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预报评分规定(中短期天气预报质量检验办法)

预报评分规定(中短期天气预报质量检验办法)

中短期天气预报质量检验办法(试行)本办法适用于检验单站和区域中短期天气预报质量,包括指导预报和公众预报。

一、检验的区域范围预报责任区内的所有预报地点和预报区域。

二、检验内容1、降水预报降水分级检验:将降水量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和小雪、中雪、大雪、暴雪10个等级(见表1),检验各级降水、一般性降水[小雨(雪)至大雨(雪)]和暴雨(雪)以上(暴雨至特大暴雨和暴雪)预报情况。

累加降水量级检验:检验对≥0.1mm、≥10.0mm、≥25.0mm、≥50.0mm降水的预报情况。

晴雨(雪)检验:对有降水、无降水两种类别进行检验。

—1 —— 2 —2、温度预报最高、最低气温和定时气温预报误差。

3、灾害性天气落区预报冰雹、雷暴、冻雨、霜冻、雾(雾、浓雾、强浓雾)、强降雪(中雪、大雪、暴雪)、强降雨(暴雨或大雨以上等级)、沙尘天气(沙尘暴、强沙尘暴)、大风(≥6级、≥8级、≥10级、≥12级)、高温(≥37℃、≥40℃)、强降温(≥8℃、≥12℃)等11类23项灾害性天气预报检验。

灾害性天气标准参照《灾害性天气及其次生灾害落区预报业务暂行规定》。

对于强降水落区预报,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等6省(区)评定大雨以上等级(含大雨)落区预报,其余省(区、市)评定暴雨以上等级(含暴雨)落区预报。

各级气象台另外需要检验的预报项目由各省气象局根据所属气象台实际情况确定,并向气象局备案。

三、检验方法 1、降水预报对降水分级检验和累加降水量级检验,T S 评分:%100⨯++=kk k kk NC NB NA NA TS— 3 —技巧评分:'=k k k -TS TS SS 漏报率:k k kkNC NA NC PO +=⨯100% 空报率:kk kkNB NA NB FAR +=⨯100%式中NA k 为预报正确站(次)数、NB k 为空报站(次)数、NC k为漏报站(次)数,见表2,TS ′为数值预报或上级指导预报的TS 评分。

对降水分级检验,k 为1-12,分别代表各级降水、一般性降水和暴雨(雪)以上降水预报。

对累加降水量级检验,k 为1-4,分别代表≥0.1mm,≥10.0mm,≥25.0mm,≥50.0mm 降水预报。

对晴雨(雪)检验,预报正确率:%100C B A A PC ⨯++++=NDN N N NDN技巧评分:'=PC PC -SS式中NA 为有降水预报正确站(次)数,NB 为空报站(次)数、NC 为漏报站(次)数,ND 为无降水预报正确的站(次)数,见表3,PC ′为数值预报或上级指导预报的PC 评分。

— 4 —单站降水预报:逐日检验只评定是否正确和是否属“空、漏”报,并保存每日预报与实况资料。

月、季、年检验依据当月、季、年的预报正确总次数、空报总次数、漏报总次数计算TS 、SS 、PC 、空报率、漏报率。

区域降水预报:逐日检验依据当日预报正确站数、空报站数、漏报站数,计算TS 、SS 、PC 、空报率、漏报率,并保存各站每日预报与实况资料;月、季、年检验依据当月、季、年的预报正确总站(次)数、空报总站(次)数、漏报总站(次)数,计算TS 、SS 、PC 、空报率、漏报率。

注意:季、年的评分不是月评分的平均,而是对季、年所有样本的统计结果。

2、温度预报 平均绝对误差:∑=-=Ni iiO F NT 1MAE||1均方根误差:∑=-=N i ii O F N T 12RMSE )(1预报准确率:KK K Nf Nr TT =⨯100%— 5 —其中,F i 为第i 站(次)预报温度,Oi 为第i 站(次)实况温度,K 为1、2,分别代表i i O F -≤1℃、i i O F -≤2℃,Nr K 为预报正确的站(次)数,Nf K为预报的总站(次)数。

温度预报准确率的实际含义是温度预报误差≤1℃(2℃)的百分率。

单站温度预报:逐日检验计算绝对预报误差,并保存每日预报与实况资料,月终计算平均绝对误差、均方根误差和预报准确率。

季、年检验依据当季、年的每日预报与实况资料计算均方根误差、预报准确率,平均绝对误差采用季、年的平均值。

区域温度预报:逐日检验计算平均绝对误差、均方根误差、预报准确率,并保存每日预报与实况资料;月、季、年检验依据当月、季、年的每日预报与实况资料计算均方根误差、预报准确率,平均绝对误差采用月、季、年的平均值。

3、灾害性天气落区预报TS 评分: %100⨯++=NC NB NA NATS漏报率: NCNA NCPO +=⨯100% 空报率:NBNA NBFAR +=⨯100% 式中NA 为预报正确站(次)数、NB 为空报站(次)数、NC 为漏报站(次)数,见表4。

将灾害性天气分为冰雹,雷暴,冻雨,霜冻,雾、浓雾、强浓雾,中雪、大雪、暴雪,暴雨(新疆等6省为大雨)、大暴雨(新疆等6省为暴雨)、特大暴雨(新疆等6省为大暴雨),沙尘暴、强沙尘暴,≥6级大风、≥8级大风、≥10级大风、≥12级大风,≥37℃高温、≥40℃高温,≥8℃强降温、≥12℃强降温等,分别检验各种灾害性天气预报情况。

