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工笔画色彩的运用
论 坛
浅析工笔画色彩 的运用
范 玲
( 北华大 学教 育科 学学院, 吉林 吉林 1 3 2 0 1 3 )
摘 要: 本文将 浅析工笔画 色彩的运 用, 以探 讨 色彩材料介. N . . Y - - 笔 画后 , 色彩在 中国画尤其是 当代 工笔 画中的应 用发展 , 及其 当代 中 国工笔画创作观念的 变化 为评述的重点 。主要概述 了中国绘 画色彩 审美观 的发展 变化 历程 , 中国绘画 色彩材料 的发展 变化历程 , 浅析 了 运 用 新 色彩 材 料 创 作 工 笔 画作 品 的体 会 以及 对 当代 工 笔 画 色彩 的探 索。 关键 词 : 色彩 ; 工笔画 ; 材 料 色彩作为绘 画的本体语言, 是构成某种艺术情调和艺术风格最基 国的一些先进技法材料 ; 邻 国的儒家文化圈也对传统工笔画的颜料吸 本的要素’ 是刺激视觉神经最有效 、 造成特定隋绪美感 的一个重要手段 。 收和创新 , 日本就把中国传统的石色开发后 , 矿物颜料的颜色品种增加 传统的或现代的 、 东方的或西方的绘画, 无论其如何发展, 色彩始终是重 了许多。颜料 、 新技法的更新和变化 , 带来的不仅是颜料 、 纸、 画笔甚至 要的构成元素。 装裱 、 展 出方式等因素与传统冲突的形式转换 , 更重要的是带来了新的 中国绘画对色彩的运用也是丰富多彩, 尤其是在中国的工笔画中 色彩创作观念和新的表现形式。 表现的最为出色。 但是 , 传统工笔画对色彩的认识与西方绘画和 ̄ # e y . j g 2 . 3 岩彩进入工笔画的应用。“ 岩彩” 对于中国美术界是比较新颖的 墨画也有鲜明的区别 , 它没有像西方绘画那样追寻写实性, 也没有使色 画法 , 其实在 中国利用矿物岩彩料已经由非常悠久的历史了, 从仰韵彩 彩的运用的成熟度达到或超过中国水墨画中对墨色的运用。 几千年来 , 绘到汉唐的三四千年来 , 矿物岩彩绘画的发展一直未曾中断过 , 我国的 工笔画也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色彩认识规律和色彩理论, 但其色彩的运用 敦煌石窟壁画能有如此丰富的色彩并且保存如此完好 ,就是矿物岩彩 基本上还是处于从属的地位, 并不够完整和系统。只有从历史和客观的 颜料的功劳 。 角度对传统工笔画的色彩进行分析, 才能更好地使其适应时代的发展 。 岩彩颜料之所以能被广大画家喜爱是有着如下优点的 : 第一 , 颜料 当今, 色彩材料丰富了现代工笔画的表现形式 , 这也使色彩的运用成为 本身具有天然的宝石般的亮泽 , 会使画面充满 自然生气 ; 第二 , 具有颗 了当今值得研究和关注的一项基本课题。 粒的粗细变化 , 能为画面增添一种材质美感 ; 第三 , 有极强的稳定性 , 成 1中 国传 统 的色彩 观 品能够久不变色; 第 四, 不受介质的限制 , 可 以在纸 、 绢、 亚麻布 、 墙壁 、 在中国水墨画出现之前 ,中国的绘画也一样是丰富多彩、色彩艳 木板 、 金属板等介质材料上使用。 丽。在早期 , 中国绘画非常重视色彩 的运用 , 而且色彩绘画取得的成就 3运用新色彩材料创作工笔画作品的体会 对全世界的绘画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早在一千年前我国的画 3 . 1 色彩美 、 材质美在创作过程中的体现。在画法上看, 中国工笔画 家们就开始运用色彩 的冷暖变化来表达画意 , 而且在“ 以色貌色” 、 “ 以 传统 的设 色技法以勾线平涂为主, 随后又出现了“ 凹凸法 ” 和“ 勾填法” 色彩挂物象” 、 “ 随类赋彩” 等理论 的指导下 , 中国绘 画呈现出前所未有 的技法。在色彩效果方面又有“ 重彩” 、 “ 淡彩” 和“ 浓淡兼用法” 三种 。西 的、 极其辉煌的色彩景观 。 