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平房油田大一块开发效果分析
摘要:通过对大平房油田大一块的主要生产区块开发效果进行分析,从生产实践中总结经验,以完善注水为手段,结合目前存在问题及潜力,寻找剩余油潜力,加强长停井复产工作及对干层、水层、未解释层进行再认识,改善区块开发效果,提高区块采收率。
关键词:注采关系油田开发挖潜效果
1 油藏地质概况
大平房油田地处辽宁省大洼县平安农场境内,是辽河断陷南部荣兴屯-大平房断陷背斜内的局部构造,探明含油面积 5.8km2,石油地质储量1005×104t,储量全部动用。
主力生产区块是大1块,含油面积2.04km2,地质储量为632.7×104t。
该块物性一般,属于中孔隙度、中-低渗透率的范畴,主要开发层位为东营组,沙一段次之。
油气在平面上主要分布于构造主体部位,构造高部位比较富集,火山岩相对不发育的区块和层位较富集;纵向上,从沙一段到东三段都有较好的油气显示,主要含油层系为东三段下部和沙一段。
2 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2.1 受地下复杂构造条件限制,断块注水效果不明显
大1块共有18口水井,目前只有11口水井实施了分注,其他大段
合注,由于多层系开采,油井较注后层间矛盾突出,造成吸水不平衡。
因为长期遵循着由下到上、层间接替的方针,导致油井转注后,注采层位不对应,造成部分水井注不进,水驱程度低。
同时,大平房油田一直采用边部注水开发,时间较长,累注较多,一些边缘井组受效明显;内部注水时间较短,累注少,主要用来弥补地层亏空,油田注水效果不显著。
2.2 措施效果越来越差,可供选择的剩余层越来越少
经过多年的深入挖潜,剩余层越来越少,2008年以来大平房油田无新井投产,油气开发主要依靠老井措施,目前大部分油井生产井段在1300m左右,剩下的层较浅、测井曲线指标显示不好,还有部分井已无层可调。
2.3 长停井、套破井较多,储层流体变化及井下作业工序复杂
现在恢复关和高含水关井的较多,由于生产方式、生产制度不合理、出砂等,致使套管极容易变形或错断,使油气水关系及井下状况非常复杂,造成地质分析研究困难及作业工序复杂程度成倍增加。
3 挖潜效果分析
3.1 充分利用动态监测资料及时调整注采动态
大平房油田属于稀油藏注水开发,稳油控水有一定难度,且该油田
受构造、岩性双重控制,油层多、发育薄,井间油水关系复杂,造成注入水、底水、边水相混采难以区分。
针对这些问题,通过加强动态监测,充分运用示踪剂、吸水剖面、水性等监测资料分析研究油水运动规律和水淹规律,指导动态调整。
对大13井组(11-13、11-15、10-015、11-014)实施了全程75天的监测,应用硫氢酸铵示踪剂,同期对大12-12(11-13、11-013、12-11)井组也应用碘化钠示踪剂进行监测,通过分析认为大13井组四口井为单向连通受效井,其中大11-13井为双向连通受效井,大13井组与大12-12井组注水存在相互干扰现象。
而且大13井组与大12-12井组主要向区块的西北部方向推进波及,大12-12井组要比大13井组效果好。
从这两个井组可以看出,整个区块储层的平面非均质性较强,对整个井组注水开发存在影响。
这就需要加强动态监测,搞好资料录取,提高注入水的平面波及程度,控制程度与动用程度。
在注好水、注够水的同时,控制油藏的含水上升速度,保持油田的长期稳产,为今后两年的注水工作指明方向。
3.2 对措施见效井进行拓展寻找剩余油
对措施见效的邻井进行普查,通过与见效井的放射性曲线、录井综合曲线、回放曲线等测井曲线进行综合分析、对比,寻找剩余油,例如大11-019井,我们对该井的邻井进行普查,发现大12-119该层位未射,于6月实施措施,开井后日产气10000m3左右,目前下泵生产,日产油3.2t、日产气1012m3。
3.3 利用水淹图寻找剩余油及水层再认识
针对大平房油田全面注水,地层亏空达-48.34,平均含水在62.5%左右,因此我们着手绘制了水淹图,利用水淹图挖潜剩余油及水层认识。
例如大11-12井,该井D31-2在未淹区,该层位50、54-55测井解释为水层,根据水淹图认为该层是低油,
3.4 加强三老资料复查恢复长停井
在长停井恢复方面,我们通过详细、深入的地质分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比较典型的是大11-019井,该井长期关井恢复,我们将电测曲线、历年生产数据、邻井生产情况、连通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提出补层合采措施,5月份实施后初期日产油20t,1个月累产油351t。
还有大气1是计关井,通过查该井静态资料、动态资料分析,认为该井生产井段已无潜力,经过仔细查对地质资料,该井21号层测井曲线显示较好,潜力应该很好,1月份实施后初期日产油4.5t,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4 结论
(1)针对注水井对应油井没有射开的层位进行补层生产,提高水驱效率,最大限度减少储量损失。
针对生产层位没有对应注水的油井,优选井号补层转注,使油井由单向受效转为多向受效,提高液量,从而提
高产量。
(2)对长停井和报废井继续进行复查,找出了部分潜力井,进行论证并与地质和工艺结合,提高油井利用率。
(3)根据水淹图、连通图,对每个注水井组进行注水效果分析,寻找剩余油。
参考文献
[1]砂岩油田开发地质研究内容与方法,2001年8月出版.
[2]改善高含水期油田注水开发效果,1993年10月出版.
[3]辽河油田注水开发油田产液量变化规律认识,特种油气藏,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