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寿光市蔬菜产业化经营情况的调查

对寿光市蔬菜产业化经营情况的调查

对寿光市蔬菜产业化经营情况的调查
山东经济学院国际贸易学院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以来,中国的农业产业化进程由起步
到逐渐步入正轨,到现今形成了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农业的产业化水
平突飞猛进,并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产业链逐渐形成。农民收入增
加,生活水平提高,农村的各项建设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局面。但盛世中
隐藏着危机。绿色壁垒阻碍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农业技术上的落后成为
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的一大瓶颈;新一轮的土地流转,不知不觉的影
响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最近的金融海啸侵蚀全球各国各个产业,农业产
业化的发展也不可能免受其害……面对此情况,我们不能坐以待毙,而
应积极地剖析问题的本质并努力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于是,在校
团委、学院领导及指导老师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下,我们团队一行六人,
风风火火的进行了这次关于农业产业化的调研。
在调研地的选择方面,由于山东是我国农业大省和强省,各项农业
指标在全国名列前茅。其中,寿光作为“蔬菜之乡”,其蔬菜产业的发
展是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榜样和典型。寿光蔬菜已经在全
国注册了一个无形的品牌,外运、出口繁荣,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
也连续成功的举办了十年,促进了全国各地乃至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
农业技术的交流,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三元朱村更是远近闻名,
成为农业产业化成功发展、带动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典型代表。
寿光的蔬菜产业无愧全国“领头羊”的称号。她有许多经验值得与大家
分享,但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更加不应被忽视,这些问题的成功解
决定能将其产业化的发展带到一个新的高度。因此,我们选择寿光作为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的调研地。
此次调研过程中,我们主要采取了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首先参观
了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的几个展厅,大致了解了寿光蔬菜产业的发
展历程。接着,我们走访参观了寿光欧亚特菜公司和山东洛城农发集团
的试验基地、蔬菜加工地,并与其主要负责人进行了亲切具体的交谈,
获取了一些具体的资料数据。在三元朱村实地调研的过程中,我们找到
了其村委工作人员了解情况,由其带领参观了有关三元朱村发展历史的
展厅,参观了其蔬菜实验大棚中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并且到其村里的
集市向村民菜农了解情况。另外,我们制定了详细的调查问卷,并由寿
光本地同学进行分发,在最终发出的150份问卷中收回有效问卷137份。
调研结束后,我们六人详细分工,把通过参观走访获得的资料数据
进行了汇总,并对收回的问卷进行了分析整理,加上调研前期准备阶段
收集的资料,我们把寿光蔬菜产业发展的成绩及经验与大家分享,并对
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以更好的促进寿光蔬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推动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
寿光坚持“靠蔬菜产业领跑,靠科学技术助力,靠产业化经营提
升”的发展思路,采取生产、流通、加工、品牌一起抓的办法,发明推
广了冬暖式大棚蔬菜生产技术,实行专业化经营,建立起蔬菜批发市
场,连续成功举办了10届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并建立起全国第一
家蔬菜电子拍卖中心和全国第一家蔬菜网上交易市场。目前,全市优质
农产品基地达到64万亩,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达到325个,全市
龙头企业发展到380家,辐射带动80%以上的农户加入到了产业化体系。
全市农业基本实现了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并且被评
为“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先进单位”和“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
作先进单位”。以全国冬暖式蔬菜大棚发祥地三元朱为例,到2006年,
全村实现经济总收入3560万元,人均纯收入10300元,集体固定资产
2600万元,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特色经济村”。
但是,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不少寿光蔬菜产业经营化中存
在的问题。
