再适合那些只会做题的孩子,也不适合在平时能考高分的孩子了。
因为新课程的教学重视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调查、交流、思考、分析、解释、概括等活动自主构建化学知识网络、领悟化学学科中蕴含的思想方法,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灵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形成,所以光会做题不代表能力强,另外高考题和平时做的题目还是有差距的,现在能做题不代表后续学习能力强,所以我们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如何培养能力,如何让学生能够可持续发展,这也使我们的教学加大了难度,所以教师的课后课前反思,相互交流,培训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解决方案: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能力培养胜过成绩培养。
高三的教学和学习是个艰苦而繁杂的工程,我们面对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这些小问题让我们逐渐认识高三,了解高三,成功地把握高三教学。
很多人觉得高三重要
是因为它离高考最近,可是更重要的是经历过高三的老师和学生才能真正成熟,不论是心智还是能力都会在相互影响中得到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