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维技术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
摘要:
随着计算机三堆技术在影视特效和动画制作方面应用的不断深入,计算机三维技术对
于影视广告设计和影视栏目包装等影像作品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它能创造出完全由计算机虚
拟出传统手法无法获取的镜头运动、角色动画或奇幻场景及一些令人惊叹的视觉特效,实现
了科学技术和艺术的完美结合。为创意的发挥开辟了崭新的天地,如何有效地将计算机三维
图形技术运用到影视广告设计中去,已经成为当今广告界最关注的话题之一。
关键词:
计算机三维技术 影视 娱乐 传媒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三维电脑动画技术日趋成熟,在影视作品制作中逐步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并
已成为当今影视制作的主要手段之一。众多功能日趋强大的三维软件给现代影视作品的设计制作带来了极
大的方便,也为设计师开拓了更广阔的创意空间。在影视广告中三维动画主要应用于虚拟现实场景的制作、
角色动画制作、运动过程模拟,及重建和后期特效等方面。三维动画丰富的表现手法,如自由的灯光设置,
任意的夸张变形,丰富的材质贴图以及特效的制作,增强了影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超越了一般影视艺术
的表现局限,充分发挥设计者的想象力和创作思维的表现力,几乎不受到外界的任何阻挠。动画形象的塑
造和特技的运用,更赋予影视作品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形成了一种传统影视手法无法达到的视觉与艺术境
界,审美的特征和超现实的独特个性,人们在实际生活中没有或无法看到的现象,都可以在动画中得到实
现,极大地满足了观众的心理需求,使电影电视更具欣赏力与吸引力。许多创意优秀、反响强烈的影视作
品,在制作中都有三维动画合成技术的支持。三维软件是一门利用计算机来实现产品几何造型的技术。它
是在三维造型软件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三维造型通常包括了线架模型、表面模型和实体模型三大类,其中
以实体模型的三维表现性最强。
例如在影视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与故事情节的展开很大程度依赖人物面部表情的实现。众所周知,
人睑表面的造型及表情是极其复杂的。正是因为这种复杂性使得用计算机进行人脸造型与表情实现变得十
分困难,需要综合的考虑问题,特别应注意设计人物面部表情时要服从电影电视的总体要求,具有足够的
艺术特点,能够与整部作品的风格和谐统一。
一般来说,制作一个专业级的三维动画作品至少要经过建模、绘制材质纹理、设置骨骼、设计动态、
力场模拟、动作调试、设置灯光、合成渲染等步骤。精通并熟练运用三维动画技术需多年不懈的努力,同
时还要随着软件的发展不断学习。三维动画在影视广告中的应用,除了涉及自身动画领域的专业内容外,还
必须了解影视广告创意与执行的全过程。
在影视广告作品中,三维特技动画实际上是从属于影视广告的动画,它运用特技手段让观众在短时
间内最透彻、最省力、最准确地了解广告的内容,并以其自身的魅力来感染观众,从而加快广告的传播速度。
影视广告动画一定是服从于广告策略与创意的,并不能脱离策略与创意独立存在,更不能喧宾夺主,为了形
式表现而表现。特效如果不能恰到好处地运用而到处泛滥,自然是毫无新意,形成受众的感知麻木。设备与
技术投入的确可以使画面更精美、视觉更愉悦,但是也耗费更多的时间、精力与金钱,可以说是无止境的。
当创意与技术实现互动的时候,才可以达到影视广告理想的沟通效果。
计算机辅助设计自1946年在麻省理工学院诞生以来,开始只是应用于航天、自动化、生物等高科技
领域,80年代以来CAD开始在各个应用领域普及,而三维图形技术的发展却比计算机辅助设计慢得多,计
算机三维技术的最初雏形最早能够追溯到1962年。那一年在马塞诸塞州科技学院里念书的沙赦冷搏士写
了个程序可以直接在“阴极射线管上,在各种不同的立体几何图形上画一些“光线”。这种程序他把它叫
做“基本图”,可以使用光笔交互地处理、显示二维和三维线框物体,这个系统主要还是用于飞机的模拟。
到60年代中期,实时全色彩渲染的动画系统开发成功,但这时的绝大多数阴极射线管(CRT)显示器却是单
色的,不能够在计算机显示设备上预览,在今天看来,这种程序简直就像“原始人”一样,但是就是这个
2
“原始人”打开了一扇在电脑应用领域里全新的大门——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经过
四十几年的发展,逐步发展成为蕴藏着巨大商机的热门领域,计算机三维技术则是这个领域中一门重要技
术并逐渐成为影视特技、计算机三维动画、影视广告设计、电子游戏、虚拟现实、互联网视频信息处理等
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其应用领域还在不断拓宽,正在改变着电影和影视广告设计行业的整
