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项目环境影响因素评价方法汇总

项目环境影响因素评价方法汇总

C.人为主观因素的渗入可增加定量方法的不确定性
D.一级评价应尽量采用定量或半定量预测方法
E.二级和三级评价可采用半定量或定性预测方法
用户答案:[BCDE]得分:2.00
9.环境风险按其成因可分为()等因素引发的风险。
A.化学风险
B.物理风险
C.工程技术
D.自然灾害
E.生态平衡
用户答案:[ABD]得分:2.00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15道题】
1.下列不属于海洋水文动力环境敏感区划分原则的是()。
A.开敞度很小,或感潮时间长的海湾
B.多年平均流量较大,且以径流作用为主的河口
C.多年平均流量较小,且以潮汐作用为主的河口
D.海岸线形状受海水冲刷影响极易改变的海域
用户答案:[C]得分:2.00
2.进行环境影响预测时,应考虑()对外来影响的自净能力。
A.建设项目
B.环境系统
C.社会环境
D.自然环境
用户答案:[B]得分:2.00
3.关于环境现状调查的资料收集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收集资料法应用范围广,效果好,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
B.进行环境现状调查时,应首先通过资料收集法获得各种现有资料
C.资料收集法是全面系统地获得第一手资料的有效方法
D.资料收集法往往难以符合环境现状调查要求,需要补充其他方法
12.环境影响评价中的资料收集和准备,可为进行()的识别提供基础资料。
A.物质风险
B.社会稳定风险
C.生产设施风险
D.自然灾害
E.生态风险
用户答案:[AC]得分:2.00
13.环境影响报告表(登记表)的内容要求中,评价适用标准包括()。
A.环境质量标准
B.污染物排放标准
C.建设质量标准
D.总量控制指标
1.开发区热负荷包括()。
A.工业热负荷
B.采暖热负荷
C.制冷热负荷
D.管网热损失
E.通风热负荷
用户答案:[ABCD]得分:2.00
2.()是环境检测最常用的方法。
A.分析方法
B.测定方法
C.采样方法
D.生产方法
E.操作方法
用户答案:[ABC]得分:2.00
3.当前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常用方法包括()。
A.系统流图法
B.层次分析法
C.叠加图法
D.情景分析法
用户答案:[C]得分:2.00
6.火灾时间延长一倍,所造成的损失一般可能增加()倍。
A.一
B.二
C.三
D.四
用户答案:[D]得分:2.00
7.海洋水质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其中二级评价一般采用()方法。
A.物理模型实验法
B.数值模拟法
C.近似估算法
10.()是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总体设计和行动指南。
A.环境影响评价大纲
B.环境影响报告书
C.境影响报告表
Dபைடு நூலகம்境影响登记表
用户答案:[A]得分:2.00
11.建设单位应当在确定承担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环评机构后()日内,向公众公告拟建项目信息。
A.5
B.7
C.15
D.3 30
用户答案:[B]得分:2.00
用户答案:[ABD]得分:2.00
5.公众参与能促进建设项目和规划取得()的协调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
A.政治效益
B.经济效益
C.社会效益
D.环境效益
E.军事效益
用户答案:[BCD]得分:2.00
6.《建设项目分类管理名录》所称环境敏感区,是指具有()等特征的区域。
A.需特殊保护的地区
B.生态敏感区
E.运营质量标准
用户答案:[ABD]得分:2.00
14.涉海项目对海洋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等方面。
A.对海洋水文动力环境的影响
B.对海洋水质环境的影响
D.类比法
用户答案:[B]得分:2.00
8.若将开发区定位为新经济区,则应以()来配置要素。
A.人口计划规模
B.经济发展规模
C.环境承载能力
D.资源需求总量
用户答案:[B]得分:2.00
9.开发区环境影响的识别,分为()等层次。
A.宏观规划和具体项目
B.战略性和策略性
C.长远和近期
D.主要和次要
用户答案:[A]得分:2.00
12.开发区环境空气影响评价等级不应低于()级。
A.一
B.二
C.三
D.三级以下
用户答案:[B]得分:2.00
13.()泄漏后会在地面形成一个池,池内液体由于池表面风的对流而缓慢蒸发。
A.常温下的液体
B.压力液体
C.制冷液体
D.高温液体
用户答案:[A]得分:2.00
14.海洋水文动力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如果建设项目位于海湾,应着重预测建设项目对()的影响。
C.工业园区
D.生态脆弱区
E.社会关注区
用户答案:[ABDE]得分:2.00
7.可燃气体的危险性主要是其具有()。
A.吸入性
B.燃烧性
C.爆炸性
D.自燃性
E.排放性
用户答案:[CDE]得分:0.00
8.下列关于海洋生态环境预测与评价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目前海洋生态评价方法比较成熟
B.应采用定性描述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A.涨、落潮流和余流历时
B.涨、落潮流和余流最大值及方向
C.海湾纳潮量
D.涨、落潮变化规律及旋转方向
用户答案:[C]得分:2.00
15.我国根据环境标准的适用范围、性质、内容和作用,实行()级()类标准体系。
A.三,五
B.三,六
C.四,五
D.四,六
用户答案:[B]得分:2.00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15道题】
A.调查公众意见
B.咨询专家意见
C.召开座谈会
D.召开论证会及听证会
E.开展意愿调查评估
用户答案:[ABCD]得分:2.00
4.污染物的类比分析法,判断分析对象与类比对象之间的相似性,可以从()等方面入手。
A.工程一般特征的相似性
B.污染物排放特征的相似性
C.项目生产方式相似性
D.环境特征相似性
E.项目区域地貌相似性
用户答案:[C]得分:2.00
4.()明确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社会环境影响,定量预测或定性描述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的变化情况,提出降低影响的对策与措施。
A.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B.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C.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D.环境风险分析评价
用户答案:[B]得分:0.00
5.()主要用于涉及地理空间较大的建设项目,如公路、铁道、管道等“线型”影响项目和区域开发项目。
10.爆炸性物质是指受到()能瞬间发生急剧的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并伴有能量的快速释放,引起被作用介质的变形、移动和破坏的物质。
A.高热
B.分解
C.摩擦
D.撞击
E.溶解
用户答案:[ACD]得分:2.00
11.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由()等指标构成。
A.目标层
B.准则层
C.描述层
D.扩展层
E.指标层
用户答案:[ABE]得分:2.0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