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整合学校德育资源-精品

整合学校德育资源-精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整合学校德育资源-精品 2020-12-12 【关键字】建议、意见、情况、台阶、设想、方法、实效、成就、成绩、空间、质量、行动、计划、传统、地方、认识、问题、系统、机制、有效、大力、自主、主动、自觉、深入、继续、充分、整体、现代、合理、良好、优良、和谐、文明、公开、健康、开拓、加大、配合、沟通、召开、统一、发展、建设、建立、制定、提出、掌握、了解、研究、措施、阵地、特点、覆盖面、位置、局面、安全、网络、准则、内涵、意识、思想、成果、需要、氛围、素质、环

——朱镇乡中心学校德育素质化工程汇报材料

一年来,学校的德育工作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以抓养成教育为突破口、以各种活动为载体、以师德建设为重点、构建朱镇乡中心学校生态德育体系,扎实开展德育工作。 一、德育理念重强化 新时期背景下,需要我们树立新的德育理念,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以顺应新时期学生发展的特点。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首先确立“以德立校”的德育指导思想,积极树立“立人先立德”的管理方针,将德育工作摆在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首位,并根据学校的总体办学思想,确定了我校德育工作的定位,树立了学校德育管理的“三大理念”: 1、“以人为本,激励为先” 一切教育都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观。因此,我们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以尊重学生个性特点为指导思想,遵循青少年个性发展的特点,着眼于学生终身良好思想道德与行为习惯的形成,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落实“全员德育、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全面德育、全程德育、重点德育”,建立以“激励”为中心的德育管理机制,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激励学生战胜困难。 2、“摆脱说教,注重实践” 努力摆脱以说教为主的德育方式,积极开展校内外德育活动,让德育回归生活,让学生在日常生活的德育实践中体验道德与人格的魅力,使德育工作由“由外而内”,转变为以“内”为主,“内”、“外”结合的教育方式,让学生真正理解德育的内涵,自觉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 3、“与时俱进,创新德育” 在德育工作中,不断关注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趋势,加强德育科研,根据学校实际和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更新德育观念,更新德育手段。我校“整合学校德育资源,构建生态德育体系”的德育新理念,摆脱一成不变的单纯凭经验的德育管理思想,让德育工作紧跟随时代的步伐,在不断创新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二、常规德育重实效 我们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为了让这种优良的传统美德在学生中继续发扬下去,学校以“礼仪教育”为先导,引导学生学习文明礼仪,学会以礼待人。多年来,我们一直开展各种文明礼貌教育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礼貌意识,积极促进学生文明礼貌习惯的养成。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文明习惯养成教育 学校历来坚持多形式、多渠道的正面教育,引导学生人人懂文明,人人争做文明学生。一是每学期开学初,对初一新生进行军训和政训教育,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以及《八荣八耻》,让学生明白做文明学生的准则;二是在校园内设立文明、礼仪标语牌:如“请使用文明语言”“请讲普通话”“轻声、慢步、礼让、右行”,“宁可绕道百步远,也不践踏半寸草”等,让环境感化人;三是利用班会时间,让学生自由发言、讨论,对校内外事件发表评论。 2、设立文明礼仪监督岗 在校园内主要位置共青团文明礼仪监督岗,共青团员轮流值岗,对个别学生的乱扔、乱丢等不良行为进行监督,制止一些不文明行为的发生。 3、“文明班级评比”激上进 为科学有效地加强班级管理,促使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和文明素质的提高,营造班与班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良性竞争工作的新局面,我们设想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贯注了人文教育理念、实行“文明班级”评定。 “文明班级”评定是指把班级管理工作分成纪律(就餐纪律、就寝纪律、集体活动纪律、安全纪律)卫生(教室卫生、清洁区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卫生、宿舍卫生、个人卫生)、文明习惯等三大项,每项下设几个小项,三项满分各为100分,按“文明班级”的条款实行班级量化评定,每周一小评,每月一大评,根据量化分评出文明班级等级,学校给予表彰和奖励。 文明班级的管理遵循“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人本教育理念,立足学生的现实成长,立足学生的未来发展,给每个班、每个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越来越多的学生和班级在这个舞台上演越来越精彩的剧目。 三、生态德育重内化。 “生态德育”是为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我校提出的一种新型德育理念。