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刘德学广东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路径与对策研究
刘德学广东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路径与对策研究
加 工 企 业 的 区 位 环 境
外部化
化
显 性 知 识
设备及相关资料 产品与工艺设计 质量控制手册 政策和程序 其他显性知识 知识输 方— 方
内部化 外部化
隐 性 知 识
技术人员 管理人员 生产、 生产、管理体系 企业文化 其它隐性知识
工企业( 层级供应商) 工企业(高层级供应商或 层级供应商)
2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机制理论分析
隐变量 加工贸易升级 (UPG) 观测变量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比重(htp) 加工贸易增值率 (var) 加工活动技术含量 (pat) 说明 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出口额/加工贸易出口额 (加工贸易出口额-加工贸易进口额)/加工贸易 进口额 与同行平均水平相比,企业所从事加工活动本身 技术与知识含量的高低。分为明显低、较低、基 本相同、较高、明显高五种情况,分别赋值1、2、 3、4、5。 与初始期相比,企业所加工产品的升级换代情况。 分为很不明显、较不明显、一般、较明显、很明 显五种情况,分别赋值1、2、3、4、5。 研发支出额/销售收入 研发人员数/员工总数 与同行一般水平相比,企业研发机构运行及其所 开发技术满足本企业需要程度等方面的情况。分 为明显差、较差、基本相同、较好、明显好五种 情况,分别赋值1、2、3、4、5。 与同行一般水平相比,企业目前所采用生产技术 的先进程度。分为明显落后、较落后、基本相同、 较先进、明显先进五种情况,分别赋值1、2、3、 4、5。
1 全球生产网络的运行机制
1.3 全球生产网络的类型-生产者
世界最大的几家合同制造商 富士康集团(台湾) 纬创力公司(美国) 新美亚公司(美国) 旭电公司(美国) 天泓公司(美国) 捷普集团(美国)
2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机制理论分析
2.1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内涵 •网络内的分工—产品内不同经济活动的分工—逐渐代替传统产业内 和产业间分工成为国际分工的主导 • 网络内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 加工贸易是全球生产网络内部贸易的重要形式 • 不同加工企业在全球生产网络中所从事的价值链环节及其在网络中 的角色不同而且经常处于变化之中 • 一个国家或地区处于不同网络中的加工企业所从事经济活动及其角 色的集合反映了这一国家或地区产业的升级状况
销售 组装
领导 高层级
低层级
1 全球生产网络的运行机制
1.2 全球生产网络的结构与分工
网络主体 企业能力 价值链 垄断程度
讨价还价能力
领导厂商 强 高端 高 强 高 较高 很高
高层级 中 中端 中 中 中 中 中
低层级 弱 低端 低 弱 低 较低 很低
附加值 利润 工资
1 全球生产网络的运行机制
珠三角地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路径与对策
全球生产网络的运行机制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机制理论分析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机制实证分析 广东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状况 广东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政策建议
1 全球生产网络的运行机制
1.1 概念与背景 全球生产网络(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sGPN):生产和提供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企业 关系,这种关系将分布于世界各地的价值链环节连接 起来,从而形成了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s-GVC)或全球商品链(global commodity chains-GCC) 制度 技术 竞争
1 全球生产网络的运行机制
1.3 全球生产网络类型-生产者驱动
制造商
分销商
零售商
国内外子公司和承包商
1 全球生产网络的运行机制
1.3 全球生产网络类型-生产者驱动 • 在汽车、飞机、计算机、半导体和重型机械等 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比较流行。 • 领导厂商往往在资本、技术方面有独特优势
1 全球生产网络的运行机制
2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机制理论分析
2.1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内涵 •跨产业升级—更多的加工企业融入世界高新技术产业网络; •产品升级—加工企业所生产的产品逐渐从低层次的简单产品转向同 一产业内更复杂、更精细的产品; •价值链升级—加工企业所从事的价值链环节向高附加值方向转移; •生产过程升级—加工企业逐渐转向采用更高效率的生产方法,不断 提高工艺与生产管理水平; •企业网络地位升级—加工企业在网络中的角色逐渐向更高层级攀升, 不断提高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地位和控制力.
