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未破裂动脉瘤的处理

未破裂动脉瘤的处理


ISUIA结果
动脉瘤的大小是破裂的最重要预测因素 动脉瘤所处部位也可预测 非独立的危险因素

人口学特征
动脉瘤破裂外的其他症状 动脉瘤特点 病人生活行为模式 合并症
ISUIA第一部分
ISUIA结果

某些部位的动脉瘤更易破裂
后交通动脉动脉瘤 椎-基底动脉动脉瘤 基底动脉尖动脉瘤
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
未破裂动脉瘤的处理-----指南与推荐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 ,约85%为脑动脉瘤破裂 所致,虽仅占所有卒中的3% ,但占卒中死亡的 5%和因卒中减寿的1/4 以上
SAH的病因
囊状动脉瘤 85% 非动脉瘤性中脑周围出血 感染性动脉瘤 外伤性动脉瘤 夹层动脉瘤 …………

偶然发现的、小的海绵窦内ICA动脉瘤,没有 治疗的指征 大的、有症状的海绵窦内的动脉瘤,应该考虑 患者的年龄、症状的严重程度与进展,以及可 选择的方法 老年患者的治疗风险较高,潜在生存时间较短, 要慎重考虑后再作决定 对那些老年患者的无症状性动脉瘤最好采取观 察、随访的方法
2000年推荐二

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谢谢
“金标准” 相关并发症

导管相关并发症:5% 神经疾病并发症:1% 永久神经功能缺损:0.5%
未破裂动脉瘤的治疗指南
概述 自然史 诊断性检查 未破裂动脉瘤的筛查 未破裂动脉瘤的治疗

未破裂动脉瘤的筛查——方法
动脉内血管造影 MRA CTA

未破裂动脉瘤的筛查——高危人群
•>100
•30-100
•<30
3%
4.6%
8.1%
血管内填塞术

主要材料
电解可脱弹簧圈(GDC) 已出版的早期临床及血管造影结果表明这种方法
的治疗相关并发症较开放型手术要小得多,但是 GDC对未破裂动脉瘤的破裂或变大的预防作用尚 未证实
血管内填塞术

诸多研究:
Halbach
缓解未破裂动脉瘤造成的占位效应的症

未破裂动脉瘤的治疗指南
概述 自然史 诊断性检查 未破裂动脉瘤的筛查 未破裂动脉瘤的治疗

影响UIA自然史及结局的因素
患者因素:既往动脉瘤性SAH病史、患者年龄 以及合并症 动脉瘤本身特点:大小、部位以及形态 处理因素:外科小组及医院的经验

未破裂动脉瘤的治疗指南
概述 自然史 诊断性检查 未破裂动脉瘤的筛查 未破裂动脉瘤的治疗

某些基因疾病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 IV型Ehlers-Danlos综合征

家族性颅内动脉瘤(FIA)综合征:2及2个以上的3级
或更近的亲属在影像学检查上发现动脉瘤
若家庭成员中≥2个一级亲属发生SAH,未破裂的
隐藏动脉瘤的出血风险为8%
未破裂动脉瘤的筛查——花费-效益比

并发症发生率为5.1%,当动脉瘤的年破裂率 为0.05%时,理论上病人没有获益,但当年破 裂率≥1%时,病人就可获益。
6.5%
<45岁 0.0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动脉瘤特点——大小、形态及部位

大小:
前循环巨大动脉瘤: 其余大小:
死亡率
•20%
并发症发生率
•50%
<5mm 6-15mm 15-24mm
<3% <7% 14%
动脉瘤越小,预后越好

12%
3.8%
2.3% 0% 1%
神外手术

特定的危险因素
患者的特点 动脉瘤的大小、形态以及部位
症状 术者经验及患者一般情况

神外手术

特定的危险因素
患者的特点 动脉瘤的大小、形态以及部位
症状 术者经验及患者一般情况

患者的特点
病死率
>65岁
32% 14.4%
病死率
45-65岁

2008年“指南”四

对小于70岁的健康患者偶然发现的直径大于 10mm的动脉瘤应该处理。年龄更大的患者不 一定要处理
2008年“指南”五

外科微创夹闭术而不是血管内栓塞术应该是低 风险病例(年轻患者,位于前循环的小动脉瘤) 的首选治疗措施
2008年“指南”