个前后期制作和传播流程。计算机三维技术由于其高效、自由的特点在国际影视制作舞台上得到了空前高
速的发展。好莱坞作为世界电影制作的最前沿,同时也是展示美国计算机三维技术的舞台,其电影产品对
计算机三维技术的应用能力,以及所诞生出来的影视作品中所展现的艺术成就也是走在世界前列的。正是
因为计算机三维技术具有种种传统技术所不能达到的能力和优势,这种技术几乎已经成为当前影视制作的
通用技术。
近几年上映的好莱坞大片,从早期的《侏罗纪公园》、《星球大战》、《泰坦尼克号》、到最近
的《哈里波特》、《变形金刚》、《世界大战》、《加勒比海盗》、《魔戒》、《阿凡达》、《速度与激
情5》、《功夫熊猫》等,在运用计算机三维特技方面取得了全球性的轰动,同时也给影视广告设计界带
来宝贵的经验,推进了CG技术在全球影视广告设计范围内的广泛应用。所谓CG技术,即计算机图形图像
技术的英文Computer Graphics缩写,是在1977年美国导演乔治·卢卡斯导演的美国影片《星球大战》
大获成功后而风靡全球的,在《星球大战》中首次应用了计算机技术,在拍摄该片时,美国没有一家特效
制作公司能够制作这部电影特效,卢卡斯便自己组建了工业光魔,用来开发和制作这部电影中所需要的特
殊效果,全片用到了300多项特效制作技术,这是计算机技术第一次在电影特效制作方面的尝试。1989年
凭着科幻片《终结者》一举成名的美国另一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推出了策划已久的科幻片《深渊》,在
这部电影中,LIM为其制作了大量的特殊效果,其中首次制作了一个全CG的水柱变形影像,同时运用了数
字技术制作了海底的高级智慧生物,由于CG的制作使观众看到了全新的视觉效果,其影像也更为真实。
这在当时观众中引起了一片惊叹之声,LIM凭借《深渊》很快在影视特效领域中开拓了一片新天地,对此,
詹姆斯·卡梅隆这样说道:“视觉娱乐影像制作的艺术和技术正在发生着一场革命,这场革命给我们制作
电影和其他视觉媒体节目的方式带来了如此深刻的变化,以至于我们只能用出现了一场数字化文艺复兴运
动来描述它。”
计算机技术在动画制作方面的应用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从第一部彩色影院动画片《白雪公主》征式上
映以来,其中除了少数的偶动画、沙动画、针幕动画、水墨动画等特种动画以外,动画片基本上都是二维
动画片的天下,但自从1995年皮克斯公司推出世界上第一部纯三维动画长片《玩具总动员》以来,动画
片市场的重心就逐渐向计算机三维动画转移,几乎每部三维动画影片都是“票房炸弹”。从《玩具总动员》
的1.92亿美元,到《怪物史瑞克》的2.67亿美元,再到《海底总动员》的3.287亿美元——三维动画影
片的票房可谓节节攀升。《怪物史瑞克》中那浓密的森林、绿油油的草地,《海底总动员》中那奇幻的海底
世界,《汽车总动员》中那些表情生动但又真实无比的汽车,三维动画所带来的惊人的视觉效果,是二维
动画无法比拟的。三维动画依赖的计算机三维技术通过电脑强大的运算能力来模拟现实,需要完成建模、
赋材质,调动作、渲染等步骤。除了视觉效果“逼真”之外,与传统的二维动画相比,三维动画还具有许
多突出优势:它不受帧数的限制,在模拟动作灯光都设置妥当的前提下,渲染程序可以自动产生足量的画
面,使影片看起来如同现实一般流畅自然:在着色方面,三维动画的渲染步骤是一次性的过程,不必再像
二维动画那样逐帧着色,大大减少了重复劳动。
随着计算机三维技术在影视特效和动画制作方面应用的不断深入,计算机三维技术对于影视广告设计
和影视栏目包装等影像作品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它能创造出完全由计算机虚拟出传统手法无法获取的镜头
运动、角色动画或奇幻场景及一些令人惊叹的视觉特效。实现了科学技术和艺术的完美结合。其变幻无穷
的表现力及高效的工作方式,彻底地将专业人员从大量的摄录实景、繁琐的剪辑过程和昂贵的设备中解放
出来,为创意的发挥开辟了崭新的天地,节约了宝贵的时间。如何有效地将计算机三维图形技术运用到影
视广告设计中去,已经成为当今广告界最关注的话题之一。
计算机三维技术在游戏制作方面也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由二维游戏逐步进入到三维游戏的世界,其
娱乐性,交互性也由于三维计算机技术的参与而得到很大的提升,成为当今娱乐界的龙头产业。
计算机三维技术除了在影视特效、动画制作、影视广告设计、栏目包装、游戏制作等方面有着巨大影
响力外,在现代科学技术如虚拟现实技术等方面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3
参考文献
(1)
钟玮;;三维人体面部表情动画技术在影视制作中的应用[J];电影文学;2006年09期
(2)
杜晓增.计算机图形学基础[M].北京:工业出版社,2004
(3)
砰徐帆、吴啸.3DMAX8实用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4)
张凡,李岭等.flashMAX2004基础与实例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