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国有企业的管理创新

浅谈国有企业的管理创新

浅谈国有企业的管理创新
随着国家体制改革的进行,很多国有企业也开始转换身份,吸收大量的民营资本以解决企业债务,从而实现更好、更快地发展,因此,国有企业可谓是越来越少,从某种意义来讲,这也是一种管理创新。

我想,将来的发展趋势是只有真正掌控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才不会改变国有身份,其他企业都可以进行体制改革,只要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带动社会和地区性经济发展,国家就会鼓励,就会支持。

但企业无论是民营也好,国有也好,想要发展都离不开一个词“创新”,管理的创新可以直接应对技术和市场变化,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目前,佳电还是国有身份为主体的企业,下面就企业如何进行管理创新谈几点看法。

一、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的时代意义
历史上任何一个国度,每一个国度的任何一个历史时期,每一次管理上的创新,都将带来巨大进步,创新是推动历史的不朽车轮。

因此,探讨管理创新的内涵和开展管理创新的途径十分关键。

1、管理创新的内涵和必要性
管理创新是指对企业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工具和管理模式的创新,它是企业面对技术和市场的变化,所作出的相应的改进和调整。

一般地讲,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不仅有自然的工具属性,还有一定的社会属性,因此,可以近似地认为,管理创新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复杂的过程,它既包括管理技术的创新,也包括管理制度的创新。

成功的管理创新实质上是管理技术和管理制度两方面创新的综合体现和必然结果。

对于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可以从对管理创新的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来探讨。

从需求方面看,首先,管理薄弱一直是我国国有企业竞争力低下、效益不高的重要因素。

管理约束已经成为制约国有企业发展的重要方面。

其次,新的经济格局和市场环境要求国有企业努力提高管理水平。

近年来,随着民营企业的崛起和发展壮大,给国有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和压力,提高管理水平是国有企业迎接激烈的市场竞争的有效途径。

从供给方面看。

首先,党和政府制定的一系列政策,为国有企业的管理制度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选择空间和多样化的发展方向。

其次,现代科技的进步既对管理创新带来了需求上的压力,同时也为管理创新提供了新的物质基础和工具,如电子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新的管理方法成为可能,如ERP等软件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管理的效率和对产出的贡献率。

2、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的重点和基本途径
各种管理组织、制度和管理行为都是管理者思想的外在表现。

一些企业家长期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还不熟悉甚至还不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很多企业家不熟悉、不善于使用现代管理手段和方法,不懂得资本经营,尤其不熟悉国外市场,不善于改进营销管理,不关心有关企业经营的法律法规。

因此,在国有企业内部要大力倡导管理观念的转变,通过培训教育或引入新的管理人才,来开阔国有企业管理者的视野和思路,要广泛吸收新的管理信息,提高管理者的管理专业知识和能力。

国有企业要根据市场需求的特点和生产的要求合理设计管理组织,改变传统的单一行政式职能型组织结构,按照精简高效、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来构架新的内部组织结构。

因此,加强市场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和技术研究开发管理机构的力量,引入如矩阵制、事业部制等新的组织设计模式势在必行。

同时,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尤其是动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是适应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和竞争形势的变化的有效途径。

运用现代的信息处理技术,对于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如我国很多企业推行CIMS企业管理系统的实践就证明了这一点。

CIMS是建立在现代管理模式基础上的企业管理系统。

它带来的典型管理模式包括:企业资源计划(ERP)、制造资源计划(MRPII)、准时生产模式(JIT)、按类个别生产模式(OKP)、优化生产技术(OPT)、精良生产方式(LP)、基于并行工程的产品开发与生产管理模式等。

作为佳电来讲,目前ERP的应用已经推广,其它方面我们也可以尝试应用和开发。

这样可以改变传统生产、经营模式和经营思想,促进企业管理的高度集约化,实现信息共享。

二、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的具体方式
国有企业管理的创新,我认为层次很多,需要创新的方面也很多,这里我们讨论5种创新。

