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因工程第三章2-Jun-finalversion

基因工程第三章2-Jun-finalversion

1) 除去多余的限制酶识别位点 –天然的λ-DNA上有多个酶切位点,如: EcoRI 5个,HindIII 7个,这些多余的酶切 位点必须被修饰。 –一般利用自然选择法获得限制性位点缺失的 λ品系。 –自然选择法可以利用一个产生EcoRI的大肠 杆菌,大部分侵入细胞的λ DNA分子会被限 制性酶破坏,少部分能够成活,这些就是突 变型的噬菌体,其EcoRI位点缺失了。
4
噬菌体的结构
5
6
• 烈性噬菌体 • 温和噬菌体 • 溶源化细菌 • 溶源化 • 原噬菌体
7
噬菌体的侵染与包装
8
二、λ噬菌体载体
9
λ噬菌体的电子显微镜照片
10
(一) λ DNA分子
1.λ基因组DNA的特点
a) 在噬菌体内呈线性双链DNA分子(48502bp),编 码50多个基因,在两端各有12个碱基组成的5’单链 互补粘性末端(Cohesive end),进入宿主细胞后,粘 性末端连接形成环状分子(Cos位点),是包装的必需 DNA序列.
25
2. λ噬菌体的改造
3) 引入无义突变
–琥珀型突变(sup)是指由CAG(Gln)向UAG
(stop)的突变。大肠杆菌的某些菌株含有 特异性的校正基因,其编码产物校正tRNA能 专一性地纠正这一突变。
–将野生型λDNA上D和E两个头部包装蛋白的 基 因 中 的 CAG 密 码 子 突 变 成 UAG 。 当 这 种 λ DNA进入一般的大肠杆菌菌株后,不能合成 有活性的头部蛋白,也就不能被包装和裂解 细菌,这样就可以阻止有害重组体的生物污 染及扩散,而基因工程实验中使用的受体则 是具有琥珀型突变体校正功能的菌株。 26
• 原噬菌体的删除作用
–整合作用需要int基因的表达,是一种可逆的过 程:一方面,噬菌体基因组可以整合到大肠杆菌 染色体DNA上,成为原噬菌体;另一方面,在适 当条件下,原噬菌体又可以脱离宿主染色体,重 新变成独立的复制子,这种过程叫做原噬菌体的 删除作用。
–λ噬菌体的删除,需要噬菌体xis基因和int基因
的协同作用才能实现。
18
4. λ噬菌体的组装
19
(二) λ噬菌体载体的构建
1. 野生型的λ噬菌体不适于直接用作基因克隆载体 原因 –λDNA基因组中同一种限制酶具有多个识别位点, 不利于外源DNA插入—体内突变和建立新的克隆 位点。 –包装限制: λ噬菌体头部只能容纳自身DNA的 75-105%,即39-52.5 Kb,天然λ仅可插入2.5Kb 外源DNA片段—如若除去所有与λ裂解无关的基 因和空白区,最大可插入22 Kb。
20
21
2. λ噬菌体的改造
➢ 切除非必需区段(重组基因簇):1/3 非必需区段 ➢ 切除必需的的RE识别位点,在非必需区引入合适的
RE识别位点 ➢ 引入适当的选择标记基因以便重组子的筛选 ➢ 建立重组λDNA分子的体外包装系统,通过无意义
突变将其改造成安全载体,以利于生物学防护。
22
2. λ噬菌体的改造
–cos位点是λ噬菌体正确包装的必需位点。
16
λ
DNA
噬 菌 体 的 复 制
17
• 溶原性周期 –λDNA复制以另外一种形式进行,稳定的整合到 宿主染色体上并随之一起复制。 –cI基因表达,合成参与溶菌周期活动的所有基因 被阻遏的蛋白质。 –附着位点att,同大肠杆菌染色体DNA的局部同源 位点之间的重组反应实现。
23
通过自然选 择法筛选无 EcoRI识别 位点的λ噬菌体
24
2. λ噬菌体的改造
2) 切除掉λDNA的非必需区 –载体经改造后的长度约为40kb,但在非必需 区域内含有两个相同的酶切口(如EcoRI、 HindIII、或salI),两者间的距离为14kb 长,使用时用酶切开,分离去除这个14kb长 的DNA片段,然后用外源DNA片段取代之。 –40-14kb=26kb包装下限为36.4kb,因此其载 装下限为10.4而上限为25.5kb。 –不再需要标记基因,因为空载的载体DNA只 有26kb,不可能被包装,因而无法进入受体 细胞中去
第三章 基因工程载体
Cloning Vectors
1
第三章 基因克隆载体
第一节 质粒载体 第二节 噬菌体载体 第三节 真核细胞的克隆载体
2
第二节 噬菌体载体
• 一、噬菌体的一般生物学特性 • 二、λ噬菌体载体 • 三、粘性质粒 • 四、单链DNA噬菌体载体
3
一、噬菌体的一般生物学特性
噬菌体是比细菌还小 得多的微生物”。 它本身是一种核蛋白,核 心是一段DNA,结构上有 一个蛋白质外壳和尾巴, 尾巴上的微丝可以把噬菌 体的DNA注入细菌内。
5’-GGGCGGCGACCTXX…XXG-3’ XX…XXCCCCGCCGCTGGA-5’ b) λ基因组DNA上有56种限制酶识别位点.
11
12
2. λ基因组DNA的结构 λ噬菌体基因大致分为4个区: 结构区A~ J19个基因,编码头、 尾部蛋白质为结构区,
重组区 att(attachment)、int(intagrate)及xis
制).Red,Xis,Int转录和 整合。 Q(晚期调控)促头, 尾,S,R基因表达和溶 菌 CI,CII,CIII为负调控, 阻止溶菌
14
• 人为将λ噬菌体基因组分为3个区域:
–左侧区:自基因A到基因J,包含外壳蛋白的 全部编码基因。
–中间区:介于基因J和基因N之间,这个区又 称为非必需区,与噬菌斑形成无关,被外源 DNA片断取代后,并不影响噬菌体的生命活动。 中间区包含重组基因和整合切割基因。
–右侧区:位于N基因的右侧,包含全部的主要 调节基因及复制基因和裂解基因。
15
3. λDNA的复制 • 裂解周期
–早期:环状的λDNA分子按θ型双向复制,复 制起点位于O基因内,需要O、P基因编码蛋白 的参与。
–晚期:控制滚环型复制的开关被启动,复制从 θ型转变为滚环型复制,合成出一系列λDNA 线性排列的多聚体分子。
(excission),调控区启动子、终止子和NCI基因, O-R 为裂解区.
λ噬菌体的基因组图及EcoRI酶切图 13
环化后的λ基因组DNA
A:成熟包被,切开 cos环,
D,E:(占头蛋白75%) W,F:头尾连接 Int(整合),Xis(删
除),Red促重组 N(早期调控)促O,P(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