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油藏动态分析培训

油藏动态分析培训


大规模井网调整(加密、转注)前
油田稳产阶段结束,进入递减阶段前
分析的目标:
制定不同开采阶段的技术政策界限 为编制油田开发规划提供依据 为编制油田调整方案提供技术参数
一、动态分析的概念和原理
内容规范
分析注采系统的适应性
阶 段 动 态 分 析 的 重 点 评价储量动用的潜力
评价重大调整方案和增产措施的效果
原井网控制不住的油层 严重层间干扰,造成动用程度差或基本未动用的差油层
原开发井未射开的薄油层
一、动态分析的概念和原理
基于动态分析的开发调整策略 调整注水方式:
边外注水和边缘注水调整为油田内部注水 内部注水切割较宽的调整为小切割区 行列注水调整为面积注水,辅以点状注水强化开采 局部调整注采量,使水线均匀,提高注水波及效率 实施间歇注水,利用毛管压力吸水排油 利用聚合物等工作介质调整吸水剖面 转换油井及注水井的井别,改变液流方向
评价现有工艺技术的适应程度
评价开发项目的经济效益
进行油藏综合开采潜力评价
一、动态分析的概念和原理
目的与意义
主要方法
内容规范
信息管理模式
基于动态分析的开发调整策略
一、动态分析的概念和原理
信息管理模式 数据获取模式
数据计划
数据目的 谁是用户 数据类型 数据数量 成本及费用 何时需要 谁是执行人
一、动态分析的概念和原理
内容规范
分析注采比与压力水平的关系,评价注采井数的合理性
分析能量利用情况,评价能量的保持是否合理 年 度 动 态 分 析 的 重 点 分析注水见效的方向、分层增产效果,各层吸水量变化 年度含水率、含水上升,评价各种驱动指数及注水见效程度 分析注入水纵向及平面的波及程度,分析水洗状况
单 井 产 能 评 价
生 产 动 态 Biblioteka 测应 用 层 决 策 层
应用软件
储层岩石
流体相态
生产动态
油藏工程师
地面工程
成本费用
动态监测
生产措施决策
一、动态分析的概念和原理
目的与意义
主要方法
内容规范
信息管理模式
基于动态分析的开发调整策略
一、动态分析的概念和原理
基于动态分析的开发调整策略
动态分析表明,原方案与实际生产出入较大,采速和产量设 计过高或过低,需对原设计作调整和改动,甚至重新设计 什 么 时 候 做 调 整 ?
新方法
新模型 新软件
地质-工程-经济一体化分析模式,以技术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目标
综合数值模拟技术(储层变形-完井方式-油藏动态-采油工程)
二、动态分析的前沿新技术
完善的模型 减少假设,尽量考虑真实流动过程 非牛顿流体渗流(粘度流速、启动压力梯度) 非线性渗流(流速流压梯度n) 物理化学渗流(措施改造、三次采油) 非等温渗流(热采) 流固耦合(应力-应变-破坏,固体颗粒参与流动) 复杂结构井,井筒内的非等质量流动
一、动态分析的概念和原理
基于动态分析的开发调整策略
通过注采井别、注采量的调整,提高水动力学完善性
通过增产措施,改善井底附近渗流阻力,解除污染 调 整 措 施
调整产出剖面和吸水剖面,对油井的出水层实施封堵
改变油井、注水井工作方式及工作制度 调整注采层,实施同井分注或同井分采等采油工艺措施 钻加密井:
评价、降低地质不确定性 动态监测 为技术管理提供指导原则 为生产管理提供政策依据 理论模型 经验公式 生产 动态 分析 计算各个阶段的单井产能 评价动态储量及储量动用 动态数据库 为生产安全措施提供依据 评价生产调控措施的效果 提 高 开 发 效 果
一、动态分析的概念和原理
目的与意义 (5)动态分析的阶段任务
一、动态分析的概念和原理
基于动态分析的开发调整策略
(1)分析油藏的分层动用状况,评价开发效果
(2)利用生产历史动态资料,对地质模型进行再认识和调 整,描述各类油砂体剩余油饱和度分布 工 作 步 骤 (3)以提高储量动用程度为目标,设计相应的方案来实现 保持油田稳产的注采系统和压力系统 (4)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通过拟合生产史校核地质模 型,并预测调整后的开发指标,评价调整措施的效果 (5)计算技术经济指标,进行不确定性分析,优选方案 (6)制定开发调整实施方案
月/季生产动态分析 动 态 分 析 的 阶 段 类 型
年度开发动态分析
全面系统进行年度油藏动态分析, 搞清油藏动态变化规律,为编制第 二年的配产、配注和调整部署提供 可靠依据
根据开发中所反映出的问题,进行 专题分析研究,为制订不同开发阶 段的技术政策界限、综合调整和编 制开发规划提供依据
阶段开发动态分析
