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湖泊污染及其防治浅析

我国湖泊污染及其防治浅析

第二二部分“湖泊保护与开发利用”分论坛

我国湖泊污染及其防治浅析何国勤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的活动使湖泊正遭受着严重污染,水生态系

统受

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直接威胁饮用水安全和人民生命健康,影响工农业

生产

和农作物安全,湖泊水污染的防治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我国湖泊污染现状和特征分析,提出了湖泊污染防治对策和措

关键词

:

湖泊污染防治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自古以来,人们就习惯于依山傍水而居。湖泊是地球上重要

的淡水蓄积库,地表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9%0都蓄积在湖泊里。湖泊作为重要的淡水资源

,

具有提供工业用水和饮用水、调蓄水资源,防洪、防涝和实施农业灌溉;保护生态环境,调节湖泊水陆系统循环,栖息繁衍水生动植物;涵养地下水、沟通航运

、调节气

候和旅游

观光等多种功能。湖泊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影响,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

,

我国在加快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同时,湖泊范围逐渐缩小,水质污染愈加

严重

,生态功

能不断退化萎缩,加之湖泊环境保护滞后,导致湖泊污染问题较为突出,城市湖泊几乎都

受到污染。湖泊污染治理已成为当前和今后我国水环境治理的工作重点。

心国需口画圈日胭瞥.1我国湖泊及其污染现状

湖泊作为重要的国土资源,其生态健康与安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

保障。我国

一个多湖泊的国家大于1的湖泊有Z工X)多个,湖泊和水库总贮水量可达.6380X。湖

内陆水体供水的主体,全国城镇饮用水源的50%以上源自湖泊,全国粮食产量的l/玉1

4/

和工农业总产值的30%以上来自于湖泊流域。在过去的50年间,我国近3以刃个一平方公里以上的天然湖泊减少了约IOX)个,平均每年有20个天然

湖泊消失。国家控管的27个湖

泊中,总体处于营养化的高达85%。滇池上世纪80

代初为三类水体

,

上个世纪90

代后期全湖为劣五类水体,陷入重度营养化状态,巢湖、太湖也处于重营养化。根据

206

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国家重点控管的27个湖泊中,满足五类水质的5个(占19%)

,

劣五类水质的13个(占48%),其中,巢湖水质为V类,太湖和滇池为劣V类

主要污染

指标为总氮和总磷。中国湖泊污染具有严重、复杂和全面化的特点。早期的工业污染,加上近年工农业活动的剧烈增加,农药、集约化家禽养殖中激素、抗生素大量使用,以及持呀画胭瞥圈国需困目第二二部分

“湖泊保护与开发利用”

分论坛

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大量排放,使得中国湖泊复合污染特征明显、生态健康效应复杂、湖泊

污染防

治问题突出

湖泊主要污染问题及特征

湖泊水体富营养化

湖泊富营养化已经成为严重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引起了生态学家们的广泛重视。湖

泊富营养化不仅对湖泊水质有严重影响,而且还会影响到周边水环境和人为景观,甚至通过给水系统危害到公众的健康。经过多年的不懈治理,水体富营养化主要是因水体中含有

的氮、磷等可供藻类利用的营养物质较多造成的。引起富营养化的氮、磷等营养物质来源

较复杂,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既有外源,又有内源;既有点源,又有面源

.211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

(l)自然因素

自然界的湖泊形成之初都处于贫营养状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富营

养化也成为了湖泊演化过程中的一种自然现象。一方面,湖泊水体的水文条件(如水体的

深度、流速、循环周期)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产生,浅水湖泊相对于深水湖泊,更容易产生富营养化问题,而水体的流速越慢,其水循环周期越长,更新速度越慢,流入水体的营

养物更易在输出之前沉积在水底,大量营养物质的沉积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发生,而这种状况一旦出现,就很难恢复;另一方面,因地表土壤的侵蚀和淋溶,使大量的营养元素进入湖内,湖泊水体的肥力增加,大量的浮游植物和其他水生植物生长繁殖,为草食性

动物、昆虫和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食料。当这些动植物死亡之后,它们的机体沉积在湖

