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案与色彩12民族图形
民族图形共通性的特征是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与民族文 化的变迁有着紧密联系,其形成主要取决三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民族文化、民族艺术的产生与发展,有一个同源异流的 现象。 二是:人类的文化是在交流整合的基础上变化发展的,从而使各 民族保存有相互认同的文化成分。
三是:民族文化艺术的创造与诞生具有相似性,处于不同地域、 不相往来的民族,常常因生存的需要,受类似物象的启发而创造出 相似的文化形态。
丽江的纳西族民居房屋山墙两侧的脊梁端口悬挂有鱼形木板,俗称 悬鱼。作为纳西族民居不可缺少的建筑构件,其蕴含多种象征意义,
它不仅包含了某个时 代的哲学认识、宗教观 念和思维方式,而且承 载了史前文化到文明时 代若干历史阶段的哲学 认识、宗教观念和思维 方式。是多种文化意义 的象征。生殖繁衍的象 征;廉洁正直的象征; 五行学说的象征;祈福 致裕和年年有余的象征。
黄河上游彩陶蛙纹
•
彝族服饰和吞口中有 多样的虎图形、虎纹饰, 彝族史诗《铜鼓传》说: 彝族以虎为族徽,彝家老 祖先,就是虎族人。彝家 虎族人,供奉虎图腾。虎 图形的创造,也与彝族虎 文化的彰显有着密切关系。
云南楚雄彝族虎舞
产丽 生江 与东 文巴 化图 主画 旨的 的源 传起 达与 有传 不承 可也 分说 割明 的了 关图 系形 。的
如多个民族有太阳 神崇拜,并创造了多 样化的太阳纹
西南地区铜鼓
古滇民族青铜器
白族瓦当
4、民族图形的地域性特征
• 民族图形的地域性特征往往与民族文化的独特性特征构成合体,地 域性决定了独特性,独特性表现了地域性。
•
不同民族会创造形成不同的文化体系,同样会创造出不同于其他民 族的艺术形态。
•
滇川交界泸沽湖畔的摩梭人 生活在气候寒冷的格姆女神山 下,保持了母系大家庭的火塘 文化,形成了供奉火塘的习俗, 于是有了“冉巴拉(火塘神)” 的精彩图形。
• 早在原始文化初创时期与原始图形 • 人类童年时期刻画的岩画已成为图形的始祖 • 新石器时代创作的彩陶图形 如远古人类对生命的关注,对生殖的崇拜,对生命的思考, 引发了鱼图形和羽人图形的创造和延袭,许多先民居住地的岩 画艺术都有鱼形、羽人形,云南沧源和丘北的岩画、内蒙古阴 山岩画、四川珙县岩画都有类似的图形。
•
1、神话史诗传唱传承图形
•
•
在部落、氏族、民族文化的发展形态中,关于本族神话史诗的传唱是最 为重要的文化形式和内容。
神话史诗的传唱中,一般都有祖先崇拜、图腾崇拜、英雄崇拜的历史传 说,也有对崇拜形象的文化意义解释,即以抽象语言的形式注释崇拜的具体 形象,使民族图形得以在本民族中广泛传播。
2、生活生产器物为载体传承图形
藏族手工艺师制作的陶壶
藏族手工艺师制作的陶壶
•
如香格里拉尼西乡是著名的藏族黑陶 手工艺制作村落,有数百年的黑陶制作历 史,当地黑陶制作大师孙诺七林是国家确 认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他制作的黑陶类 型有壶、水盆、火盆、锅、杯、盘和多种 工艺品,器皿上掐制有鱼、莲、梅花、牛、 龙、麒麟、藏八宝等图形,成为滇川藏的 多个民族喜爱的生活用具,北京、上海、 广东、昆明、美国、日本的游客尤爱购买, 藏式吉祥图形因此流传国内。
摩梭人的火塘神牌
5、民族图形的象征性特征
民族图形具有文化象征意义,是民族图形产生和存在的价值所在。
这在原始文化创始时期和民族图形传承的过程中,是极为普遍的视觉传 达方式,也是民族图形固有的表现手法和特征。
彩陶时期的鱼崇拜到封建时期汉民族的建筑悬鱼文化,直到今天,丽 江世界文化遗产地纳西族保留的悬鱼文化,对民族图形的象征特性是最好 的注释。
•
•
可以说,历史上的各部族、氏族、民族的族徽、图腾就是其哲学观念的 图形化。
古滇国铜鼓上的太阳纹和羽人
•二、民族图形的传承
• 民族图形的创造、发展、演变是一个世代积累和历代相传 的历史进程,以多种方式传递和保存民族图形。 民族神话、史诗传唱,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讲述了图形的 形态和意义;图形以多种生活生产器物为载体得以稳定流传; 图形在宗教信仰活动仪式中传播;在民族民间习俗中传扬;图 形在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创造中承袭;在民族文化学堂中授课传 习。
哈 尼 族 服 饰
纳 西 族 头 饰
1、审美情趣与图形的起源
研究人类学或艺术人类学的学者通过观察动物习性与原始部落人群习性, 都希望以美来表现自我,体现自我存在的价值,获得异性的注意并被异性接 纳,这是动物和人类先民具有的审美情趣的本能。
由于这种内在的审美情趣的本能的冲动,往往促使人类先民有了美化自 身的行为表现
• 以物载形,传达民族的审美情趣,这是民族图形装饰固有的装饰功能, 古今中外的文物遗迹上均刻有浓墨重彩或淡雅娟秀的各种图形。
青 铜 鼎 上 的 饕 餮
清代青花盘上的龙形
3、以宗教活动传承图形
•
宗教信仰、宗教活动、宗教行为是部落、氏族、民族文化 中的重要形态,民族文化、艺术图形与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 系,图形的起源与人的宗教思考有直接联系,而图形的传承也 在宗教活动中进行,这是各个民族在宗教活动中表现出的普遍 现象。
