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石敢当习俗的文化特征片头【解说】2005年12月31号,中国国务院公布了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名录,山东泰山申报的‚泰山石敢当习俗‛榜上有名。
泰山石敢当习俗特点有哪些,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对于弘扬泰山文化具有怎样的意义,敬请收看泰山学院讲座:泰山石敢当习俗的文化特征【字幕】蒋铁生资料【讲解】泰山石敢当之所以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因为它既是我国带有民族性的一种民俗习惯,同时也是带有国际性的民俗事象。
泰山石敢当习俗分布的地区十分广泛。
以泰山地区为中心,逐渐扩散到全国各地(包括台湾省、港澳地区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和东亚的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和世界各地的华侨居住地。
【音乐】【配画面】现在在中国各地,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泰山石敢当‛的各种碑刻,这些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石刻,或立于房基之上,或立于桥头要冲,或立于胡同巷口,或镶嵌于衙门照壁和豪门大户的影壁墙上,或立于庙宇前庭,或立于百姓门口,或把泰山石敢当人格化以‚石将军‛、‚石大夫‛、‚石老爷‛的称谓加以供奉,或制作成门神贴在或钉在门上让它看家护院等。
泰山石敢当的制作或用石、或刻木、或雕砖、或在石狮、石狗、石虎上刻写‚泰山石敢当‛字样等。
这种文化现象所表现的是中国人祈求平安的心理。
泰山石敢当习俗与泰山文化紧密相连,是泰山平安山的外化。
‚泰山安,则天下安‛,立在各地的泰山石敢当,就是泰山的特命全权大使,人们立下一块泰山石敢当,就等于把泰山带在了身边。
‚泰山石敢当‛习俗起源于上古时期的灵石崇拜。
先后经了早期泰山石敢当的萌芽阶段、泰山石敢当的变异阶段和泰山石敢当信仰的兴盛期诸阶段。
特别是从宋金时期开始,泰山石敢当信仰与东岳泰山崇拜更加紧密结合,由‚石敢当‛发展到‚泰山石敢当‛。
它的职功能也经历了从最早的‚镇宅‛到‚化煞‛再到‚治病‛、‚门神‛、‚辟邪‛、‚防风‛等功能的转变;在历史的演变中,关于泰山石敢当的神话故事也在各地演绎成多种版本。
【音乐】【字幕】泰山石敢当的文化特征之一有形的物质形态和口传与非物质形态相结合的文化传播特征【讲解】石敢当信仰的传播是由刻写‚石敢当‛或者‚泰山石敢当‛的碑刻、石像等与民间口传的神话故事、传说以及戏曲等形式共同存在的;【串讲:神化传说播放:皮影戏《泰山石敢当捉鬼》和梆子戏泰山石敢当的音像资料石敢当的神话故事】【讲解】石敢当在各地的传播中,除了普遍存在的石刻以外,还逐渐在民间形成了不同版本的神话故事。
这些神话故事以石敢当或者以石敢当为中心的泰山风物传说为蓝本,结合本地的具体事物或者流行的宗教信仰,形成了丰富多采的关于泰山石敢当的故事群,在民间广为流传。
清代以来,有不少民间文艺工作者收集和整理了不少石敢当的传说,有代表性的有下列几种:【配乐字幕】石敢当与女娲神(酉阳杂俎)【配音】【动画】传说黄帝时代,蚩尤残暴,头角无人能敌,所触之物,玉石难存,黄帝屡遭惨败。
有一次蚩尤登上泰山,在泰山上自称:天下谁敢当?蚩尤的狂妄激怒了女娲,女娲遂投炼石以制其暴。
上面镌‚泰山石,敢当‛,终致蚩尤溃败。
黄帝乃遍立‚泰山石敢当‛,蚩尤每见此石,便畏惧而逃,后在涿鹿被擒,囚于北极。
从此‚泰山石敢当‛便成了民间辟邪神石。
【音乐】【字幕】石敢当与姜子牙【讲解】这种说法源于周朝,石敢当即是神名‚石将军‛。
