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应激反应及影响因素
摘要:应激反应,是指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生活中,因为各种不同应激源刺激所致的各种生物、心理、社会、行为方面的变化。
应激反应是受多种因素:应激源的强度,个体的易感性,个体对应激的认知评价,社会支持。
在病人做手术过程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病人在围手术期都带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表现为手术前后的失眠、早醒、噩梦等睡眠障碍,手术中的精神紧张等。
这些都是病人对手术的一些应激反应。
所谓应激反应,是指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生活中,因为各种不同应激源刺激所致的各种生物、心理、社会、行为方面的变化,即应激的心身反应。
不同病人围手术期中表现出的应激反应及程度都有些不同,如部分病人紧表现为术前紧张,而有些病人就表现为失眠、噩梦等睡眠障碍。
可见,应激反应是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而产生的结果。
一、应激源的强度。
应激源指造成心理应激并可能进而损伤躯体健康的主要刺激物。
在病人手术过程中,手术类型、部位、手术时间以及创伤大小均可直接影响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水平、心肺并发症和动脉血氧分压。
手术较小的病人,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水平相对较低,外部表现可能就是有一点焦虑;而手术较大的病人,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水平相对较高,往往会出现心慌、坐立不安、失眠、噩梦等较大程度的应激反应。
二、个体的易感性。
应激反应的强度与病人的一般情况有关,包括性别、年龄及交感神经反应性等。
研究表明,无论是在心脏手术还是非心脏手术中,新生儿的应激反应均为成年人剧烈而且持久。
Breslow等的研究发现,65岁以上的患者发生应激时,去甲肾上腺素分泌的增加没有年轻患者显著。
Richard等对心血管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差异性因素进行了研究,发现血浆肾上腺素反应曲线在不同性别患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
另外,性格内向、不善言语表达、情绪不稳定以及既往有心理创伤的病人也会较易出现大程度的应激反应。
三、个体对应激的认知评价。
对手术的认知评价可直接影响病人的应对和心身反应。
病人对手术效果、安全性缺乏了解,较易出现焦虑、失眠等应激反应,并影响手术的康复过程。
而病人认识到手术的安全性及必要性时,可以促进病人积极配合手术治疗,有利于手术的完成及康复。
四、社会支持。
病人在围手术期中,病人家属及朋友对病人手术的态度也会影响病人应激反应的程度。
应激反应及其程度可影响病人的手术效果及康复情况,我们可以对其采取一些干预措施,增强病人对手术的应对能力,使之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利于促进病人术后的躯体和心理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