白族山墙的装饰图
藏族木柜上的装饰图
第二节 民族图形的源流
• 一、民族图形的起源
民族图形的起源,是艺术史、艺术理论研究的重要命题,艺术界通过长 期研究,一般认为民族图形起源与古代先民的图腾信仰、装饰审美、哲学观 念的认识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
民族图形的起源应该综合的从多个层面去认识,即民族图形是在特定的 时空环境和特定的认知条件下,远古先民及古代民族为传达其审美情趣、文化 主旨、哲学观念而逐渐在其生活生产发展过程中创造形成的。
云南丘北壁画
云南沧源崖画 内蒙古阴山壁画
•
而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 上,则描绘有更精彩的鱼形, 如西安半坡的人面鱼形,甘 肃马家窑、齐家窑彩陶的多 姿鱼形,由此辐射影响下发 展的鱼形,则形成了中国多 民族接受和传承的文化内容 之一。
半坡彩陶
•
明代以后,悬鱼文化又影响着云 南丽江纳西族的建筑文化,成为纳 西族文化的一部分。直至今天,悬 鱼图形已成了纳西族民居的文化标 识。
壮族
藏族
彝族
白族
花腰傣
2、民族图形的解释
寻胜兰先生著了《新民族图形》:“民族图形意指涉及人物、动物、植 物、器物、景物、观念等经过绘、描、刻、印等方法产生的本土性的民族艺 术图形。”
民族图形是各民族在特定的时空环境和认知方式下,为传达民族的审美 情趣、文化主旨和哲学观念,借助一定的载体,以工艺美术的手法表现人物、 动物、植物、器物、景物、天象、神话、宗教、意念等的图画形态。
图案与色彩
2015年12月
专题5:民族图案与服饰
学习和研究民族图案的意义
• 1.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鲁迅、张艺谋等 • 2.民族图案被广泛应用于传统纺织品中 • 3.民族图案是一个无穷的宝库,具有借鉴意义
目录
• • • • 1.民族图案的特征 2.民族图案的种类和起源 3.民族图案的变异 4.民族图案的应用
丽江悬鱼
2、民族图形的时代特征
由此而说,民族图形是在民族历史过程中形成,随民族的历史变迁而发展 演变,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由民族延续传承。
民族图形为时代需求而存在,时代发展推动民族图形的变化,民族图 形变化 镌刻着时代的精神,由此镕铸了民族图形的鲜明的时代特征。
•
远在石器时代,原始文化背景下生存的多个区域的先民,以龙为图腾,龙形 多样,简扑古拙,充满先民文化草创的韵味。
王充在《论衡·龙虚篇》中说龙角似鹿,头似蛇,眼似鬼,颈似蛇,腹似蜃, 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以汉代真命天子和神授君权观念改造的 龙形,伴随封建社会的王朝更迭,直到明清时代进入衰微。
•
红山文化玉龙
战国时期的龙
•
•
可以说许多民族图形是源远流长,同源异流,形成历朝有变化,历代有差 异的图形变迁现象。
龙 是中华文化的象征,也是中华文化的纽带,龙可以视为中华民族的经 典图形,但龙图形自诞生后,在时代的变迁中不断变形换意,而历次图形的 嬗变都与时代精神的脉理相关。
清 代 缸 上 的 龙
清代笔洗上的龙
清 代 青 花 龙 纹 玲 珑 盘
元代梅瓶上的龙
3、民族图形的共通性特点
各民族的图形一般都镌刻有本民族的文化特点,多个民族对一些图形抱有 文化认同态度,在现实生活和民族传统中都予以接受并传承,没有排他的意 念和行为,从而出现一些图形成为多个民族甚至各民族共同通用的视觉符号。
喇嘛制作的酥油花
图形在民俗活动中的地位,以及其本身具有的民俗文化指向作 用,使图形在民俗活动的过程中得到最好的传承。
彝族服饰
5、工艺美术创作传承图形
•
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创造者往往是 民族工艺美术传承的重要源头,也 是民族图形传承的重要节点,许多 民族传统的图形都保存在他们的脑 中,并通过他们掌握的特定的工艺 表现出来。
喇嘛制作坛城
摩梭人缝挂经幡
丽江摩梭人虔城信仰藏传佛教,一年当中有许多次大型宗教活动, 农历6月初在泸沽湖里务比岛的寺院中举办“敬斋忌言”法会,僧人都 要制作“坛城”、“酥油花”、“面偶”等宗教艺术品,“坛 城”“酥油花”“面偶”的艺术图形也就因法会年年相传。
4、民族民间习俗传承图形
• 民族民间习俗是人类社会与生俱来的文化 形态,千百年来在民族民间代代相传的文化 现象,民族文化的展示凝结、认同传承都通 过多种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得以实现。
新石器时期的斜纹尖底瓶
对美的追求是人的本能冲动,也是人对自然环境美的认识的 升华。
•
新石器晚期出现的马家窑彩陶是黄河上游的精典装饰器物,其彩陶纹饰 丰富多样,出现了鲵鱼图纹、变体鸟纹、鱼图纹、蛙图纹、蝌蚪纹、水波纹、 旋涡纹、圆圈纹、桃形纹、草叶纹、多层三角纹等。
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的彩陶
•
器物上的图形装饰艺术提升了器物的文化价值,丰富美化了民族的生活 内容,也体现了图形的装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