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世纪西欧的骑士精神 摘要:骑士精神是上层社会的贵族文化精神,它是以个人身份的优越感为基础的道德与人格精神,同时它也积淀了欧洲远古民族尚武精神的某些积极因素,它严格规范了骑士的思想和行为,骑士精神的出现与欧洲中世纪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息息相关,当时社会的发展为其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社会条件,本篇文章以中世纪为研究背景,在那个黑暗战乱的年代在封建社会的基础上形成的骑士精神具有其特殊的意义。 关键词: 一、西欧中世纪骑士精神的形成原因 中世纪西欧的骑士精神是西欧骑士制度的组成部分,要考究骑士精神的形成,我们可以先探索骑士制度的形成原因。 骑士制度这个对中世纪欧洲影响深远的制度。它最早见于公元4世纪日耳曼的重装骑兵。在动乱的中世纪,成了开辟疆土守卫领地的核心力量。沈瑞英在《略论欧洲骑士制度的时代精神》一文中说道:“中世纪欧洲的国家是从蛮族社会组织的基础和战争中发展而来的,因此其整个结构和社会风气都是军事的,维持社会稳定和统一的力量就是军事贵族骑士阶层神及其领导。”[3]。正因为在这个“英雄时代”中,骑士是必然的,所以骑士制度的产生具有历史必然性。 1.历史条件——日耳曼的历史因素 首先,从4世纪开始,重装骑兵逐渐显露头角。首先以重装骑兵的姿态出现在中世纪西欧世界, 入侵蛮族。重装骑兵为骑士制度提供了最初的形象设计,而日耳曼人的亲兵制则为骑士制度提供了运行机理上的内核。即附庸关系及好战、忠诚、荣誉感。 其次,罗马的历史因素。古罗马实行庇护制,而庇护制为骑士制度的实质性内容提供了重要参照。古罗马的庇护制为骑士制度的产生,尤其是采邑制的军事方面的权利与义务起了重要的启示性作用。 2社会现实条件 首先,社会动荡。中世纪的西欧社会动荡不安,要想屹立不到,必须要有雄厚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因此,在领主和军事力量之间就形成了某种正式的纽带关系,并且从庄严的武器授予仪式,具有忠诚关系的亲兵制以及具有依附关系的古罗马庇护制中看到了维系领主与军事力量间的纽带的重要性。而一旦把口头上的忠诚同实实在在的物质相结合, 那么就形成了真实的和相对可靠的纽带, 骑士及由此孕育的骑士制度也开始形成了。其次,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科技是历史发展的有力杠杆, 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因此,科学技术因素对人类社会变革具有深远的影响。作为一种新制度和新观念的骑士制度, 技术的作用在其产生中非常重要。技术上的革新就可以增加重装骑兵的战斗力和实用性, 使战争更易取得胜利作战更为简便。但随之而来的是本来就高昂的骑兵装备费用更加高昂。将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个垄断军人职业、主导战争艺术的中小贵族阶层骑士以及与其相适应的制度、观念。 3.经济条件 在中世纪前期,农业占据了社会经济的绝对支配地位,货币对人们的生活影响较小, 土地是人们最重要的财产。因此人们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最终都与土地联系在一起, 土地自然而然的成为最坚挺的"货币"。于是, 一种最终赋予骑士制度以经济载体的军事采邑制应运而生。双方以土地为基础、以骑兵服役为纽带确定了各自的位置,维系了相互的关系, 服骑兵役者不仅获得了经济上的力量, 而且获得了政治上、法律上的力量。这足以使他们成为军事上的贵族。这样, 骨架坚挺的骑士制度最终诞生了。事实上, 随着采邑的可继承性、可转让性的确立, 国王的封臣又以骑兵服役为条件将其从国王那里获得的采邑再分赐给他们的封臣。经济与政治联系紧密,骑士与土地进一步结合, 骑士制度亦最终在西欧确立起来[4]。这样,骑士制度变应运而生了。 4.思想条件 在中世纪的的“黑暗时代”,人们的思想情感需要一种精神引导,社会次序需要一种精神去统一。由基督教理想和虔诚的宗教信仰所驾驭和整合的骑士精神,正是在精神思想上吧欧洲统一起来的一块基石[5]。首先, 基督教与中世纪有生命力的世俗力量的合作就是从军事上开始的。这拉近了以农村经济为主要物质载体的骑士制度与基督教间的距离, 有利于向骑士制度输入精神之液。其次, 教俗势力的长期结合, 使战争宗教化、战士基督徒化, 从而使骑士及其骑士制度带有强烈的宗教色彩。这样, 通过战争宗教化、战士基督徒化, 从而使骑士制度形成了。 