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phc管桩沉桩工艺

phc管桩沉桩工艺

PHC管桩施工工艺
1、PHC管桩施工准备
本工程中共计使用PHC管桩(B型)33根,其中有28根桩长55m,5根桩长56m,直径均
为800mm,均位于深水段,在灌注桩初步施工完成后再进行施打。PHC管桩由浙江嘉兴龙
鼎预制场进行预制,随后由构件厂车队负责运输至舟山六横山附近施工场地堆场,由技术人
员检查合格后接收并堆放在施工场地的堆场,使用时配合拖轮进行托航,通过海上运桩方驳
运至施工海域,最终到达桩位附近。施工顺序可简单描述为:施工准备→桩的驳运→船舶驻
位→打桩船吊桩→打桩船测量定位→锤击沉桩→复测桩位及桩顶标高→验收。
施工准备要点:
场内堆存:
(1)堆放场地应平整、坚实;
(2)堆存时PHC管桩间应采取防止碰撞的缓冲措施;管桩应按不同规格、长度及施工流水
顺序分别堆放。
(3)当场地条件许可时,宜单层堆放;叠层堆放时不宜超过2层。
(4)叠层堆放PHC管桩时应采用多支垫堆存,堆存时垫楞应均匀放置,并应保持同一平面
且上下对齐。垫木位置如图所示。

运桩前:
(1)检查所有参与此施工的船机、设备状态是否良好,各船机、设备试运行,备好易
损配件; 检查吊索具是否坚固,锚缆、钢丝绳等是否有断丝,有损坏的器具不能使用;装
船前,对PHC桩进行防腐验收和桩身质量检查,保证每根桩在起吊前都要检查桩身是否有
裂纹,桩身质量必须符合规范要求,确认完好后方可吊运。
(2)桩的吊点计算:由于桩长55m、56m,均超过20m,采用4点吊,根据《水运工
程施工》P131表7-1所示公式计算吊点位置(从桩尖开始计,依次增加)为:
55m长桩:5.5m;12.65m;18.7m;12.56m;
56m长桩:5.6m;12.88m;19.04m;12.88m;
按照上述计算得到的吊点位置数据,在相应的桩上用钢尺测量并做好标记待运,钢尺应
检校其温度在20℃,拉力为50N条件下的钢尺实长。
(3)打桩船选择:

打桩架高度计算:mHHHHLH2.545.95.12.656_4321,最终
取56m。根据打桩架高度选择合适的打桩船即可。
桩的驳运:
(1)根据施工时的沉桩顺序和吊桩的可能性,分层堆放桩,分层数不大于2层且装桩
总吨位严禁超出驳船的最大载重量;例如:PHC桩重0.6t/m,按平均桩长63.0m考虑,方驳
105最大载重400t,最多可以装10桩根。
(2)为防止桩在装船时发生滚动,在方驳两侧牢固焊接防止桩滚落的牛腿作为支撑,
必要时采用绳系绑,同时在装桩时每根桩的两侧都要垫上木楔,在有防腐涂层处的垫桩木上
铺上胶皮以保护涂层;
(3)驳船装桩应采用多支垫堆放,垫木均匀放置(1根桩对称设置3排垫木),垫木顶
面应在同一平面上,垫木取20cm×15cm的木方。桩驳完毕后,由拖轮将方驳拖至沉桩现场
驻位。
船舶驻位:
(1)共需要1艘打桩船,2艘方驳(400t、2000t),配备2艘机动艇。打桩船布六口锚,
由抛锚艇抛锚。打桩船和运桩方驳驻位布锚详见下图;
(2)打桩船按S形航线依次打桩,由岸侧向码头侧前进,从8#A桩开始至8#D结束,
再转弯前进到7#D至7#A,随后转弯并前进至6#A,按此顺序,逐排打桩。
(2)运桩方驳驻位于打桩船的左侧或者右侧。驳船驻位于打桩船左侧时,桩尖朝向打
桩船,驳船驻位于打桩船右侧时,防腐端朝向打桩船;
(3)运桩方驳的右前(或者右后)锚与打桩船的左前锚(或者右前锚)有交错时,
打桩船的前锚布于驳船的下方。
2、PHC管桩施工要点
(1)海上PHC桩沉桩施工受风浪影响较大,打桩船只能在5级风、4级浪以下打桩施工,
施工中的机械设备防护及施工人员的安全保证措施尤为重要。
(2) PHC桩打桩时需要打桩船进行吊桩、调位等施工,需要专业的起重人员和起重材料,
船与船之间、施工人员与施工人员需要紧密配合。
(3) 海上PHC进行定位较陆上复杂,需要不定期的进行桩位校核。
3、施工测量放线
(1)测量仪器必须精良,物镜放大倍率和成像清晰度均要满足本工程要求;测量人员必
须专业,测量配合人员必须熟练。
(2)根据现场情况,沿场地周边建立平面主控制网,然后根据各区域轴线情况建立支线
控制网;
(3)在岸上已知控制点上设置基准站,在打桩船船体的中前部适当位置安装2台GPS定
位天线,以RTK模式实时测出打桩船上两个固定点的三维坐标,同时根据安装在旋转台上方
的倾斜仪检测船体横摇和纵倾值,计算出理论上水平的船位坐标和方位,再根据打桩船桩架
及伸缩支架的倾斜仪和船体前端免棱镜激光测距仪测定的桩身相对位置,通过船体与打桩船
桩架的几何关系,推算出桩位坐标和方位,从而达到通过GPS控制桩位的目的。
4、锤击沉桩
(1) 打桩前,必须通过试打桩确定打桩的各项参数,并根据施工图绘制整个工程的桩位
编号图。在桩身上划出以米为单位的长度标记,并按从下至上的顺序标明桩的长度,以便观
察桩的入土深度及记录每米沉桩锤击数或压力值。
(2)由专职测量人员分批或全部测定场地上的桩位,其偏差不得大于20mm。第一节管
桩起吊就位插入地面时桩位偏差不大于20mm,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0.5%,并宜用长条水
准尺或其他测量仪器校正;必要时,宜拔出重插。管桩施打过程中,桩锤、桩帽和桩身的中
心线应重合,当桩身倾斜率超过0.8%时,应找出原因并设法纠偏。当桩尖进入硬土层后,
严禁用移动桩架等强行回扳方法纠偏。
(3)打桩时由专职记录员及时准确地填写管桩施工记录表,并经监理工程师验证后方可作
为有效施工记录。
(4)如遇下列情况,必须暂时停工,与设计人员商量后决定如何继续施工:
贯入度突变;桩头混凝土剥落、破碎;桩身突然倾斜、跑位;邻桩上浮或移位过大; 总锤
击数超过规定值(PHC桩总锤击数不宜超过2500,最后1m沉桩锤击数不宜超过300)。
5、贯入度的测定
打桩的最后贯入度应在打桩结束前立即测定,且应符合下列条件:桩头完好无损;柴油锤跳
动正常;桩锤、桩帽、送桩器及桩身中心线重合;桩帽衬垫厚度等正常;桩打好后桩头高出
地面的部分应小心保护,严禁施工机械碰撞或将桩头用作拉锚点;遗留的孔洞,应立即回填
或做好覆盖。
6、夹桩:在强涌水水域施工,管桩施沉后应立即采取夹桩措施,特别对于本工程的相邻斜
桩,夹桩材料选择型钢,且宜在沉桩完成后立刻进行。
8、验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