1、管理理念的创新。

首先,要求从追求政绩的“乌纱帽”转变为承担盈亏责任的自我管理理念。

因为未来的企业需要职业化的企业家,不是官员型的企业家,企业家的命运同企业的兴衰成败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其次,从单一生产意识转为追求经济效益的市场意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效益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市场来实现生产体系中的每一个环节,尤其是在开发环节中把市场需求的产业和产品作为企业开发和创新的主攻方向,否则企业的效益就无从谈起。

再次,从企业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发展到对社会发展和环境影响的责任以及对用户的责任的经营目标多元化理念的创新。

从国际企业发展来看,经营目标多元化已成为趋势。

最后,面对众多的竞争对手,从你死我活的竞争理念向竞争与合作和统一的竞争理念上创新。

其实,这是为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客观要求。

目前,国际上原来竞争对手的企业之间,纷纷掀起合作浪潮。

当今世界出现的这种竞争与合作相统一的现象,不是个别企业的经营战术,而是知识经济时代要求企业所具有的竞争观念创新的表现。

我国近年一个突出现象是随着买方市场的到来,企业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特别是以价格为主的竞争几乎在所有市场上展开,这种局面很不利于我国企业的成长和创新,特别是不利于要迎接与来自世界跨国公司的竞争。

所以建立多样化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对于今天的国内企业是十分重要的。

2、决策管理的创新。

决策管理是关系到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

过去企业的决策管理是多靠经验和主观判断。

如今,面对错综复杂,瞬息多变的环境,企业必须充分运用现代信息系统,掌握方方面面的信息。

因为信息是现代企业的神精系统,是企业科学决策和及时应变的依据。

所以要建立灵活准确的信息系统是企业决策管理创新的主要内容。

3、战略管理的创新。

从宏观上讲,正确的战略使企业始终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总趋势,企业能够保持长久的生命力,从微观上来说正确战略能够准确地把握未来可能发展的产品及市场范围,使企业赢得持续的竞争力。

也符合世界上目前普遍认同的可持续发展的方针。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创新,产品开发是企业的灵魂,同时生产的产品只要卖出去,才是硬道理。

因此,我们在经营战略管理上要实现由过去偏重生产管理到重视技术开发和市场营销的转变,也就是我们常讲的要从橄榄型向亚铃型管理模式转变,按我公司赵总的说法就是围绕市场转。

4、组织结构的创新。

精干高效的组织结构是贯彻实施经营战略的组织保证。

拢大而多层次的管理组织结构,弊端很多。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和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首先,要剥离企业不应承担的各种社会职能和政府职能,使企业轻装上阵,这一点我们已经完成了。

其次,按照专业化社会协作的方向,分离服务部门等非生产主体,使企业精干起来。

再次,强化生产过程前的市场研究、经营决策、技术开发和生产过程之后的产品销售、用户服务、广告宣传等经营职能,使企业组织结构具有高度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

最后,随着企业业务流程的信息化,企业可以削减中间管理层次,使管理组织结构由原来的高耸型结构向扁平型结构转变,这样可以大大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5、人本管理的创新。

过去,我们传统企业管理,主要是以物为中心的管理,而现代企业要将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因为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最重要的资源,而知识的背后是人才,人才高于一切。

所以做为企业如何吸收人才,留住人才,如何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这是人本管理必须研究和创新的主要内容。

按照赵总的话就是,我们要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这充分体现了重视人才的人本主义思想。

目前,对多数知识分子来说除了追求物质利益外,还有很重要的追求,就是要体现人的自身价值,重视人格尊严,寻找施展自己才华的环境。

如果得不到后者,人才将随时有可能离开企业另找环境。

所以人本管理不能停留在传统的过多地强调管制、控制员工的方法,也不可能用片面的物质刺激,而必须研究如何尊重和重视员工的个性,如何给员工提供发展机会,使员工把个人发展和企业发展融为一体,才是我们需要不断地探索的管理模式。

综上,国有企业只有创新才能发展,在变化中总结经验,在变化中寻求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通过不断创新来调整企业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向,以不断适应不同阶段全球性的市场变化需求,持续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从而开创国有企业发展壮大的新局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