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推荐-深化部门预算改革 加强政府预算管理 精品

推荐-深化部门预算改革 加强政府预算管理 精品

从2000年开始,我省省级财政即按照部门预算编制的内容、程序、
方法,全面推进了部门预算改革。经过近八年的探索与完善,我省的部
门预算改革已逐步趋于规范,改革成效十分突出。

一、20XX年部门预算改革的新举措
为进一步深化和推进部门预算编制改革,顺利实施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改
革,结合财政部《关于完善和推进部门预算改革的意见》精神,做好20XX
年部门预算编制工作,并保证及时向省政府和省人大报告财政预算的安
排情况,我厅对20XX年部门预算编制工作提出了以下几项措施:

1、严格基本支出预算管理
为了充分利用基础信息有关资料,最大限度地减少部门和单位的工作量,
同时为了统一预算编制口径和方法,减少预算编制过程中的随意性,在
对基础信息进行全面审核的基础上,运用预算编制软件系统,对财政全
额拨款的行政事业单位采用统一的定额标准公式将公用经费直接计算
生成各单位的日常公用经费预算(不含会议费、工会经费、福利费),不
再需要各单位编制公用经费预算。

2、细化项目支出预算管理
项目支出预算要在对申报项目进行充分的依据审核并对重大项目进行
可行性论证的基础上,按照轻重缓急进行排序,并结合当年财力状况,
首先足额安排省委、省政府已确定的支出,然后再按照事业发展的轻重
缓急,安排其他必需的支出。

(1)切实细化项目支出预算。细化预算是部门预算的一个重要环节,
是科学分配财政资金的客观要求。部门及其下属单位所有项目支出要按
照有关政策规定,必须细化到具体的预算项目、必须落实到具体部门和
相应的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到不了具体项目的资金不能列入部门预算,
没有明细支出内容的项目不能立项。行政及一般事业单位的维持及发展
专项经费要按功能分类和经济分类进一步细化。

(2)将基本建设支出、科技三项费用等专项资金纳入部门预算。部门
预算是完整、细化的预算,年初各项资金落实到部门和项目,既是部门
预算编制的政策规定,也是人大、纪委审计监督和预算执行的要求。为
此,要求省发改委、经委、科技厅、农牧厅、社保厅等部门,在细化预
算的基础上,对属于部门再行分配的资金,如基本建设支出、科技三项
费用、企业挖潜改造资金、支农资金、社保资金等生产性和事业发展资
金中部分经常性或连续性、有条件细化到部门和项目的资金,努力在年
初预算中编列到部门的项目预算中。

(3)推进项目支出绩效预算管理工作,促使部门单位提高预算资金的
使用效益。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根据《省级部门绩效预算管理实施
意见》的有关精神,选择部分部门对20XX年部门预算中安排的资金数
额较大,社会影响较广、具有明显社会效益的重大项目,采用一定的方
法和程序进行绩效考评,帮助部门调整和优化预算支出的方向和结构,
改进和加强省级部门项目支出的管理,并为下一年度编制和安排省级部
门预算项目支出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3、进一步推进综合预算编制管理
综合预算就是要将部门所有的财政资金包括预算外资金全部纳入部门
预算管理范围。一是对于行政部门的行政性收费和行使行政职能的事业
单位的收费收入,已纳入预算管理的,在预算编制上要认真实行收支脱
钩,坚决取消收支挂钩核定预算的办法,实行真正意义上的预算管理。
二是对于财政专户管理的预算外资金,要统筹安排,严格资金追加。各
部门单位必须认真测算和如实上报预算外资金收入,凡部门单位在编制
预算时,少报、漏报或瞒报预算外资金收入的,在预算执行中,一律不
再下达或追加预算外资金拨付指标。帐户结余资金在下年编制部门预算
时再进行统筹安排。三是推进编制规范的基金预算,进一步加强结余资
金管理。为规范预算编制和执行,对各项基金应比照部门预算编制的方
法,在部门预算“二上”阶段,要逐步编制比较完整规范的基金预算。
同时,将对部门结余资金报送、确认、安排使用做出明确规定。