1 全球生产网络的运行机制
1.3 全球生产网络类型-购买者驱动 • 服装品牌营销商 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全球服装生产网络中出现了许多品 牌营销商,它们往往有知名度极高的品牌,但却不从事任何服装 生产。知名的品牌营销商如耐克、锐步等往往从诞生之日起就开 始全球化地运作其生产网络。品牌营销商专注于服装设计与品牌 维护环节,而网络内的供应商则成长为可从事设计、品牌维护以 外其余所有环节的服装制造商。
作业题目: 谈谈你对珠三角地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 看法(可以针对特定地区或产业)。
珠三角地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路径与对策
暨南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刘德学
背 景
• 加工贸易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2007年GDP31084亿元;进易依存度 150%;加工 贸易占65%,占全国加工贸易40%。 2008年4171亿 美元; 2009年3560亿美元,下降15%, 全部下降30%. • 劳动力价格上涨 • 资源环境约束 • 国际市场需求难以迅速恢复
企业是否拥有ISO9000等至少1项国际标准认证, 如拥有,变量取值1,否则取值0。 企业是否实施准时生产等现代管理方法,如实施, 变量取值1,否则取值为0。 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管理人员数/全部管理人员数。 与同行一般水平相比,企业组织安排中高层管理 人员培训的强度和质量情况。分为明显差、较差、 基本相同、较好、明显好五种情况,分别赋值1、 2、3、4、5。 国内可供原材料、零部件在企业所生产产品中的 重要程度。分为很不重要、较不重要、一般、较 重要、很重要,分别赋值1、2、3、4、5。 与进口相比,国内可供原材料、零部件的性价比 的高低。 分为明显低、较低、基本相同、较高、明显高, 分别赋值1、2、3、4、5。 企业所享受的出口退税率。
1.2 全球生产网络的结构与分工
• 领导厂商或旗舰: 战略协调人和核心治理者,主要从事全 球价值链中战略性环节 • 高层级供应商: 参与网络协调,直接与领导厂商进行交易, 能够承担除核心R&D和战略性营销活动以外的所有价值 链环节 • 低层级供应商:直接与高层级供应商进行交易,一般很 少与领导厂商打交道,他们主要从事全球价值链中的一些 低附加值部分。 。
1 全球生产网络的运行机制
1.3 全球生产网络类型-购买者驱动 • 服装品牌制造商(branded apparel manufacturers) 由于发展中国家的服装制造商能够提供更为物美价廉的服装产品,对发达 国家的服装制造商形成了极大的竞争压力,迫使它们调整自己的竞争策 略。它们纷纷在海外建立服装生产网络,向网络内的供应商提供中间投 入品如面料、纽扣等。品牌制造商往往选择在有贸易协定的邻国来进行 服装加工制造环节,因为根据区域性的贸易协定,这样的双边国家或地 区往往只对产品加工增值部分征收关税。因此,以品牌服装制造商为首 的全球服装生产网络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
2.4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影响因素
• 领导厂商战略 • 加工企业能力 • 当地环境
——政府政策 ——基础设施 ——相关产业 ——生产要素
3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机制实证分析
3.1 假设提出
• 假设H1: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对加工贸易升级有 正向直接作用。 • 假设H2:企业管理能力对加工贸易升级有正向 直接作用。 • 假设H3:国内产业配套能力对加工贸易升级有 正向直接作用。
3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机制实证分析
3.1 假设提出
• 假设H4:加工贸易出口退税政策对加工贸易升 级有直接作用,但方向不确定。 • 假设H5:国内产业配套能力对企业技术创新能 力有正向直接作用。 • 假设H6:国内产业配套能力对企业管理能力有 正向直接作用。
3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机制实证分析
3.2 工贸易升级机制结构方程模型相关变量及说明
产品升级换代 (pcg) 加工贸易企业 技术创新能力 (TIC) 研发投入强度 (rde) 研发人员比重 (rdp) 研发机构运行与技 术自给情况(rdr)
生产技术水平 (ptl)
3 加工贸易升级机制实证分析
3.2 加工贸易升级机制结构方程模型相关变量及说明
加工贸易企业 管理能力 (EMC)
国际标准认证 (isa) 先进管理方法 (amm) 管理人员文化程度 (mpe) 管理人员培训 (mpt)
1.3 全球生产网络类型-生产者驱动
领导厂商 品牌领导厂商 美国HP, Apple等 日本Sony, Toshiba等
合同制造商 美国、中国台湾企业等
分销商
主要市场: 美国,欧洲,亚 洲
来自中国台湾、韩国的 当地高层级供应商: Acer、三星等
当地低层级供应商: 来自中国、韩国、爱尔兰、新加坡、墨西哥、马来西亚、匈牙利、波兰、捷克、 罗马尼亚、印度、泰国、阿根廷、俄罗斯及世界其他地区的企业
国内产业配套能 力 (DIS)
国内可供原材料 零部件的重要性 (dpi) 国内可供原材料 零部件的性价比 (dpq)
加工贸易政策 (POL)
出口退税率 (tax)
3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机制实证分析
3.3 加工贸易升级机制结构方程模型
1 全球生产网络的运行机制
1.2
全球生产网络的结构与分工
总附加值: 100美元 领导厂商: 60美元 利润: 15美元 工资: 45美元 高层级供应商: 30美元 利润: 12美元 工资: 18美元 低层级供应商: 10美元 利润:8美元 工资:2美元
高层级 领导 价值链环节
附加值 研发 关键 零部件 一般 零部件 品牌
1.3 全球生产网络类型-购买者驱动 • 服装零售商 在以前,零售商是服装制造商的主要客户,但后来逐渐成为他们 的竞争者。由于消费者对产品日益挑剔,零售商更多转向直接进 口。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很多零售商开始销售自有品牌(店铺 品牌)服装,从而与国内服装品牌营销商和品牌制造商形成了直 接竞争。零售商的产品价格比起竞争者更便宜,但由于可以省去 一些中间环节费用,因而比原来获利更多。零售商也承担更多的 职能,诸如产品设计、面料选择及服装制作或转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