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空间分析
12
2017/9/19
数据的统计分析
1. 单个图元:线长度、两点间距离、区域 面积、区域重心等。 2. 图元的某属性项:总和、最大值、最小 值、平均值、字段在某范围内的记录数、 四则运算、函数运算等。 3. 空间量算:填、挖土方体积等。
2017/9/19
13
3 叠置分析
叠置分析是将同一地区的两组或两组以上 的要素(地图)进行叠置,产生新的特征 (新的空间图形或空间位置上的新属性的 过程)的分析方法。 地图的叠置就是将两幅或多幅地图重叠在 一起,产生新数据层和新数据层上的属性 (即提取感兴趣的数据)。
2017/9/19
7
属性数据的离散特征数
极差 离差、平均离差与离差平方和 方差与标准差 变差系数
2017/9/19
8
2.2 布尔逻辑查询
使用布尔规则对属性以及空间特征进行运 算操作来检索数据,使GIS在检索功能方面 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因为它允许用户按属 性数据和空间特性形成任意的组合条件来 查询数据:
建缓冲区可分单元素缓冲分析和多元素缓冲分析 两种。如果缓冲目标是多个点(或多个线、多个 面),则缓冲分析的结果是各单个点(线、面) 的缓冲区的合并,碰撞到一起的多边形将被合并 为一个
2017/9/19
30
4 缓冲分析
缓冲区建立方法:
依据数据结构的不同,有不同的缓冲区建立方法 基于矢量数据的缓冲区建立(以线为例)
2
2017/9/19
பைடு நூலகம்
1 空间分析的内容与步骤
内容: 属性数据的分析 条件检索、统计分析、分类与合并。 空间与属性数据的联合分析 图形和属性的相互检索,图元间关系检 索,叠置分析,缓冲区分析,网络分析等
2017/9/19
3
1. 确定分析目的和评价标准
例:建一公园进行选址(目的)标准: · 交通便利、环境优雅 · 设计成环绕一个天然小河 · 可利用面积大、少沼泽地
点对多边形叠加实质上上计算包含关系,叠加结果是一串 带有附加属性的点要素,点所在的多边形的属性被连接到 了点的属性中。 相交:落在多边形内的点要素 判别:所有点要素(落在不同多边形的结果) 相减:多边形以外的点要素
2017/9/19
22
多边形对点叠加
多变形对点的叠加结果只保留那些有点落 在上面的多边形
2017/9/19
5
2 数据检索
数据的检索可能只是单纯地针对属性数据; 也可能是单纯依据空间拓朴关系;但更多、 更有意义的情况是将空间数据与属性联合 起来实施检索。 检索对象 1. 属性数据 2. 依据空间拓朴关系 3. 联合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
2017/9/19 6
2.1 属性统计分析
1. 多边形与多边形分析:合并、相交、相 减、判别 2. 线对多边形分析:相交、判别 3. 点对多边形分析:相交、判别 4. 多边形对点分析:相减、相交 5. 点对线分析:点与线的距离
2017/9/19
18
多边形与多边形叠加
是指不同图幅或不同图层多边形要素之间的 叠置,根据两组多边形边界的交点来建立 具有多重属性的多边形,每个多边形内都 具有两个以上属性。
解释和评价结果,若不满意,返回1、2、3任一处重做。
6. 以专题地图,文字报表形式作为正式结果, 供决策用。
4
2017/9/19
1 空间分析的内容与步骤
理想状态下,空间分析功能应该独立于数 据模型。即无论是何种数据模型,都能完 成相应的空间分析功能,只不过技术路线 和速度有差异。 与栅格方式相比,矢量方式下的一些操作 比较精确和快捷,而另外一些操作则较为 复杂或要慢得多。
35
2017/9/19
5.1 网络数据模型及其基本概念
网络 网络数据模型 网线 节点 附属元素 特殊的附属元素 与中心相联系的数据 与站点相关的数据
2017/9/19 36
网络
网络是由若干线性实体互连而成的一个系 统,资源经由网络来传输,实体间的联络 也经由网络来达成。构成网络的最基本元 素是上述线性实体以及这些实体的连接交 汇点。前者常被称为网线或链(link),后 者一般称为结点(node)。
属性数据的集中特征数
将变量xi(i=1,2,…,n)按大小顺序排列,并按一定的间距分组。
频数:变量在各组出现或发生的次数; 频率:各组频数与总频数之比; 用以表示事件出现的次数和频率,事件的分布状况。
1、频数和频率
2、平均数:反映了数据取值的集中位置,通常有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 3、数学期望:反映数据分布的集中趋势。 4、中数:有序数据集中出现频率占半数的数据值。 5、众数:众数是具有最大可能出现的数值。