我国古代在色彩绘画方面的成就与西方绘 画 方现代绘画中大量构成 、 肌理 , 形式的色彩开阔了现代工笔画家视野 , 不相上下 , 尤其是在唐朝更是达到鼎盛时期 , 当时 , 李思训 的青绿山水 也启发了我国画家的思路 , 产生了一些新技法 : 肌理法 、 积色法 、 水洗法 被列为“ 国朝山水第一” , 反映出当时色彩 占主流的画坛局面; 在五代十 等 。 围及两宋时期色彩在院体画中仍 占有重要的位置。 从色彩对质感的表现上看 : 传统工笔 画由于技法和材料 的限制, 对 2工 笔画 色彩的 不断发 展 于物象的质感表现是不够强烈的, 出于对西画色彩写实能力的理解 , 现 2 . 1 传统工笔画中色彩的演化发展。 色彩曾在 中国画里面具有重要 代工笔画也开始探索质感的表现。比如运用效擦 、 点色等方法来表现粗 地位 , 各个画种的色彩特| 完全取决于其所使用的颜料特I 生。 从中国工 布 、 帆布或者木头的质地。 笔画的发展历程来看, 工笔画的色彩特l 生 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着 中国颜料 绘画的材料和工具也开始多样化。除了使用传统的颜料之外 , 还采 等绘画材料 的特 f ! 生 和发展。在颜料的特} 生 方面, 工笔画早期所用的颜料 用西画的水彩色 、丙烯色 ,以及在 中国画传统颜料基础上研制的水干 主要是矿物质, 但是 自然中矿物质的颜色与人们常见 的红 、 黄、 蓝、 绿差 色、 烧制色等现代合成色; 纸张方面在矾绢 、 熟宣之外 , 还广泛地采用高 距较大。由于矿物质颜料的特 l 生 所限, 早期的工笔画主要是以重彩的形 丽纸 、 皮质以及化纤布等 。 工具上除 了毛笔之外 , 还增加了刷子 、 破子等 式出现’ f 弋 表作是敦煌壁画和麦积山石窟壁画。传统工笔画的用色随着 工具来进行色彩的绘制。 植物质透 明颜料的大量运用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并逐步达到渲染丰富、 3 . 2当代工笔画色彩的探索和展望。现代工笔重彩画( 岩彩画) 是对 细腻入微 、 色调单纯等特征' f 弋 表作品是东晋顾恺之的《 女史箴图》 。 工笔 传统绘画的继承与发展 , 传统工笔画中没有做底的概念 , 所有颜色都以 画在颜色的运用上大体经历了由单色到多色, 由纯色到复色, 以及调和 纸面的白色为依托为对比,这使传统工笔画始终很难真正进入重彩世 各种颜料复合使用这样的发展过程到 唐宋时期已发展得较为成熟 。 界, 所 以一些喜用“ 厚画法” 的现代重彩家 , 采用了加厚的宣纸 , 并且在 2 . 2 色彩 、 材料与现代工笔重彩画。 西画进人中国画坛以来 , 在很大 作画前将整个画面作一层底色。做底有两层含义 : 一为色调 , 二为肌理, 程度上冲击 了中国画以笔墨为主 、 色彩为辅的长久格局 , 虽然以某种色 使浓浓的色彩表现博大深沉的力度的愿望有了实现的可能。传统的工 彩意识为主来表达画面的作 品还存在一些不足,但这种形式正在改变 笔画程序以细节的出现为结束画面的标致, 而现代重彩画( 岩彩画 ) 是 人们从单一水墨角度认识中国画的艺术视觉观念 。色彩具有更多的世 以色彩的丰富 , 色彩材质本身的美感及由画家 自 身色彩表达的各方面 界性 , 共同性 , 在心理上能更多地与其它地域 、 国家与民族 的现代审美 协调统一为画面的完成体现。 意识相勾通。所以复兴更具色彩和肌理表现力的古典重彩画成为中国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 , 色彩也会随着人 民的需求而发展变化 ; 随 绘画对应全球化社会现状的必然。 着科技的不断进步 , 色彩 、 颜料 、 绘画的工具和手段 、 乃至展示方式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