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有效教学策略思考
摘 要 加强思想教育,强化运动意识;创新教学形式,激发学习
兴趣;积极肯定评价,增强学习动力这三个方面是充分激发学生体
育学习的兴趣,切实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效益途径。
关键词 思想教育 运动意识 教学形式 学习兴趣
高素质的人才不仅仅指知识水平的高低,还要看身体素质。这就
需要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而体育课是学校体育的主阵地,然而目
前体育教学的现状却是学生非常喜欢体育课,但在课堂上却表现出
消极的状态。如此两难的教学状态使得我们的体育课堂教学效率长
期处于“低层次徘徊”。如何充分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切实提
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效益是一个值得广大教师深入思考的话题。
一、加强思想教育,强化运动意识
“健康并不代表一切,但失去健康便失去了一切。”对于健康的
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家,封
建社会对我国的影响根深蒂固,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广泛流传的
是重文轻武的思想。受这种重文轻武思想的影响,许多家长都认为
体育学好还是学坏都无所谓,只要文化课学好,能考上好高中、好大
学就行;许多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着只注重学生的升学率,而忽视
体育锻炼重要性;许多学生对体育缺乏正确的认识,对体育学习不
仅积极性不高,而且存在着严重的厌学思想,认为只要文化成绩好,
体育成绩及格就行了。如此思想无形之中抹杀了体育课在学生心目
中的地位,忽略了体育学科教学对于人的发展的重要意义。因此,在
当前的体育教学中,积极转变家长的指导思想,学校的办学思想,学
生对于体育的态度和认识是搞好体育学习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教
师来说,我们应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经常对学生
进行体育锻炼目的、意义的教育,向他们灌输终身体育的思想,从而
转变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各种不正确的认识,使体育活动成为学生自
觉的行动和未来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例:利用课余时间组织一
些体育知识讲座,内容如:奥运史、亚运史、中外体育发展史、各单
项的演变过程,各种比赛规则和裁判法。这些内容既有知识性和教
育性,又有趣味性,而且都是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内容。以此激发学生
的求知欲,强化学生的体育运动意识。
二、创新教学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运动心理学认为:在单一不变条件的刺激下,时间稍长,大脑的
兴奋水平容易下降,甚至产生抑制。学生在学习运动动作过程中,如
果形式单一,缺乏变换,也容易引起厌烦,积极性下降,注意力消失。
因此,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我们只有着力创新教学的形式,适时变
换练习的内容,选用合适的教学手段,如此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体
育学习的兴趣,促进体育课堂教学效益的提升。
(一)创新使用教学手段。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强化,现代化的教
学手段的使用,如运用动作挂图、道具、幻灯、录像、多媒体课件
等辅助教学。可针对具体练习情况,对场地、器材进行科学安排,并
利用色彩、音乐伴奏等创造一种情景交融、感染力强的学习境界。
(二)创新教学组织方法。
实践表明,通过创新使用生动活泼、新颖多变的教学组织方法与
形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以做“准备活动”为例,
活动内容有各种走、跑、跳、投练习,各种徒手操或持轻器械练习,
传统项目有武术、滑雪等基本活动的练习,游戏、舞蹈和专门性活
动的模仿练习、辅助练习、基本功练习等等。只要体育教师对以上
活动内容和形式稍微用心去加工、组合和改造,就能使一个学期体
育课的准备活动内容和形式各不相同,给学生一种全新的感觉,学
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能调动起来。再如,教学“50米跑”,可以组织学
生进行追逐跑、变速跑、蛇形跑、变向跑、分组比赛、游戏进行练
习。跳远可采用各种标志物等方法进行练习。
三、积极肯定评价,增强学习动力
(一)语言肯定。
实践表明,教者精练的肯定性、表扬性的语言鼓励学生是调动学
生学习积极性的好方法,既可以唤起学生动作练习的欲望和巨大的
热情,更可以帮助胆小的学生树立信心,增添做好动作的勇气。如,
“你瞧!你比上次进步多了!再来一次!”“你这次做得比上次更好!”
“不错!学习就得这么认真!”等。因此,在平时的体育课堂教学中,
我们应不断地运用表扬式、激励性评价方式,让学生体验成功带来
的喜悦,强化体育学习的兴趣,从而真正实现评价促进学生个体得
以成长和发展的教学目的。
(二)等级测评。
对于学生的体育成绩最好实行等级制评价,即分为“优、良、中、
差”。如此做的目的是为了淡化分数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消除分数
给学生带来的学习压力。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为学生设置
明确、具体、现实、可测的目标,并制定出实现目标的方法和途径,
指导他们进行体育锻炼,并能做到时常对他们进行测试,及时给予
反馈。面对学生所取得的优秀成绩,教者应给予充分肯定,热情鼓励,
以此增强其学习信心,提高其学习体育的兴趣。需要注意的是评价
方法的运用应贯穿于教学开始、教学中间、教学结束等整个过程之
中,不可有任何阶段的偏废。
总之,体育课程教学是青少年能否获得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
个重要环节,教学质量好与坏直接影响着学生们的身心健康。在今
后的体育教学中,我们应加大体育教学有效性研究,从而更好地服
务于体育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陈建绩.体育教学中的”精讲”和”多练”[j].山西师大学
报(社会科学版),1980,04.
[2]谭晓鸿.激发初中生体育课学习兴趣之我见[j].安顺师范高
等专科学校学报,1997,(12).
[3]张永才.试析中学体育教学中影响学生积极性的因素[a].教
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1999.
[4]王玫.学校体育教学与终身体育[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
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
[5]钟海波.快乐体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开展的意义[j].科技信
息,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