逐日检验依据当日预报正确站数、空报站数、漏报站数计算TS 评分、空报率、漏报率,并保存每日预报与实况资料;月、季、年检验依据当月、季、年的预报正确总站(次)数、空报总站(次)数、漏报总站(次)数,计算TS评分、空报率、漏报率。

四、检验时段统一评定气象台站每天发布的公众预报和指导预报。

1、降水预报降水分级检验:评定0-12小时、12-24小时、0-24小时、24-48小时、48-72小时、72-96小时、96-120小时、120-144小时、144-168小时预报。

累加降水量级检验和晴雨(雪)检验:评定0-24小时、24-48小时、48-72小时、72-96小时、96-120小时、120-144小时、144-168小时预报。

—6 —注:0小时表示预报发布的时间。

2、温度预报评定0-24小时、24-48小时、48-72小时、72-96小时、96-120小时、120-144小时、144-168小时最高、最低气温预报和72小时之内定时温度预报。

3、灾害性天气落区预报评定0-12小时、12-24小时、0-24小时、24-48小时、48-72小时预报。

具体为:0-12小时、12-24小时预报评定的灾害性天气种类包括冰雹、雷暴、冻雨、霜冻、雾(雾、浓雾、强浓雾)、强降雪(中雪、大雪、暴雪)、强降雨(暴雨或大雨以上等级)、沙尘天气(沙尘暴、强沙尘暴)、大风(≥6级、≥8级、≥10级、≥12级)、高温(≥37℃、≥40℃)等10类21项。

0-24小时预报评定≥8℃强降温、≥12℃强降温。

24-48小时预报评定的灾害性天气种类包括冻雨,霜冻,雾、浓雾、强浓雾,中雪、大雪、暴雪,暴雨(或大雨)、大暴雨(或暴雨)、特大暴雨(或大暴雨),沙尘暴、强沙尘暴,≥6级大风、≥8级大风、≥10级大风、≥12级大风,≥37℃高温、≥40℃高温、≥8℃强降温、≥12℃强降温等9类21项。

—7 —48-72小时预报评定的灾害性天气种类包括霜冻,暴雨(或大雨),沙尘暴、强沙尘暴,≥6级大风、≥8级大风,≥37℃高温、≥40℃高温,≥8℃强降温、≥12℃强降温等6类10项。

五、实况标准确定对站点降水、温度预报采用该站点的观测资料作为实况依据。

对降水等值线预报采用所有气象站观测资料(包括自动气象站、雨量站)作为实况依据。

对冰雹、雷暴等灾害性天气预报,除所有气象站观测资料外,灾情调查资料也作为实况依据,包括空报和漏报。

待雷达定量估测降水工作投入业务运行后,建立2 2km网格降水数据集,作为降水量实况标准。

六、预报质量上报上报气象局的中短期天气预报质量,统一检验气象中心、各省(区、市)气象台每天制作下发的中短期指导预报和公众预报。

一律进行逐站检验,不使用代表站检验。

气象中心、各省(区、市)气象局业务管理部门负责将审核后的预报质量报预测减灾司,具体项目见附表1-8。

每月10日前报送上月预报质量,每年1月15日前报上一年度全年预报质量。

每年12月10日前报目标考核项目预报质量(12月-11月)。

各省(区、市)气象台其它预报质量和地(市)气象台及县站—8 —预报质量由各省(区、市)气象局负责管理。

七、本办法由预测减灾司负责解释。

附表1:短期指导天气预报质量报表(一)降水等值线预报______ 年____ 月至 _______ 年____ 月—9 —附表2:短期指导天气预报质量报表(二)站点预报_______ 年 ____ 月至 _______ 年____ 月—10 —上报日期:年月日附表3:短期公众天气预报质量报表(一)降水等值线预报_______年____月至_______年____月—11 —上报日期:年月日附表4:短期公众天气预报质量报表(二)城镇天气预报_______年____月至_______年____月—12 —上报日期:年月日附表5:灾害性天气落区指导预报质量报表_______年____月至_______年____月—13 —上报日期:年月日附表6:灾害性天气落区公众预报质量报表_______年____月至_______年____月—14 —上报日期:年月日附表7:中期指导天气预报质量报表(一)降水等值线预报_______年____月至_______年____月—15 —上报日期:年月日附表8:中期指导天气预报质量报表(二)站点预报_______年____月至_______年____月—16 —上报日期:年月日—17 —附件2:《中短期天气预报质量检验办法(试行)》解释说明1、检验产品本办法中所检验的“指导预报”是指气象中心、各省(区、市)气象台面向下级台站分发的天气预报产品,包括每天早晨、下午制作下发的常规天气要素逐站短期指导预报产品、降水等值线预报产品和灾害性天气落区指导预报产品,每天下午制作下发的常规天气要素逐站中期指导预报产品和降水等值线预报产品。

“公众预报”是指气象中心、各省(区、市)气象台面向公众发布的降水等值线预报产品、灾害性天气落区预报产品和城镇天气预报产品。

2、降水预报检验2.1降水分级检验2.1.1预报有降水或实况出现降水(≥0.1mm)时均要进行检验。

2.1.2当实况出现的降水量级与预报量级一致时,该量级评定为“预报正确”。

2.1.3当实况出现的降水量级和预报的量级不一致时,选择较大量级作为检验的级别,评分时只评定该级别。

如:预报大雨,出现暴雨,评定暴雨为漏报,不评定大雨空报。

预报大雨,出现中雨,—18 —评定大雨为空报,不评定中雨漏报。

2.1.4以24小时为一预报时段时(如0-24小时、24-48小时、48-72小时、72-96小时、96-120小时、120-144小时、144-168小时),一般只预报和检验一个降水量级;如果预报两个不同量级,则只对量级偏大的用语进行检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