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激励机制
刘鑫
(新疆兵团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疆乌鲁木齐830002)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加之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水资源紧缺问题日益尖锐,水资源短缺、农业干旱等问题已经严
重制约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所以,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据此,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效节水灌溉在推广中
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推广激励机制,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效节水灌溉;问题;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F3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一O432(2O14)一02—66-1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运用先进、科学的设备和技术,配合 有效的管理手段和工程措施,根据所灌溉作物的生理需求,
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灌溉,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的产出效 益,而且还可以提高水的利用率。所以,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
转变农业增长模式、缓解水资源紧缺、节约农业用水的最有
效的途径,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对节约水资源具有重要意
义。 1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1.1农民对高效节水灌溉认识程度较低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村的科普、宣传工作相对薄弱,加
上农民自身的文化程度也较低,所以很多农民对于应用高效
节水灌溉技术并加以科学合理的管理后可以使农作物增产 这种事实,一直存在怀疑的心理,缺少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可带来的现实利益和长期利益的认识,相比较更愿意采用传 统的灌溉方式,导致有些地区部分已经建成的节水灌溉工程
闲置,无法发挥出自身作用和价值。另外,因为高效节水灌溉
技术灌水理念为少量、多次的高频灌溉,灌水时地表不出现 明流和积水,这相对于传统地面漫灌农户直观感觉灌水量不
足,由于农民的守旧思想,所以对于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从心 底里存在抵触情绪。
1.2国家的优惠和补偿政策有待完善 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所需要的投资相对较高,如果在 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中国家投入不足,那么即便是用水户从中
看到了利益,也不愿意花相对较高成本采用节水灌溉技术, 这时就需要国家和政府在建设节水灌溉工程中给予一定的
补贴或优惠政策,以此来吸引和刺激农业灌溉用水户采用高
效节水灌溉技术。另外,现在的水利工程建设任务主要由县 级政府来完成,所以,如果政府在财政方面缺乏支持,那么对
于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补贴和优惠政策是不可能全面落实 的。 1.3水权制度不明确 基于我国水权市场建设的落后,造成用水户无法通过水
权交易而获取节水灌溉技术的经济激励。目前大部分地区由
于上游用水户缺少节水灌溉激励措施,所以用水户在建设节 水设施的过程中需要付出的经济成本较多,即使这样节余的
水还是不属于自己,这样用水户都选择了引水漫灌而放弃了
节水。但是引水漫灌的成本是需要下游用水户承担的,如果 水权可以明晰,水权制度可以完善,那么用水户是可以将节
水灌溉技术中的节余水通过水权交易的方式,有偿地转让给
紧缺水资源的用水户,因此完善水权制度,农业灌溉用水户 实施节水灌溉技术的积极性也会大大提高。
2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的激励机制
2.1提高农民对高效节水灌溉的认识 要大力开展高效节水灌溉的宣传工作,使农民们清楚采 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可以带来间接和直接收益。节水灌溉设
施的直接使用者就是农民,在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和应 用中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政府要明确农民在高效节水
灌溉技术中的角色定位,并结合当地的经济水平,以提高农
民收益为目标,加大对农民的素质教育,使农民对高效节水 灌溉技术有一个较为全面、深入的了解,从而激发农民对节
水灌溉设施建设和技术应用的积极性。
2.2加大高效节水灌溉的补偿力度 国家在高效节水灌溉补偿力度上还有待提高,应根据谁
受益谁补偿的原则,提高对农民的补偿力度。上面所说的受 益主体是单位和社会,农民通过采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所节
约出的水资源,是可以为社会带来收益的,政府应在节水灌 溉设施上加大投资力度,建设惠民工程从而补偿农民。另外
受益单位也可以直接对用水户进行经济补偿,可将部分水资 源由农业用水转化为工业用水,然后将所创造的收益拿出一
部分返还给节水灌溉的农户,也可以通过对水资源置换的方
式补偿农户。
2.3明晰水权制度 水权是指用水的转让权、使用权、管理权和收益权等。我
国水法中明确规定水资源是国家所有的,但是对于水资源使 用权却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导致水权模糊不清。在这种情 况下,水资源具有公共属性,所以造成用水卢在使用水资源 的过程中,不懂得如何节约用水,无限制地使用。而且国家在
对水权没有明确界定时,用水户通过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所节 约出来的水的收益是完全不属于自己的,这就使得用水户对
于建设节水灌溉设施、调整作物种植结构等方面没有很大的
积极性,所以,明晰水权制度,更利于培养用水户的节水灌溉 意识,从而使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得到提高。
3结语 综上所述,由传统灌溉技术向现代灌溉技术转变不是一 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市场经济条件
下,实现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大力推广的重要保障就是有效的
激励措施,这就需要我们在推广的过程中开发出低成本的节
水灌溉技术,并与政府的各项优惠补贴政策相结合,提高农 户运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积极性,从而实现水资源的高效
利用。
参考文献
…李晓梦,李彦彬,尹飞翔.我国节水灌溉技术现状与激
励机制研究U】.山西建筑,2013,(30):240—242.
【2】邹力,李艳.试论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的几项措施U】.地 下水,2012,(04):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