底,

积累形成底泥沉积物,而残存的动植物残体不断分解,由此释放出的营养物质又被新的生物体所吸收,还有水体周围的地质环境也有可能增加水体的富营养化;其次,适宜的气候

条件也会使湖水易形成富营养化,湖泊既从天然降水中吸收氮、磷等营养物质,也在适宜

的温度、充足的光照条件下,藻类的繁殖速度会大大增加。我国巢湖的气候条件就很适宜

藻类繁

(2)人为因素

从对富营养化水体的调查研究发现,人为因素比自然因素的作用更为重要。没有人

为因素的存在,即使水体因为自然因素而具有易富营养化的特征,其富营养化的进程也是

非常缓慢的,甚至不会发生。而人为排放含营养物质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所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则可以在短时间内出现。一旦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现象,要恢复往往是极其困难的

.212湖泊水体富营养化造成的危

(l)湖泊水体的生态环境平衡遭到破坏

在正常情况下,湖泊水体中各种生物都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但是,一旦水体受到污染而呈现富营养状态时,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

进入湖泊、水库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

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死亡后藻类有机体被异养微生物分解,消耗了水中的大量溶解氧,使水中溶解的氧含量急剧下降。同时,由于水面被藻类覆盖,影响大气的复氧作用

,

使第二二部分

“湖泊保护与开发利用”

分论坛

水中缺氧,甚至造成厌氧状态。水体出现富营养化时主要表现为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

,

占优势的浮游生物的不同而水面往往呈现出蓝色、红色、棕色和乳白色等,形成湖泊的“水

华”。

水体的正常生态平衡就会被扰乱,某些种类的生物明显减少,而另外一些生物

类则显著增加,从而导致水生生物的稳定性和多样性降低,破坏了湖泊生态平衡

(2)导致水质恶化,影响水体功能的利用水体富营养化,破坏了水体中光合作用平衡,大量藻类和水生微生物的草生繁殖,产生的微量有机物使水带有强烈异味,分泌出的有机物会妨碍絮凝作用,导致水混浊,还有

一些分泌出的有机物经分解成为难以降解的腐殖酸,生成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的物质,使水质更加恶化,不宜饮用。大量生物和有机物残体,在缺氧情况下,经微生物分解,产生甲烷、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水体一旦发生富营养化,必将严重影响水体正常功

能(给

水、湖泊旅游、航运)等。207年太湖蓝藻污染事件,造成无锡全城自来水污染。生活

用水和饮用水严重短缺,超市、商店里的桶装水被抢购一空

(3)加速水体沼泽化、陆地化进程

富营养化的水体含有大量营养物质,导致水生生物的稳定度和多样化降低,藻类和水生生物大量生长和繁殖,使水体库容因有机物残渣淤积而减少,水体生态结构破坏,生

物链断裂,物种趋向单一,水体功能退化,从而加速水体沼泽化、陆地化的进程,破坏了

区域的生态平衡

.22湖泊

水体有毒有机物

的污染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许多新的化学物质不断产生,越来越多的有机污染物通过“三

废”排放、地表径流、大气与水体交换、大气干湿沉降和地下水渗入等形式而进入湖泊

,,

经过湖水的物理、化学及生物过程而发生迁移和转化,其中大部分沉积到湖底成为湖泊营

养物质。这些物质具有疏水性,可以在生物脂肪中富集,即使在湖泊中含量很低,可通过水生食物链,造成持续性的毒性作用,甚至通过食物链为害人体健康。23湖泊水体重金属

随着采矿、冶炼、化工、电镀、电子、制革等行业的发展,以及民用固体废弃物不合理填埋和堆放,重金属污染物事故性排放以及大量化肥、农药的施用,使得吝种重金属污染物进入到湖泊水体中,使水体悬浮物和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含量急剧升高。进入到湖泊的重金属物质,在水中通过机械迁移(水流搬运)、物理化学迁移(包括沉淀作用、吸附作用、絮凝作用和氧化还原作用等)、生物迁移(重金属随生物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和死

亡等过程进行流动和迁移),湖水中悬浮颗粒物吸附重金属而沉积到底泥中,进

而成为湖

泊的次生污染内源,将对水体环境造成长期影响。重金属污染范围较广、持续时间长、并

且具有相当高的稳定性、隐蔽性和难降解性,难以治理。水体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

呀.目周皿图网硒.3湖泊污染防治策略

湖泊污染治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国家政策、管理技术、市场调节、全

68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