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校文化的课程建设

学校文化的课程建设

JIAOYUDUANLUN 教育短论丨教师版
.-y
学校文化的课程建设
顾秀
【柳荫中学校,重庆北碚40〇715】
【摘要】什么是学校文化?教师和学生所共有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仪式、风俗习惯、舆
论、建筑、环境和服装等。

想要改变学生不爱学习的情况,最直接的途径是改变教师的思维方式,而最为有力的
途径无疑就是重建学校的文化。

【关键词】阅读能力;创造环境;主题活动
什么是学校文化?教师和学生所共有的价值观念 思维方式、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仪式、风俗习惯、舆论、建筑、环境和服装等。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为什么我们总是念叨课程改革难以推 进?为什么我们的学生不爱学习?我想要想改变这种 状况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改变站在讲台上的那个人,改变的他们的思维方式,而改变教师的思维方式最为有 力的途径无疑就是重建学校文化。

要重建学校文化,首先我们应该觉察自己学校教 师和学生所拥有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其次自己学校 文化和其他文化相比有什么不同、优势和劣势自己学 校现有文化所根基的社会现实和学校现实,包括我们 的制度根源、组织根源是什么?自己学校的现有文化 进化的可能性和方向。

我们要成功重建学校文化就要 求全体老师能理解文化,提高对学校文化的敏感性。

能够学习他者,提高自己对学校文化的认识。

能够逆 向思维,深人理解文化形成的根源。

能够开阔视野,丰富文化发展的可能性。

能够借助外脑,提高学校文化 发展的品味。

重庆市正大力发展特色项目学校的创 办,那学校文化首先就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特色定位,以此为中心进行辐射。

学校文化中教育理念、教育愿景、校训、校风、教风和学风与特色定位是相辅相成。

教育理念是一个学 校文化的核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就不赘述。

一旦理 念形成学校就应该清楚地向教师阐明学校文化的核 心理念,学校所有的决策都围绕着核心理念来展开,通过讨论、反思、模式、榜样和实践共同体让师生参与 到核心理念的建设中来,最终落脚到把理念贯彻到课 程与教学之中。

其次做好学校课程建设也是重建学校 文化的另一重要途径。

对学校课程进行全面整理,包括各种活动、小课程等等就是所谓的整体课程规划,根据学校的特色项目开展学校的特色课程建设和特 色教学建设:从理念出发,对现有课程进行全面审视,看看每门课程离理念有多远,并进行分门别类;从理 念出发,看看还需要开发什么课程?还是该对哪些课 程展开进一步的改造?从理念出发,把课程分出版块,按照一定的学术理论和逻辑体系构成学校的课程系 统。

我们的课程规划一定要做充分的准备,要有好的 预估和评估,不能因为体系过于庞大,特色难以凸显 或者现有的资源并不能满足理念的要求等系列问题 导致我们的规划无法实施或效果未达到预期的值。

比如以某学校为例,我们进行总体课程规划,坚守学科本位,追求文科教学方式变革,探索提升学生 学科核心素养的良好途径。

教学过程集约、简洁、高效,凸显“孩子本位”,关注核心素养,主张在自主合作 探究中释放主体动能,从而达成有效学习。

“柳之柔”课程“问题导学”研究。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基于“问题学习”理论开展自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发现、交流、讨论、解决问题,经历学习问题生成、探究,再生成、再探究,螺旋上升的学习过程;主动参与学科课程建构,促进“课程”与“教学”自然融合,追求“课程发展孩子,孩子建构课程”的理想效果。

“柳之美”课程“主题活 动”研究。

开设综合实践课,引导学生玩中学、学中玩。

开展“认一认”“养一养”“种一种”实践活动,“实践出 真知”,让学生体验“农夫的生活”,养成“科学的头 脑”。

学校文化建设是继承和创新的统一,是全校师生 长期教育实践的结果。

谢羿老师说过,学校文化是影 响学校教和学的重要因素,也是学校整体发展的重要 标志。

【参考文献】
[1]刘继忠.创新人才培养的学校文化和课程建设的思考[J].基础
教育参考,2008(1).
[圆]张明凤.融合、互动、生长——浅谈学校文化与课程建设[J].阅读(教学研究版),2017(5).
-15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