2017/9/19 10
2.3 空间数据库查询语言
SQL查询语句:
SELECT<属性名>FROM<属性表>WHERE<条件>
目前空间扩展的SQL语句形式:
SELECT<目标>WITHIN<区域> 查询结果显示:查询结果要突出显示出来。
2017/9/19
11
图元间关系检索
1、线的重采样,对线进行化简,以加快缓冲区建 立的速度。----线的矢量数据压缩算法。 2、建立线缓冲区,在线的两边按一定的距离(缓 冲距)绘平行线,并在线的端点处绘半圆,连成 缓冲区多边形。 3、重叠处理:对缓冲区边界求交,并判断每个交 点是出点还是入点,以决定交点之间的线段保留 或删除。这样就可得到岛状的缓冲区。
2017/9/19
39
附属元素
(1)站点(stop) 站点(stop)是在路径分析中用来表示 途经地点的可以进行资源装卸的结点; (2)中心(center) 中心(center)是在资源分配中用来表 示资源发散地点或资源汇聚地点的结点; (3)障碍(barrier) 障碍(barrier)对资源传输或通讯联络 起阻断作用。
2017/9/19
37
网络数据模型
网络数据模型是真实世界中网络系统(如 交通网、通迅网、自来水管网、煤气管网 等)的抽象表示。
2017/9/19
38
网线和节点
网线是构成网络的线性实体,是资源传输 或通讯联络的通道,可以代表公路、铁路、 航线、水管、煤气管、河流等等。 结点是网线的端点,又是网线汇合点,可 以表示交叉路口、中转站、河流汇合点等。
空间分析
教师:杨勇 华中农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
1
2017/9/19
引言
所谓空间分析,就是运用一组数字模型, 对空间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运算和操作, 从而得到新的空间和属性数据,以帮助解 决现实世界中的实际问题。通常,GIS提供 一系列空间分析工具,用户可以将它们组 合成一个操作系列,从已有模型来求得一 个新模型,这个新模型就有可能展现出数 据集内部或数据集之间新的或未曾明确的 关系,从而深化我们对现实世界的理解。
2017/9/19
a
b
c
d
20
线对多边形的叠加
线对多边形叠加的结果是一些弧段,这些 弧段也具有它们所在的多边形的属性。 相交:穿过多边形的线要素部分(a); 判别:所有线要素(被多边形切断) (b) ; 相减:多边形以外的线要素(c)
a
2017/9/19
b
c
21
点对多边形叠加
叠加时要注意伪多边形
2017/9/19
19
多边形与多边形叠加
多边形与多边形的叠加可以有合并、相交、相减和判别等 方式。它们的区别在于输出数据层中的要素不同: 合并:保留两个输入数据层中的所有多边形(a); 相交:保留公共区域(b) ; 相减:从一个数据层中剔除另一个数据层的全部区域(c) 判别:将一个层作为模板,而将另一个输入层叠加在它上 面,落在模板层边界范围内的要素被保留,而落在模板层 边界范围外的要素则被剪切掉(d)
和(AND):两个条件都为真,才为真,否则为假 或(OR):两个条件都为假才为假,否则为真 异或(XOR):两个条件只有一个为真才为真,否则为假 非(NOT):对一个条件的真假性取反
2017/9/19
9
2.2 布尔逻辑查询
A AND B:检索出埋深小于3米且长度小于300米的所有煤气管; A OR NOT B: 检索出埋深小于3米及长度大于或等于300米的所有煤气管; A XOR B:检索出埋深小于3米而长度大于或等于300米的煤气管道和长度小于 300米而埋深大于或等于3米的煤气管道;
2017/9/19
23
点对线叠加
结果为点要素,它保留所有点,找到距离某点最 近的线,并计算出点线之间的距离,然后将线号 和点线距离记录到该点的属性中
l1
l2
P:( l4,D ) p
l3 l4 D
2017/9/19
24
4 缓冲分析
缓冲区是地理空间目标的一种影响范围或服务范 围,具体指在点、线、面实体的周围,自动建立 的一定宽度的多边形。 数学表达为: 其中,R为 缓冲宽度,或缓冲半径。 作用: 缓冲区分析是GIS的基本空间操作功能之 一,一般应用于求地理实体的影响范围,即邻近 度问题。 如道路噪声影响范围就是沿道路建一定宽度的 缓冲区,车流量决定缓冲区半径。如某地区有危 险品仓库,要分析一旦仓库爆炸所涉及的范围, 这就需要进行点缓冲区分析等等。
2017/9/19
27
4 缓冲分析
对于线对象来说,缓冲区是以该线 为中心的多边形矩形,多边形的边 界到该线的距离相等,这个距离就 是缓冲区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