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效应的应用分析及对策
【摘要】《圣经》“马太福音”中三个仆人的故事给我的启示是:凡有的,还
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由此提出的“马太效应”,
被各自领域用来描述利益的调节机制。然而,平等没有绝对的,只是存在相对的
公平,在知识经济、信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马太效应”这把“双刃剑”
促进世界经济繁荣,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但是同时也加大了贫富差距。本文以
理论为基础,结合具体的实际提出其在生活上的应用并结合其弊端提出相应对
策。
【关键词】马太效应;强者恒强,弱者恒弱;量才适用;管理学;负面影响;
优势积累;劣势积累;知识经济;贫富差距;全球化战略
1 引言
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的名字来源于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的寓
言揭示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现象,所谓马太效应即一个人如果获得了成功,什
么好事都会找到他头上。立世不得怨天尤人,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态度积极
主动执着,那么我们就赢得了物质或者精神财富,获得财富后,我们的态度更加
强化了我们积极主动性如此循环,那样才能把马太效应发挥到极致。
社会学家引申“马太效应”用以描述社会生活领域中普遍存在的两极分化
现象;科学研究者认为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某一方面金钱、荣誉等获得
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获得更大的成功;经济
学界则反映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赢家通吃的经济学中分配不均的社会现象。
2 产生马太效应的原因
竞争是“马太效应”产生的根本原因,只有竞争才会产生“马太效应”,
当然不排除一定的偶然性;“马太效应”是一个优势积累和劣势积累并存的过
程,但需要强调一点不管是优势积累还是劣势都是竞争的优劣而非资源的优
劣;“马太效应”强调的是社会总财富的增加,更加强调注重效率而不是公平。
正因为“马太效应”注重的是效率,因此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一些说法
要避免“马太效应”,但是当优势积累大于劣势积累,使得社会总财富增加,
我们应该注重效率。同时也不忽视公平,在这种环境下,我们应该给劣势者
一个平等的竞争机会,使其在竞争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在我们做
蛋糕的过程中,不但要做大做好,更要注意分配公平。在我们看到优势所带
来效率的同时兼顾劣势带来的不公平问题,逐步完善“马太效应”。
3 马太效应的心理效应
马太福音中主人分家产给三位仆人,等主人回来时三位仆人各有千秋,
这个实例揭示了一些道理:一要根据每个人的实际能力,委以相应的工作,
授以相应的职务;二要引导人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树立竞争意识,积极
参与竞争;三是运用目标激励机制,奖勤罚懒,优胜劣汰。
“马太效应”也有其心理危害:它会在教育中形成自傲与自卑的对立。
对好学生过分的偏爱,往往会出现一部分人自负自傲、孤芳自赏,而另一部
分人缺乏自尊、自暴自弃、缺乏上进心,使得少数学生成为精神“贵族”而
多数学生成了“摒弃者”,有鉴于此,在运用“马太效应”的过程中,要根据
政策掌握分寸。
4 马太效应的应用
量才施用
“马太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企业在用人策略上,应该遵守量才施用的
原则,即把适合的人放在适合的岗位上。马太福音的实例告诉我们那三个仆
人的才干显然是不同的,主人按他们能力委以相应的银两,使他们充分发挥
自己的才干。而企业在用人方面做到量才施用,就应该避免“大马拉小车”
和“小马拉大车”的现象。前者造成了人才的浪费,而且本身也没有什么成
就感,而后者挫败了工作者的积极性,压力过大,导致整个部门工作停滞不
前。
培训换岗
相信大家也不陌生,当发现有人不合格时,企业应对人才进行培训换岗;
当发现有人超资格时,主管通常给予提升,否则将会导致人才流失。我们知
道关于肯德基德发展过程,其从拓荒者到风靡中国所有餐饮业有诸多因素,其中
一点建立最优质的团队,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体系,系统全面地进行培训,建立
树人的公司文化。
本职工作
我们每个人精通爱好不一样,我们分配时就应当人适其职,而此时人本
就及其重要,我们必需具有能正确掌握和公正评价个人能力的评价体系,人
力资源信息化工具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工具。
树立竞争意识,引入竞争机制
我们有必要营造一个更加公平的平台,使得劣势者也同样拥有机会,这
就需要企业去引导人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树立竞争意识,引入竞争机制。
只有在竞争的环境中人才的潜力才能被激发出来,企业才会有不断的创新,
才能拥有持久的竞争力。搞好人才流动,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开放格局,人才
之间的竞争才更有爆发力。
奖励制度
所谓“马太效应”,强者愈强这就说明了一旦这类人在某一方面得到了成
功,这将激励着他们继续前进,而在企业制定的一系列激励措施,论功行赏,
更加成为了他们前进动力和方向。
5 马太效应的负面影响
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老师喜欢家长疼爱。这样一个环境下,他自信、好
学、不断进步致使他不断进步,而“差生“身上“马太效应“就完全变成了”
灾难“老师的冷眼相待、家长的批评、训斥、破罐子破摔。于是,负面”马
太效应“开始形成。在教育学方面严重影响师生关系;致使班级形成两极分
化;更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知识经济全球化发展,“马太效应“的负面影响逐渐显著。贫富差距的扩
大已美国为代表;知识经济更多的是科学技术的革命而导致更多的穷人失业;
知识经济导致东西南北差距进一步拉大同时也拉大了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
差距。
6 应对的战略分析
教育学中的“马太效应“首先要强话的是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正确看
待自我。”天生我材必有用“,我不是差生,某一个或者一类成功的人他们并不
总是对的,而且评价的标准时不唯一的,金有金的价值、铁有铁的优势。每个人
应把自己圈定在自身优势相关的”光荣榜“上,这就是荣誉、自信。
其次,我们每个人都应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别人的表扬或认可是我们发展
的润滑剂,却始终不是最终的动力。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才是自身不断进取的最
大源动力。教育者应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加以引导,激活正面的马太效应的
形成。
治理这种马太效应既要“顺水推舟“又要”雪中送炭“,对待正面的马太效
应要顺水推舟,保持其良性循环,但要警惕因思维定势所造成的”名不符实“导
致正面马太效应的假象和泡沫。而对待负面的马太效应要雪中送炭发现其闪光
点,加以激励和引导。是我们教育走出负面马太效应,迈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而全球化负面的马太效应则更加激励我们完善我国的创新体系,兼顾近期战
略需求,以体改科学技术创新国际竞争力和技术进步为主;其次,完善内部运行
机制,主要以科技与教育为主,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建立新型的科技体制,
改造和提高外国先进技术,实行科技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从而提高我国的自主研
发能力;调整产业结构,建设高科技产业开发区,国家对企业的创新精神进行鼓
励,在政策上给予优惠,在资金上给予支持。对高科技企业,国家应在资金,税
收、贷款等项目上大力支持,同时建立一系列政策、法规保护高科技企业和个人
的科技创新力。
参考文献:
[1]谈知识经济中“马太效应“及我国采取的对策.龙琦.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
社科版)2003年10期
[2]马太效应和公平原理在管理学中的应用.张保全.知识经济2011年20期
[3]马太效应的经济学分析.焦光前.企业改革与管理2011年04期
[4]巧用人事心理效应.方家平.农电管理2002年03期
[5]肯德基在中国.刘国栋.机械工业出版社
[6]班主任工作中马太效应的防范.李茂盛.化工职业技术教育2008年02期
[7]论“马太效应“在教育中的“双刃剑”.张登兵.安徽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
11月06期
[8]百度百科马太效应的概念. http://baike.baidu.com/view/7020.htm#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