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名校初中五校联考2022届语文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所谓996,是指工作从早上9点到晚上9点,一周工作6天,代表着中国互联网企业盛行的加班文化。
我国《劳动法》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第四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根据上述规定,若公司强制实行996工作制度是违反法律规定的。
对于违反法律规定强制要求的加班,劳动者有权拒绝。
张耀律师表示,若是单位安排员工延长工作时间的,属于法律意义上的加班,单位应当根据法律规定支付加班费或予以调休;但若员工出于自愿加班的,不属于法律意义的加班,单位也无需支付加班费。
如果企业利用鼓励的模式变相强制要求员工加班,比如公司因员工拒绝加班而对员工降职、降薪、处罚、辞退的,员工可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从政府的角度来说,必须高度重视劳动法律法规的完善,尽快构建起法治维权的法律体系,重点治理各种形式的“隐性强迫”加班现象。
———新华网4.16材料二我们的企业不仅要依靠员工的汗水,更要激发员工的灵感;崇尚奋斗、崇尚劳动不等于强制加班。
苦干是奋斗,巧干也是奋斗;延长工时是奋斗,提高效率也是奋斗。
因此,不能给反对996的员工贴上“混日子”“不奋斗”的道德标签,而应该正视他们的真实诉求。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很多企业都面临生存考验,强制推行996,不仅解决不了企业管理中的难题,也会助长“磨洋工”的顽疾。
从企业家角度来看,他们身上的极限奋斗精神是可贵的,但要考虑到普通员工的位置不同,强制灌输996的加班文化,不仅体现了企业管理者的傲慢,也不实际、不公平。
事实上,这涉及到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如何才能最大限度激励员工的积极性? 把加班长短作为激励手段,这肯定是最简便易行的方法,但显然不是最有效的方法。
企业不仅要让员工更努力地工作,更要激发员工更高效地工作;不仅要靠加班工资的激励,更要让家人的陪伴、身体的健康、意义的饱满也成为工作的奖赏。
只有那些能够做好平衡兼顾的企业,才能顺应时代的变化、获得可持续的竞争力。
———人民日报4.16材料三《中国互联网企业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北京财经4.13材料四国家还处于发展中阶段,仍然需要劳动者的奋斗与拼搏。
正是中国人的勤劳与奋斗,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推动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
奋斗与拼搏,仍将是我们这个快速前进社会的主题词。
而996的讨论则启示我们:未来中国的活力,将来自于快乐地去劳动,让劳动者创新创造的源泉充分涌流。
人们对“美好生活”有了更高的诉求,不再是温饱时期的拼命工作赚钱,而是需要在工作之外获得更多价值,发现兴趣、陪伴家人、寻找意义。
因此,正确打开996话题的方式,不是要不要奋斗拼搏,而是如何更好地去奋斗拼搏。
按照“效率工资理论”的观点,员工工资水平越高,他们的生产就越有效率,忠诚度也会大幅提高。
当然,员工也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权益,注重工作家庭生活的平衡。
如此,劳动者更高质量就业和体面就业的目标,才能顺利实现。
———人民日报4.15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996工作制代表着中国互联网企业盛行的加班文化,这种工作制工作时间超过了《劳动法》规定的正常工作时间。
B.人们现在需要在工作之外获得更多价值,对“美好生活”有了更高的诉求,期望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和体面就业的目标。
C.当劳动者被企业要求延长工作时间时,这属于法律意义上的加班,劳动者应得到相应的加班费或调休,企业不能利用鼓励的模式强行推行996工作制。
D.如果企业在管理过程中能做好平衡兼顾,让员工能兼顾工作和休息,就能顺应时代变化,获得可持续的竞争力。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反对996工作制的员工并不等同于不奋斗的人,崇尚奋斗,崇尚劳动应提高工作效率,而不是一味地强制要求加班。
B.材料三中显示中国互联网企业中,国有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加起来占比不足一成,民营企业占比最高,所以996工作制在民营企业中最盛行。
C.企业管理者强制灌输996的加班文化,体现了管理者的傲慢,管理者应思考怎样最有效地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D.中国人的勤劳与奋斗,加快了中国工业化进程,新时代使劳动者快乐地劳动,有助于激发未来中国的活力。
3)材料一、二、四中,都报道了996工作制,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新梅花岭记鲍昌“骑鹤下扬州”的梦终于实现了。
友人相伴,游了纤秀的瘦西湖,登了开敞的平山堂,闻了个园的桂香,掬了何园的池水;傻里傻气的,我还要寻觅当年的二十四桥以及杜牧才子咏唱的“春风十里扬州路”,幻想有多少娉娉袅袅的女儿卷起珠帘呢!却归于了虚。
再加之停留的时日太短,真令人有王渔洋“衣香人影太匆匆”之感,憾哉!游踪所及,发现现实的扬州与我想象的有差距。
原来我的脑子里盛满了绿杨明月,玉树琼花;隋炀帝的楼船箫鼓,仿佛还隐约地在耳边回响。