二 、骑士精神的实质 由于骑士这个特殊的阶层在当时的社会上占有举足轻重的低位,骑士精神也就成为了社会的一种非常重要的道德伦理规范,骑士精神的实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充满正义感,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封建君主和基督教史正义的化身,也就是骑士必须忠诚与捍卫的,骑士会忠于任何对他有恩的人,在骑士的眼中,最敬重的也就是“恩”。第二,英勇斗争,誓死捍卫荣誉,骑士作为基督教战士,不仅从小就被灌输要与异教徒斗争到底的思想,为拯救灵魂而战,同时骑士要随时准备为自己和家族的荣誉牺牲自己,荣誉高于一切,勇敢、忠诚也是作为骑士必须具备的品德。第三,对爱情的崇拜和追求,中世纪的男人为了能够成为骑士,从很小的时候就被送到有威望的贵族家里接受训练,在此期间,贵妇人关心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从对妇女的保护和尊重,逐渐演变为尊敬、爱慕、追求贵妇人的风气,骑士对爱情的崇拜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男女之爱,而是一位忠勇骑士对贵夫人绝对圣洁的理想爱情,是一种纯粹精神上的感情,后人称之为“典雅爱情”,这种爱情不以结婚为目的,实际上是一种柏拉图式的婚外恋。他们对贵夫人的崇拜和后者对他们的青睐,帮助他们建立和上层贵族社会的认同感。同时,这种爱情观有助于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第四,行侠仗义且荣誉至上。中国古代有侠义精神,中世纪西欧的骑士有着行侠仗义的品质。这两者有着共同之处,侠义精神的发展逐渐由个体意识转向生命意识,从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高尚的情谊和人道主义的关怀[15]。而骑士正是具备了这种高尚的品质和人道主义情怀。骑士有着骑士的荣誉,不能违反自己的荣誉,他与道德一起被看做是比他们生命更重要的东西。骑士的荣誉观建立在他们的贵族地位之上。在中世纪,骑士认为自己拥有贵族血统,而贵族则往往将自已的身份挂靠到祖先的骑士身份上,从而出现了贵族与骑士身份相结合的现象,于是形成了一系列以荣誉、高贵、高尚为标签的贵族骑士荣誉观 [16]。 后冷兵器时代,骑士精神转化成了绅士风度。这种由骑士精神转变而来的绅士风度,已经成了现代文明生活中男人的基本人格准则,并推而广之蔓延到了全世界。“绅士风度”,一种富有浪漫色彩的侠义精神。到了现代,我们给他赋予了新的名字“八大美德”:即谦卑、荣誉、牺牲、英勇、怜悯、诚实、精神、公正。 三、骑士精神的发展 (一)骑士精神的政治基础---骑士制度的繁荣期 骑士制度起源于中世纪加洛林王朝的法兰克王国,它是指中世纪西欧以土地分封为基础、以骑士服兵役为纽带、以中小封建贵族统治为本质、以基督教思想为指导的骑士阶层所特有的组织、法规、道德及习惯的总称。这种制度一经产生就具有了影响整个中世纪时期的文化与精神,它广泛地渗透到了西欧中世纪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司法和思想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成为当时社会经济关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骑士精神是欧洲中世纪骑士制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骑士制度的繁荣以及随着骑士精神的凸显而更加具有时代风采,随着骑士制度的经济基础----庄园经济的蓬勃发展,骑士制度在公元11世纪到13世纪进入一个繁荣期。 (二)骑士阶层的力量象征---封建城堡的大量出现 在中世纪人人以成为一名骑士为荣,欧洲中世纪是“城堡时代”,每一座城堡都是一个地区的封建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的中心,是封建领主制形成的基础而城堡的捍卫者则是骑士。有些城堡甚至就是骑士的大本营,正如汤普逊指出:“城堡的兴起和它们的遍布欧洲,在生活方式和文明性质方面产生了一个深刻的变革。它们开始了一个新时代,一个军事占优势的时代,就是封建时代。在第九、第十甚至十一世纪,即在封建制度已自觉有力并发展成为一个巩固的政体之前,生活对社会上的一切阶级来说,是又困难又粗野的。只在封建制度成了一个有秩序的制度的时候----至少达到象人类政府在任何时代所可办到的合理管理制度----城堡里的生活才变为文雅又舒适了。到那个时候,军事建筑也已进步到这样的程度:城堡不仅仅是木头防舍而变为宽敞甚至雄壮的石头建筑了。” 四、 骑士精神的衰败 庄园经济的衰落使骑士制度逐步瓦解,战争的平民化和雇佣军的盛行使骑士队伍萎缩,同时,基督教的腐朽弱化了“骑士精神”。 (一) 骑士制度的瓦解 在经过近两个世纪的繁荣期后,骑士制度从13世纪中叶到14世纪开始走向没落。1352年,法王约翰发表了一份关于骑士制度总结式的赦令,追忆骑士制度的辉煌往息,痛感骑士制度的无奈凋零。 骑士制度是建立在中世纪西欧封建经济基础上的,中世纪晚期西欧商业的发展、货币经济的繁荣、城市的兴起都在慢慢侵蚀骑士制度的根基---庄园经济,庄园是中世纪西欧农村的主要经济组织形式。它是一种基本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单位,庄园内的生产活动主要是为了满足领主消费和依附农民及其家庭的生活需要,但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商品货币关系的影响,已不断发生庄园自营地缩减、劳役地租改为实物地租或货币地租等现象,14世纪初起,西欧经济变化剧烈,出现了所谓的封建主义的危机,庄园主纷纷放弃自营地,改为出租经营,货币地租流行,农奴也通过各种途径获得了人身自由,劳役制庄园也趋于瓦解。 新兴的城市贵族继而凭借经济上的绝对优势取代骑士在西欧社会中的地位,盾牌钱的实施促使骑士向职业军人转化,最终骑士制度烟消云散了,骑士这个称号也仅剩下空洞的荣誉。另一方面,中世纪晚期,西欧战争中新型武器的出现、军队中步兵革命、与雇佣军的大量出现都严重动摇了骑士在中世纪战场上的地位,加上骑士自身沉浸在华丽的比武游戏中,军事能力大大的减弱,战略战术思想严重落后于时代的需要,最终导致骑士在战场上的惨败,政治地位也随之衰落,骑士也渐渐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二)基督教的腐败 在骑士精神的培养过程中早期的基督教的思想教化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骑士精神显得那么的饱满,正如海涅所说骑士精神史一种“受到基督教灵化的蛮力”。一直到13世纪,基督教都是骑士内心的精神支柱,特别是在十字军东征中,骑士队基督教的信仰达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疯狂状态,但是作为骑士精神支柱的基督教在中世纪晚期却日益腐朽和衰落,严重动摇了骑士对它的精神信仰。教会为了巩固自己至高无上无人可以动摇的思想统治地位,不断发动战争镇压消灭异端分子,骑士成为罗马天主教会满足自己贪欲而进行“圣战”的工具,一方面,十字军东征过程中,基督教教义与骑士的战争原则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另一方面,正义、仁慈、人道和荣誉精神遭到了极大的削弱,东征到后来成了基督教大肆屠杀的一个借口,而骑士则成为杀人机器。伴随着教皇权力的逐渐膨胀,基督教在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都取得了绝对的控制权,权力极具膨胀的同时,一些底层的教会开始逐渐奢侈腐化,他们开始不断地追求世俗的物质利益。物质欲的膨胀使得基督教本身的清规戒律被抛到了九霄云外,神职人员不恪守教规,败坏道德。意大利人文主义者皮特拉克说:“阿维农教廷是所有恶行和苦难的发源地。。。。。。这里没有虔诚、没有仁爱、没有信仰、没有崇敬、没有对上帝的畏惧、没有圣洁的东西、没有正义的事,也没有神圣之物。你曾听到和看到的一切就是欺诈无信、冷酷无情、放荡无耻和堕落无行。总之,世界上曾出现过的邪恶与弊病的每个例子都集中在这里。”基督教积攒了几个世纪的社会权威开始摇摇欲坠,这时候,骑士无可避免的开始出现了动摇,最终,基督教与骑士自身的价值标准相背离。 五、西欧中世纪骑士精神的影响 西欧中世纪的骑士精神影响深远,对后来的价值观、爱情观、文化等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对价值观的影响 1.军事价值 从军事角度而论, 战争和竞技是骑士的主要职能。中世纪的骑士要驰骋战场履行他的军事封建义务, 因此中世纪的骑士既是军事艺术的体现者, 又是军事战略战术的谋划策动者。骑士的军事价值在当时主要表现在:随封主征战; 为保护或捍卫自己的权利与荣誉、抑或是宗教纷争、路见不平以及种种纠纷等等进行战斗。在当时以私战来解决一切问题似乎已成了一种社会通行的方法。中世纪的欧洲被称为是城堡时代,每一座城堡都是一个地区的封建军事、政治、经济和社交的中心, 是封建领主制形成的基础, 而骑士则是城堡的保卫者。而在这过程中,艰辛的作战需要骑士的精神来支撑。对当时的欧洲而言,骑士精神有着不可磨灭的军事价值。在我们现代人来看待当时的战场,看到的是一个个先进的兵器、英雄的故事与战争的艺术。从那时的弓箭、宝剑,到现在的弹炮、利刃,这是一个从简到繁的进化过程。如果没有那时骑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