4、开展部门预算绩效评价试点工作
为了促进各部门的注意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按照省政府的要求,
省财政厅已制定了《省级部门预算项目支出绩效绩效考评管理办法》(随
文下发),根据有关精神,我们将选择部分部门对20XX年预算中安排
的资金数额较大,社会影响较广、具有明显社会效益的重大项目,采用
一定的方法和程序进行绩效考评,帮助部门调整和优化预算支出的方向
和结构,改进和加强省级部门项目支出的管理,并为下一年编制和安排
省级部门预算项目支出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5、提高年初预算的到位率。实行部门预算以来,省级部门预算安排的
透明度不断提高,年初预算到位率也逐步提高,20XX年省级部门预算编
制中要继续做好这项工作,特别是有预算分配权的部门要给予大力的配
合和支持。努力将基本建设支出、科技三项费用等专项资金纳入部门预
算。部门预算是完整、细化的预算,年初各项资金落实到部门和项目,
既是部门预算编制的政策规定,也是人大、纪委审计监督和预算执行的
要求。为此,要求省发改委、经委、科技厅、农牧厅、社保厅等部门,
在细化预算的基础上,对属于部门再行分配的资金、支农资金、社保资
金等生产性和事业发展资金中部分经常性或连续性、有条件细化到部门
和项目的资金,努力在年初预算中编列到部门的项目预算中,提高年初
预算的到位率。

二、县级部门预算改革情况
我省共有51个县,已全部实行部门预算。虽然我省部门预算改革启动
较早,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由于整个部门预算改革还在逐步完善中,
与相配套的一些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使得部门预算编制改革工作存在
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定员定额标准不够科学。由于我省县级财力有限,
实行部门预算以来,每年制定的定员定额标准都是按照历史制定的标准
基础上做了修补和细化,使得按照定员定额标准核定部门支出的工作存
在不准确和不公平因素,财政分配缺乏准确的基础数据支撑。二是综合
预算编制还需进一步加强。在前几年的预算编制过程中,政府性基金、
预算外资金仍实行与预算资金不同的核定办法,尤其财政专户以外的各
项预算外资金财政部门很难掌握和管理,各部门只重视预算内资金的编
制,而忽略预算外资金的编制,甚至漏报、瞒报预算外收入。部分预算
外资金仍游离于部门预算之外,未纳入部门预算管理。部门综合预算不
完整。三是缺乏一套财政系统统一使用的系统性财政管理软件。目前,
财政部门使用的“e财”预算编制软件是一套用于财政预算业务管理的
信息平台,它与国库集中支付、工资统发、费税收入、指标管理等软件
未相互衔接,因此,财政内部业务科室之间的工作出现重复及效率低下
的现象,不利于提高整个财政系统信息化管理水平。四是一些部门对编
制部门预算重视程度不够。部分预算单位对预算编制不认真、不规范,
未按编制部门预算的有关规定和程序进行,甚至部分部门虚报人员、车
辆等基本信息资料,造成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失去有效控制。

鉴于以上存在的问题,我省今后深化和推进县级部门预算改革的目标、
基本原则和工作步骤是:

(一)主要目标。进一步提高部门预算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完整性,逐步
建立起一套框架体系完整、内容有机结合、运转高效有序的财政资金分
配、使用和管理机制,努力提高财政资金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实现预算管理的公开、公正、公平。
按照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把握全局与突出重点相结合,积极推进与
稳步实施相结合的原则,在规范部门预算编制内容,完善部门预算编制
方法、明确部门预算编制规程的基础上要建立和完善四个机制,即预算
决策机制,预算分配机制、预算监督机制和预算绩效评价机制。

(二)基本原则。在深化和推进部门预算改革中主要坚持以下原则:一是
完整统一原则。部门预算编制必须实现综合预算,要将部门和单位的预
算内、外资金和其他收支等全部纳入预算,按照有关规章制度,统一编
制、统一管理、统筹安排。二是真实可靠原则。部门预算收支预测要以
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履行部门职能的需要为依据,对相关指标进行科学
合理的测算,确保数据真实准确。三是确保重点原则。部门预算的编制
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三要发展”的方针,
根据部门履行的职责、事业发展目标和现有公共资源的配置情况,做到
有保有压,分别轻重缓急,统筹兼顾,保证重点支出。四是积极稳妥的
原则。既要坚持部门预算改革方向,加快改革步伐,加大改革力度,又
要结合实际,把握好改革的节奏和力度。五是坚持“二上二下”的编制
原则。根据预算管理需要和实际情况,确定“上”与“下”的具体流程,
明确预算编制各阶段的具体任务和有关方面的职责分工,合理延长部门
预算编制时间,逐步推行标准周期预算制度,实现预算编制的程序化、
规范化和制度化。同时,探索建立资产实物相结合的的预算标准定额,
逐步引入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预见性。
(三)工作步骤。20XX年5至6月,分期分批举办州级财政部门和县级
财政部门相关人员参加的部门预算业务知识和软件操作培训班, 8月
份,着手编制20XX年全省部门预算编制工作。期间,从预算编制的内
容、程序、办法、定额制度、项目预算管理、经费细化分类等方面,积
极引导、规范县级部门预算编制改革,确保部门预算改革积极稳妥实施、
富有成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