注意数据采集时机的把握,避免获取的数据无效或受干扰过多
多源数据的分析、解释技术(满足一致性)
一、动态分析的概念和原理
信息管理模式
开 发 地 质 工 具 储 层 物 性 评 价 储 量 动 用 评 价 数据源
数字 油田
开 发 效 果 评 估 增 产 措 施 建 议 经 济 效 益 评 价
数 据 层
射 孔
剥蚀 剥蚀 侵蚀
塑性带
二、动态分析的前沿新技术
先进的分析工具 智能数据库技术 多专业、多学科数据集成、共享 数据有效性、一致性的智能筛选 数据库与工程-经济分析的一体化 提高动态分析的工作效率和准确程度 大型仿真物理模拟装置 水电相似模拟、多孔介质渗流模拟 可视化监测流体分布与流动动态 深入认识流动机理、规律与流动的影响因素
3. 用数理统计法、最小二乘法、灰色理论等加工相应信息
4. 得到一致性程度较高的经验公式 5. 用经验公式预测油藏的未来动态
经验公式法的特点
不用去研究油藏内部复杂的渗流过程 在一定阶段内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无法完全、细致地揭示油藏内的渗流机理
公式的时间适用范围窄,需要及时校正、检验
一、动态分析的概念和原理
上产期
产能评价
稳产期
复核产能、储量
递减期
评价储量动用程度
递减规律分析 复核水体能量 计算经济极限产量 评价经济效益 评价增产措施效果 生产异常分析
评价岩心的五敏
计算井控储量 评价产量影响因素
评价地层连通性
分析地层流体分布 优化单井配产
分析合理生产压差
二、动态分析的前沿新技术
压力监测技术 (1)井下压力计 工作特点
从井口下入仪器直接测试井底温度、压力,通过电缆传输信号 不受井筒温度影响,符合等温过程,不需折算,数据可靠
井身结构和管柱的复杂程度对井下压力计测试过程有风险
对井口的压力密封工艺要求高 对井下电缆的防腐工艺要求高,耐温耐压耐腐蚀
数据采集
采集方法 采集地点 采集过程 采集频率 精度要求 误差校核 异常数据
数据筛选
可靠性 多源数据 有效性
动态分析
数据解释 一致性分析 开采效果评价 措施评价 储层评价 开发效果预测 经济效益评估
技术关键:
数据采集与生产的协调(以不影响生产为原则) 注意数据采集的先后秩序(节省工序、环节)
油藏工程、测井、试井多种成熟技术 → 相互验证,提高精度
理论模型,计算机软件 → 提高工作效率
(3)达到什么目的?
认识油藏渗流规律,预测油藏未来开发趋势 抓住影响规律的主要矛盾,制定有效的开发决策
改善开发效果,提高油藏采收率
一、动态分析的概念和原理
目的与意义
(4)实现目的的途径
数值模拟-考虑因素最全,但需要的参数也最多 物质平衡-O维模型,计算油藏的平均指标 经验公式-计算油藏平均指标,精度依赖于回归的数据点 产量递减分析 水驱特征曲线分析
一、动态分析的概念和原理
主要方法 (2)最快速、适用的方法:矿场经验公式法 步骤
1. 全面收集、整理生产动态数据 2. 分析人为干扰因素,鉴别其中能反映油藏生产规律的数据
地层能量的利用状况 单井合理配产
流体性质变化分析
评价水体能量 评价措施效果
生产异常分析
开采的不均衡状况
一、动态分析的概念和原理
目的与意义
主要方法
内容规范
信息管理模式
基于动态分析的开发调整策略
一、动态分析的概念和原理
主要方法 (1)动态分析的主要方法
渗流力学-单相渗流为主的试井理论,适用于油田开发早期
储层流体性质随开采(压力、温度)而改变 开采阶段及开采工艺的改变都要影响开发动态 存在地质及工艺的不确定因素及风险因素
一、动态分析的概念和原理
目的与意义
主要方法
内容规范
信息管理模式
基于动态分析的开发调整策略
一、动态分析的概念和原理
内容规范 通过动态监测数据,分析目前地层 压力和含水变化对生产的影响,提 出保持高产、稳产及改善生产状况 所要采取的基本措施
改变开采方式,由靠天然能量开采调整为人工注水、注气, 由自喷采油转变为机抽等 开发政策整体调整,比如对原油生产的需要增加,要求油田 提高采速,增加产量,提高注采强度和井网加密 需要采取增产措施,增加产量,提高储量动用程度,改善油 田开发效果,延长油田稳产和减缓油田产量递减
提高采收率,对油田进行强化采油,包括采用各种物理、化 学、生物方法、热采、钻调整井等
一、动态分析的概念和原理
目的与意义
主要方法
内容规范
信息管理模式
基于动态分析的开发调整策略
一、动态分析的概念和原理
目的与意义 (1)为什么要做动态分析? 油藏深埋地下,黑箱-灰箱问题,只能根据数据来间接把握,静 (地震、测井、取心)动态(测试、日报)结合来认识油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