因姜子牙辅佐西岐文、武二王灭商纣有功,死后被谥(shi)封为‚泰山--石敢当‛,其神权主执守鬼门关道。
因东岳泰山雄伟富有神气,被视为具有无边法力的神,能镇压任何厉鬼,此后便衍化为驱邪之神。
刚才我们看到的‚姜太公在此‛就是这种传说的具体表现。
【音乐】【字幕】石敢当是个五代时的将军【动画】【配音】据《姓源珠玑》载:五代刘知远的手下有一员猛将,叫做石敢当,生平逢凶化吉,御侮防危,是一员福将。
因此石敢当死后,后世人凡桥路冲要处,必刻石志书其姓名,以捍卫居民。
因此后人有诗赞曰:【字幕】甲胄当年一武臣,镇安天下护居民。
捍卫道路三叉口,埋没泥土百战身。
【动画】【配音】这些传说被风水先生抓住,加以利用,于是就使这一块石头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字幕】《鲁班经》曰:‚凡凿石敢当,须择冬至日后甲辰、丙辰、庚辰、壬辰、甲寅、丙寅、戊寅、庚寅、壬寅、此十日乃龙虎日,用之吉。
至除夕用生肉三片祭之,新正寅时立于门道,莫与外人见,凡有巷道来冲者,用此‘石敢当’。
‛——《姓源珠玑》【字幕】治病神医石敢当(河北版)【讲解】在河北农村的墙壁上,常常见到刻着‚泰山石敢当‛字样的碑额。
老年人说这是镇宅石,有驱鬼避邪的功效。
现在科学证明,已经没有多少人相信它了,可要说起它的根由来,倒有一段故事呢。
【动画】【配音】很早以前,泰安府有个王员外,老两口年过半百,只有一个独生女儿。
她自幼三门不出二门不上,整日学诗作文,勤于女红,又温柔孝顺,父母爱如掌上明珠。
打罢新春,姑娘都二十三岁了,还没有出嫁。
王员外要为女儿招一个倒上门的女婿,但都因高不成、低不就没有如愿。
这一年正月十五,泰安城里元宵灯节办得特别红火,姑娘第一次在左邻右舍姐妹们的招呼下去灯市观灯。
各色各样的花灯鲜艳夺目,街头巷尾的焰火鞭炮接连不断。
突然,一声沉雷的大炮响了,把对面一辆轿车的辕马震惊了,那车夫拼命拖住马疆也无济于事,只见轿车狂奔过来,众人四处躲闪,王姑娘却吓得一头晕倒在地。
车轮从她身边轧过,虽然没受一点外伤,可是被人扶起之后,她却举止离奇,言语颠狂,变成了一个疯子。
老两口看到女儿的模样,真比挖心摘肝还难受,医家善友不知请了多少,就是不见好转。
邻居们为王员外想出个办法:向方圆几十里的城乡遍贴求医告白。
那告白上写道:如能治好女儿病,愿以家产一半奉敬;若是未婚男子,愿将女儿许为婚配。
却说泰山脚下住着一个青年石匠,给王姑娘的病治好了。
王员外,招了石匠为上门女婿,举行婚礼那天,左右乡邻四方亲友都来庆贺。
从此,石匠治病的事象长了翅膀一样传到外府外县。
一时求医问病的来往不断。
石匠实在忙得应接不过来了,就想出一个办法;在石块上刻上‚泰山石敢当‛五个字,请医的人来了就给他一块,就跟自己亲自到病人家里看病一样。
原来石匠就姓石,‚敢当‛是他的名字。
石匠去世后,人们就自己刻了小石碑嵌在自家的屋墙上。
这样,传来传去‚泰山石敢当‛这五个字的石碑,竟成了防病祛邪、平安吉祥的标志了。
【音乐】【字幕】唐太宗与石敢当(泰山版)【讲解】唐朝时,唐太宗上泰山封山,他是骑马来的。
唐太宗来到回马岭,一看到马蹄盘,就上不去了,他非常好奇,非上不行。
结果,绕着道走,临走说了这么一句:‚我从长安来,逢山开路,遇水造桥,没有挡住我的,偏偏让泰山石把我挡住了。
‛借了这个音,叫起了‚石敢当‛。
【提问】这个传说的记载中,有一个明显的错误,哪个同学能指出来吗?【回答】【音乐】【字幕】石敢当镇宅辟邪(广东版)【讲解】康熙年间,广东徐文县几任知县都到任不几日就先后死在公座上。
某黄知县知道这件事,携一风水先生一同赴任。
先生查明是本县一座宝塔的影子落在了县太爷的公座之上,诸官都因为不能经受宝塔的压力而死。
知道原因后他就在县衙前立石碑,刻上了‚泰山石敢当‛五个字,意思是泰山之力可敌宝塔。
从此一帆风顺。
泰山石敢当在我们泰山地区,还有驱妖、捉鬼多种版本,有石匠说、算命先生说,原籍有桥沟说,有大汶口说等,不再一一表述。