此外……
非常大和巨大的动脉瘤,以及瘤颈瘤体比较大的

症状性硬膜内动脉瘤不论大小,都应进行处理 有症状的大或巨大动脉瘤的外科手术风险较高, 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动脉瘤破裂风险以 及外科医师、手术中心的技术水平综合考虑
2000年推荐三
如果SAH后发现了同时存在的动脉瘤,或者SAH 后遗留的动脉瘤,与之前没有SAH病史的大小相 同的动脉瘤相比,不论动脉瘤大小,动出血的风 险要高,应该积极处理 位于基底动脉尖的动脉瘤破裂的风险相对较高。 在制定治疗方案时,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身 体一般状态及神经功能状态,还要考虑手术的风 险。如果暂不进行特殊干预,仅仅观察,可以定 期进行CT/MRA,也可以选择血管造影。要根据 动脉瘤的大小选择最佳检查方法。
神外手术

特定的危险因素
患者的特点 动脉瘤的大小、形态以及部位
症状 术者经验及患者一般情况

症状
大脑半球或脑干结构占位效应 颅神经受压 缺血/栓塞等现象

夹闭术或 减压术
神外手术

特定的危险因素
患者的特点 动脉瘤的大小、形态以及部位
症状 术者经验及患者一般情况

ISUIA结果
45%
15%
2% 3%
8%
ISUIA第二部分
发表于Lancet 1692名患者 2686个动脉瘤 前瞻性评价

既往无a SAH
• 1077
平均随访4.1年
既往有a SAH
• 615
ISUIA第二部分综合结果
破裂风险
9.00%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00% 7-12mm 13-24mm ≥25mm 破裂风险
状及体征 Malisch 大动脉瘤 4% 巨大动脉瘤 33% Eskridge及Song 150名基底动脉尖动脉瘤·
动脉瘤破裂 83
未破裂动脉 瘤 67
再出血
3.3%
5%
4.1%
9%
神经功能缺损
治疗方法的选择

尚需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对神经外科开颅术及 血管内填塞术进行比较
2000年推荐一
动脉瘤特点——大小、形态及部位

形态及部位
大动脉瘤或纺锤形动脉瘤 动脉粥样硬化或血管扩张引起的动脉瘤 部分位于海绵窦的动脉瘤 基底动脉中部动脉瘤 基底动脉尖动脉瘤
在Raaymakers等人的meta分析中后循环动脉瘤 (尤其是巨大动脉瘤)的手术风险最高,患者 的死亡率为9.6%,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7.9%

2000年推荐五

对于直径≥10mm的无症状性动脉瘤,倾向于 进行处理,要结合患者年龄、一般状态及神经 功能状态,以及治疗相对风险进行综合考虑。
2008年“指南”一

除了极个别的情况,所有症状性未破裂动脉瘤 都应该处理。当手术风险达到25%、存在很 多内科合并症、高龄和动脉瘤的解剖位置都可 能是外科干预的禁忌症。

未破裂动脉瘤的治疗
神经外科微创夹闭术 血管内填塞术


近期一个总结动脉瘤填塞文献的meta分析表 明这种方法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3.7%), 但动脉瘤不全闭塞率较高(46%)
神经外科微创夹闭术
对于神经外科手术伤残率及死亡率最重要的研 究依然是ISUIA 共798名病人 211名有过其他部位的SAH

2000年推荐四
既往无SAH病史的偶然发现的小动脉瘤 (<10mm),出血的风险较小,一般不支持进行 手术治疗。然而,对于年龄较轻的患者,要特殊 考虑。同样地,接近10mm的小动脉瘤,如果存 在子瘤或其他特殊血流动力学特征,具有阳性家 族史,要特殊考虑。 对于那些采取保守治疗方法的患者,要定期对其 进行影像学随访,一旦出现症状,也应进行影像 学检查。如果发现动脉瘤大小或外形发现变化, 就应考虑对其进行处理。
先前无SAH病史


动脉瘤协作研究(the Cooperative Aneurysm Study)
Inagawa 、Yasui、 Asari及Ohmoto Wiebers Rinkel ISUIA:目前为止有关UIA自然史最大、最系统的研究
ISUIA第一部分
发表于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727个UIA患者 平均随访7.5年 回顾性研究
2008年“指南”二

所有偶然发现的直径小于5mm的小动脉瘤应 该保守治疗。但要将那些因为未破裂动脉瘤而 继发严重心理障碍的年轻患者排除在外。这些 患者,特别是已经严重心理失常的,积极处理 是正确的做法。
2008年“指南”三
60岁以上的患者若动脉瘤直径大于5mm,除 非有明显的禁忌症,应该给予处理 前交通动脉,后交通动脉和基底动脉尖的动脉 瘤比起其他位置有更高的破裂风险。因此强烈 建议处理这些部位的动脉瘤,甚至对于健康的 老年人也是如此
8.6%
1.2%
ISUIA第二部分
0.4%
0.15%
先前有SAH病史的病人
ISUIA中第一部分722名 平均随访7.5年 结论:

<10mm 第一年破裂风险为0.5%(10倍) d <10mm 7.5年 d ≥10mm 0.6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