1、 科研水平不高是制约寿光蔬菜产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经过近30年的发展,寿光的蔬菜产业进入繁荣发展期,但寿光自己
的农业科研水平一直不高,其实这在全国看也是一大诟病。像近几年我
们吃到的小黄瓜、小西红柿等新品种,其实是外国研发的种子,我们要
种只能买种子。据洛城特菜的夏主任介绍说,这些进口的种子都不便
宜,有的甚至达到一块钱一粒。这样必然提高了蔬菜的生产成本,也阻
碍利润的进一步提高。我们都非常清楚,某一个产业的产业链由研发、
生产和营销三个环节组成,在这个产业链利润的抛物线上,研发环节获
取的利润是最高的,而生产环节获得的利润位于抛物线的最低处。这就
像我们一直自称自己是世界工厂,但主要的利润实际都被别人获得。事
实上,我们的研发体系,包括设备、机构、人员的配置,跟主要发达国
家相比都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高水平的农业技术人员不足,使农业的
科研水平难有突破性的进展。
2、 意识落后是阻碍寿光蔬菜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原因。
一方面是个人即菜农的意识落后。在我们国家,由于种种原因,农
民的知识文化水平欠缺,古往今来只是面朝黄土背朝天,思维相对来说
较为简单。他们只知道时节到了种菜,时节到了就再收割,虽然其中很
大一部分人掌握了先进的大棚种植技术,但对于种什么、种什么收入
多,菜卖给谁、卖给谁获取的利润最大,他们都没有一个特别清晰的概
念。拿种植什么种类的蔬菜来打比方,人们的从众心理有时可能会使菜
农大赚一笔,但由于市场的反应滞后及供求关系的变化,很多时候,菜
农辛辛苦苦的耕耘只能烂在地里,八十年代初寿光的“仓容危机”即是
典例。而讲到卖菜的方式,据洛城特菜的夏主任说,他们给与洛城特菜
合作的菜农的收购价比菜农用其他方式卖菜的菜价要高,而且定期派技
术人员去指导菜农种植蔬菜大棚,帮助他们解决种植过程中出现的问
题。但据我们的问卷可知,一半以上的菜农并没有与蔬菜公司直接合作
的经历。
另一方面是决策者意识的落后。寿光蔬菜产业现在的繁荣,除了
环境地形适宜、种植技术先进外,很大一部分因素是由于市场的供不应
求,无论怎样蔬菜都能销售出去。我们可以看到,寿光蔬菜的输出方向
基本是省内及省外几个城市,销售地区较为单一,这样讲来抗风险的能
力就较弱,一旦市场供求发生变化或是另一地区蔬菜产业崛起,必然会
对寿光蔬菜的销售造成冲击。而且,寿光蔬菜的加工程度比较低,产品
附加值有限,即使是稍微高档的礼品菜,利润也有限,而蔬菜深加工产
业还未能成体系。
3、 菜农卖菜途径意愿与实际选择相矛盾
一般来说,菜农会不自觉的追求最大利润,但我们在此次调研中发现,
对于56.7%的菜农尽管认为与蔬菜公司合作更为合算,但其中约一半以
上的菜农并没有直接与蔬菜公司合作的经历。其原因一方面在于蔬菜公
司对于蔬菜产品的质量要求更高,因而菜农需要花费更多的成本来保证
蔬菜的质量达标,与一般菜贩相比,所得利润相对就少了;其次,为了
追求更大利润,菜农不得不采用一定的技术降低成本花费,而技术又成
为菜农增收的一大障碍;另一方面,注册的蔬菜公司很多,但真正能大
力带动周边菜农的公司仍为少数,这为菜农选择合适的蔬菜公司进行合
作造成相当大的限制,因而为了避免更大的风险,更多的菜农选择中介
这一对象来追求较低的风险和较高的利润。
4、土地流转的欠规范运作阻碍寿光蔬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从调查问卷中得到的信息我们可以看到,三分之二的农民有扩大经营的
打算,这其中又有接近三分之二的农民认为土地资源不足是阻碍目前扩
大经营的主要因素。我们知道,土地流转有利于将分散的土地集中起
来,使土地集中种植管理,从而发挥大型农机具的作用,以此对农业产
业化经营起到促进作用。但现行土地流转制度的不健全,却阻碍着寿光
蔬菜产业的发展。虽然寿光市几个镇街建设了土地流转交易市场,土地
流转操作流程也日趋规范,但现实情况是:对于有地且进城打工的农
民、并且长期定居、无法顾及土地的,以及九十年代以后出生未得到土
地的青少年,他们想流转土地,但多数地方农村土地流转处于自发、分
散、无序状态;而农村中靠土地吃饭的中老年人,他们本身不想流转土
地,但有时却由于有关部门要求不得不把土地流转出去;而且,由于农
民在意识上认为,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即使进城打工,他们还是不能
享受城市的各种保障制度,因此不可能有安全感交出土地,即使转让,
也大都是给亲朋好友,随意性很大。综上种种因素,导致现行的土地流
转制度不易形成规模经营,因而阻碍寿光蔬菜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
以下提出我们的建议。
1、“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研水平的提高,靠人才,而人才的培
养依靠教育。加大对农业科研教育方面的资金投入,积极培养出一批高
素质、复合型的农业技术人才;同时,给社会上的农业科研机构资金支
持,并加强与国内外优秀农业科研院校机构之间的合作,才会使寿光乃
至全国的农业科研水平有进一步的提高。
2、提高认识水平成为当务之急。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多深入农村,向
菜农宣传讲解农业及有关市场经济方面的知识;其自身也应开阔思路,
与现代化的大市场相融合,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思路,完善蔬菜产业各
产业链机制,深化产业改革,加大开放力度,促进寿光蔬菜产业向更深
更广发展。
3、在政府指导下,整顿蔬菜产业市场秩序。一方面要规范蔬菜中介
的收售方式,禁止不正当竞争造成农民利润的损失;另一方面,积极引
导蔬菜公司进行的有效改革,推动蔬菜产业的产业化发展进程。
4、首先,有关部门要加大力度规范和完善土地流转交易市场、土地流
转操作流程,使流转出的土地成为规模用地;其次,广大农民要加强用
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最后,加大监管力度杜绝地方政府强制
农民进行土地流转现象的发生,杜绝因违规建设占用农民土地。
最后,衷心对支持我们此次社会实践活动的我院领导、指导老师以
及配合我们完成此次实践活动的各方人士表示感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