台湾地区近年来研究泰山石敢当的文章很多,主要认为泰山石敢当有驱邪押煞的功能,他们还称泰山石敢当是无声的保镖。
【音乐】【字幕】泰山石敢当的文化特征之二石敢当信仰的广泛性特征特征【分布图】【讲解】石敢当信仰源自古老的灵石崇拜和影响广泛的东岳信仰。
其信仰范围具有广泛性。
从北方到南方,从汉族地区到少数民族地区,从大陆到台湾。
逐渐成为中华民族有代表性的民间信仰。
【串讲】【音乐】【字幕】泰山石敢当在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讲解】根据民间文化的互释性规律,泰山石敢当信仰逐渐传播到西南的少数民族地区。
【字幕】侗族【讲解】广西三江县林溪乡程阳村寨的吊脚楼旁,立一青石,方柱状,上雕狮头,突目,凹鼻,阔口,吐舌,舌上书‚泰山石敢当‛。
【音乐】【字幕】羌族【讲解】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的‚九寨天堂‛,有大型泰山石敢当的石刻雕像,上面有狮、羊等动物的雕像。
羌族民居的吞口神,书写‚泰山石敢当‛。
【音乐】【字幕】藏族【讲解】西藏太昭县一民居现在依旧保存着‚泰山石敢当‛石刻,为当年入藏清军后裔所留,至今藏胞仍把它当作镇村之宝。
【音乐】【字幕】土家族【讲解】据马昌仪、彭荣德、郭振华的湘西土家族梯玛文化调查报告,土家人信仰的神鬼包括‚辟邪的吞口神‛。
吞口上刻有‚泰山石敢当‛。
另外1932年版《万源县志》、《八寨县志稿》和1938年版《麻江县志》以及1921年四川《合川县志》等均载有泰山石敢当信仰的有关史料民俗的流变,由刻石而刻木,但‚石敢当‛这个符号始终贯穿其间,这反映了平安和驱邪的民间信仰习俗的生命力。
【音乐】【字幕】泰山石敢当的文化特征之三石敢当信仰的地方性与民族性相结合的特征【讲解】石敢当信仰在全国各地的传播中,与地方文化和地方宗教相结合,使石敢当在各地都具有地方特色。
例如,在碑刻上同时刻上一些地方宗教的图形,如八卦图、如五岳真型图等;又如与风狮、石狗、虎头等相结合的碑刻等。
同时,全国的石敢当信仰都具有文化的同源性,这就是被民间广泛接受的发源于泰山的平安文化。
这一点正是石敢当信仰具有民族性的具体体现。
【串讲】有时泰山石敢当在传承过程中,还会发生变异,如旧县(注明属地,以免歧义)爬桥节的来源就是如此。
【音乐】【字幕】泰山石敢当的文化特征之四石敢当信仰的国际性特征【讲解】石敢当信仰在历史上早就跨洋过海传到国外,至今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印度支那地区和海外华裔居住地都有信仰。
美国纽约的时代广场上就有一块泰山石敢当,这说明中华文化的亲和力和渗透力。
石敢当的国际性说明它是一种开放的文化现象。
我刚才讲到的‚文化的互释性‛也同样可以解释泰山石敢当在世界各地的传播。
外国人他可能不懂你的语言文字,但是他可以理解你的文化,举一例说,今年5月26日,齐鲁晚报记者霍晓蕙在泰山文化广场对我进行现场采访的时候,正碰上一个老外从那里出来,他手里拿着一个小型的泰山石敢当,我用英语问:how about it?没想到这个老外会讲简单的汉语,他说:‚保护!保护!‛他说这话的时候,是用手指着自己说的。
我又问他来自那里,他说‚新西兰‛是用英语说的,于是,我对记者说,新西兰又多了一位泰山石敢当的信奉者,多了一位泰山的崇拜者。
日本是国外信仰泰山石敢当最普遍的国家,日本国的学者统计,全国清代以前的泰山石敢当有600多块。
分布日本列岛。
中日文化交流史,古代尤其是盛唐时日本的遣唐使是来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近代尤其是戊戌变法时中国学日本,明清以来,日本主要吸收中国民间文化,泰山石敢当为代表。
下面请大家看几张日本的石敢当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