谁知现在拓宽了几条马路,修建起若干洋楼,有的中不中,西不西,恰似女儿家衣霓裳而裤牛仔,令人大无可奈何也。
最有趣者,刚听了一段评书,立即被高分贝的迪斯科音乐震得差点休克;刚在中午品尝了鲥鱼,又在晚间大啖西点。
于是我不再去想扬雄的《扬州箴》,也不再去想姜夔的《扬州慢》。
我觉得,扬州变了,变得难以识认。
它的古都风韵,一如真正的《广陵散》琴曲,似乎永远失传了。
扬州给我以深刻印象者,惟史可法祠墓乎?史可法为明末抗清英雄,原为南明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故又称史阁部。
1645年,清豫亲王多铎率军南下,史可法自请督师,死守扬州。
城破被执,大骂多铎而英勇就义。
尸骸不可得,其义子葬其衣冠于广储门外梅花岭上。
而清兵遂大肆屠杀十天,是为“扬州十日”。
首恶者,即豫亲王多铎也。
我奇怪近日来播映的电视剧《荒唐王爷》,精心美化了多铎这一血污满身的刽子手,其事要比“荒唐王爷”还要荒唐了。
我自信不是狭隘民族主义者,深知今日之中华民族,系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
各民族间的历史纷争,大都可以不再计较。
但是,征伐守卫之间,总还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
若夫“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征伐者杀得血流飘杵,无辜者,靡有孑遗,善恶在其申是分明的。
固然,史可法并非完人,多铎亦未全泯人性,只是扬州之役,一为英雄,一为屠夫,则是不容争辩的。
今吏可法祠墓在扬州博物馆内,祠墓相连,均南向。
墓门内为飨堂,堂前有银杏二,绿影拂墙,极是幽静。
坟之四周杂植松柏,院墙外即梅花岭土阜。
岭后有遗墨厅,厅内壁上嵌有史公遗书石刻。
祠墓东南,尚有桂花厅、牡丹阁、芍药亭等,这岂是后人以国色天香,恒为史公馨祝耶?祠墓内楹联甚夥,多名作。
如严保庸联:“生自有来文信国,死而后已武乡侯。
”吴大澈联:“何处吊公魂?看十里平山,空余蔓草;到来怜我晚,只二分明月,曾照梅花。
”朱武章联:“时局类残棋,杨柳城边悬落日;衣冠一抔土,梅花冷艳伴孤忠。
”均有血有泪,凄恻感人。
史可法殉国百年后,清初学者全祖望有《梅花岭记》之作,备言史可法“其气浩然,常留天地之间”。
我为之感,为之动,亦苦吟良久,成一联以献史公,并草此《新梅花岭记》。
其联语云:无力挽狂澜,忠魂一逝,泪遮去二分明月;有情萦土阜,雄魄长存,血溅开万树梅花。
(选自《鲍昌散文》,有删改)[注]《梅花岭记》是清代文学家、史学家全祖望所写的一篇散文。
文章追叙史可法在扬州抗清牺牲的经过以及他的牺牲所产生的巨大影响,热烈地歌颂了史可法慷慨死难的精神。
3)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恰似女儿家衣霓裳而裤牛仔”这一句以俏皮之语嘲讽扬州新建洋楼的不合宜,表达了作者对这类建筑风格的反感。
B.文章联想到《荒唐王爷》对多铎的美化,为引出下文“英雄”“屠夫”之议和对史公忠义的礼赞作铺垫,使文意更深入一层。
C.清代全祖望在史可法殉国百年后写了《梅花岭记》,作者有感于史公,写下了《新梅花岭记》,末尾拟一联卒章显志。
D.本文借古讽今,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语言典雅、精炼,突出了要坚守正义这一主旨。
1)文中记史可法祠墓,引用别人写的多副对联,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2)本文题为“新梅花岭记”,文章前两段却叙述游扬州的见闻感受,作者这样处理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从行文构思、情感表达两个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一种能够对疟疾提供100%防护的疟疾疫苗将首次在一项大规模临床试验中进行测试,从而研究其在真实条件下的有效性。
这项试验将于2020年初在赤道几内亚海岸外的比奥科岛实施,将有2100名年龄在2至50岁之间的受试者参与该试验。
领导这项研究的疟疾研究人员表示,这项试验的目的是提供监管机构批准该疫苗所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数据。
赤道几内亚政府和私营能源公司正在赞助这项试验。
在实验室研究中,这种名为PF的疫苗已被证明是迄今开发的最有效的疟疾疫苗,能够为健康的志愿者提供完全的保护。
疫苗的工作原理是激发对恶性疟原虫的一种免疫反应,该疫苗的独特之处在于使用整个寄生虫作为其有效成分,而大多数候选疟疾疫苗只包括少量的基因工程寄生虫蛋白。
然而为了有效性,必须通过静脉注射疫苗。
这对大规模疫苗接种行动提出了挑战,因为这是一个比通常用于其它疫苗的过程更加复杂的程序——其它疫苗注射往往需要穿透皮肤或肌肉,或采用口服的方式。
疟疾是经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
疟疾主要表现为周期性规律发作,全身发冷、发热、多汗,长期多次发作后,可引起贫血和脾肿大。
(摘编自赵熙熙《最有效疟疾疫苗将大规模测试》,《中国科学报》2019年4月19日)材料二:英媒称,将给大约36万名脆弱的非洲孩子接种世界上首种疟疾疫苗,这是一个“历史性里程碑”。
该疫苗提供对患上这种传染病的部分保护,试验显示它的预防率为四成。
疟原虫感染患者的红细胞致使其破裂,降低了红细胞的总数,从而导致疟疾贫血。
这是受感染儿童的主要死因。
而该疫苗的工作原理是,促使免疫系统攻击疟原虫。
报道称,这种疫苗已研制了30年,将给5到9个月大的儿童注射三剂,然后在孩子两岁左右时注射第四剂。
该疫苗是一种补充性疟疾控制工具,将被纳入世卫组织建议的预防疟疾措施核心方案。
这一方案还包括常规使用药浸蚊帐、室内喷洒杀虫剂以及及时开展疟疾检测和治疗。
这项疫苗计划的目标是每年给三个非洲国家的大约36万名儿童接种。
接种对象将由这些国家的卫生部门决定,以使之发挥最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