生态德育,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与校园文化的和谐统一,人与家庭的和谐统一。通过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自我接受教育;通过参与校园的文化建设,自我受到熏陶;通过家教活动,不自觉中接受爱的洗礼。 “生态德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一种德育策略,应与相关资源,社会实践相结合,从而达到德育工作和学校全面发展的共赢策略。我校具体做法是: (一)绿化美化环境,达到生态发展要求 合理规划校园环境,使校园环境达到和谐整洁、优美舒适,力争校园绿化植物覆盖面积和人均活动空间、含氧量达到生态发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展要求。优美的校园环境,是一部多彩而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它能美化心灵、陶冶情操。现在,我们正在努力将合理规划校园美化、园林化、人文化。 1.“双改工程”彻底做到一个“净”字。学校投资二十多万元完成“双改工程”(改厕、改气)。校园环境的硬件设施得到充分改善。使原先此两处的“脏、乱、差”的环境得到了净化。 2.花架芬芳达到一个“美”字。今年学校投资数万元对三处生态德育基地进行了改进,走进“智慧园”打开智慧之门,收获生命精彩。走进翠竹园,优美恬静,这里是同学们课余休闲的乐园。走进花园圃,四季如春、花团锦簇、生机盎然,为学生们学习创造了优美的生态环境。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德育 校内活动: 1.积极争创“生态章”。在我校的团队争章活动中,有一个传统的项目——“生态章”。其争章内容为:读一篇以上生态文章,知道一些生态保护知识;为家乡的生态建设做一件实事;参加一次环境保护的宣传活动。每个学期我们都把这项内容作为争章活动中必修章。制定出每学期的阶段性评定规程,先由班级小组评定,再由班委会评定,最后由班主任评定队员的日常生态意识表现。我们还在争章手册中建立了家长意见一栏,定期联系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家长,每月下发生态活动的联系卡和反馈单。在这项活动中,学生不仅有生态知识上的了解,还有生态行动上的实践,同时还带动了家长的参与,提高了活动的效率。 2.主题(班会)活动。每学期学校要举办一次“爱我校园,爱我班级,美化校园”班级环境布置评比,各班结合自己班级特点、年龄,人人都为自己班级的布置出谋划策,美化环境。班级是学校的组成细胞,同样是生态的个体。 除此之外,每一个学期班级还要开展一些生态德育方面的专题活动,培养、提高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促进生态行为的形成。我们结合一些跟生态环境保护有关的节日以生态环境知识为主题来开展一系列活动主题中队活动,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育。以七年级一学年为例,我们在植树节(3月22日)开展了“呼唤绿色的觉醒”主题班会活动。同学们通过课外的收集、准备,介绍了绿色(植物)对于我们人类的作用,由于人们滥砍乱伐所引起的植被萎缩、物种消亡、土地荒漠化、洪水频发……一系列严重后果。还谈了作为一名学生如何去保护家乡生态环境不被破坏,最后,号召全班同学和家人一起在植树节期间种一棵树或栽一盆花,为家乡增添一点绿色。其余主题活动如下: 生态、环保节日 主题活动 地球日(4月22日) “倾听地球的哀鸣”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戒烟日(5月31日) 全班留言签名“远离毒品,拒绝吸烟” 环境日(6月5日) “人类的反思” 国际动物日(10月4日) “动物的呐喊:‘人类,请给我们留下最后一处栖息地’” 世界粮食日(10月6日) “浪费现象大家寻” 此外我们还组织学生进行环保征文竞赛、环保卡通漫画比赛、生态知识手抄报竞赛等。我们所有的活动均能做到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保证了活动的质量,同时也为以后的活动开展积累了经验和资料。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唤起学生对环境危机的忧患意识 培养了学生自觉养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3.校内生态园活动。我们学校处在农村,校园内绿化面积很大,是一所花园式中学。每个年级每个班都有自己的一块生态园地(花坛或草坪),我们的生态园分别是智慧园、花圊园、翠竹园。我们以班为单位,实行定期轮换制度对生态园进行管理。学生认识生态园里的每一株花,每一棵草,熟知它们的生活习性,生长特点,并建立有它们的生长档案。 4.每年学校举办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等,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在活动中陶冶学生情操,在活动中发挥个体生态作用。 5.组织开展法制报告会。11月8日下午,我校邀请法制副校长,为学生作了一场针对性的法制教育讲座。结合学生的心理、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生理特点,从通俗易懂的道理入手,用同龄人的犯罪事实,阐述了学校环境与学生发展、家庭环境与孩子成长、社会环境与学生成材的重要性,说明了从小不遵守纪律,一步步走向犯罪的量变到质变的道理。王伟警官用生动的案例教育了学生世上没有后悔药,要珍惜生命和自由,在学生心灵深处打下了"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上个好少年"的烙印,收到了良好的法制教育效果。 去年,学校开展了自创诗歌朗诵会。今年,我们开展了“青春朱中,读书校园”活动。不久,我们开展共青团“重温誓词”教育、“文明礼仪伴我行”系列活动。动态的教育,创造性的活动,让学生得到亲身体验。个体生态,在生态系统活动中,相互影响,远远大于空洞的说教。 目前,学校又充分发挥门墙、教学楼、公寓楼的育人功能和升旗仪式的教育功能功能,展示学校教育成果,教师风采,学生闪光点,营造良好“书香纸韵”的生态氛围。 (二)校外活动 如果说以上的校内活动侧重于知识上的认知,那么校外的一些活动则更偏重于实践。通过这些实践活动,让学生的认识得到提高,从而内化为自觉的行动。几年来我们在校外主要开展了以下一些活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