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和对策的研究报告

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和对策的研究报告

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的研究报告

所在院系:工 商 学 院 专业班级:09国贸2 班

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1 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的研究报告

一.调查背景 新媒体时代,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在丰富资源、增强自主性、提高效率和增强效果方面,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另一方面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控制力、辨别力、引导力和主导力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此,积极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将有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1. 调查时间:2012年5月28日至2012年6月10日 2. 调查地点:景德镇陶瓷学院(湘湖新区) 3. 调查对象:高校大学生 4. 调查范围:专科、本科、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学生 5. 调查主题: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6. 调查方法:此次调研采用个别访谈、文献分析和问卷相结合的方法。小组成员一起制作调查问卷,把所做好的问卷放在问卷星网站上, 通过把问卷发放给同学们填写,对他们所填写的问卷进行分析、找出应对措施。

二.基本现状分析 随着互联网和数字通讯技术的发展,新兴的媒体资源不断丰富,信息传播更加快捷和高效。新媒体已成为大学生获取和交流信息的重要途径,深受大学生的关注和喜爱。 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分析大学生的思想教育现状,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法和新规律,对于改革创新高校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研究基本情况 为了比较全面的了解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我们组面向我校学生开展了问卷调查,共完成问卷103份,有效问卷103份,其中74位男生和29位女生参与了此次调查问卷,男女比例为2.55:1。此次调查问卷涉及27位专科学生、66位本科学生和10位研究生以上学位学生。此次问卷共有12题,其中单选10题,多选2题。 2. 调查结果 (1) 大学生对新媒体的接触使用状况  手机和电脑已经成为大学生接触新媒体的主要途径。调查显示,98.06%的同学用电脑和手机上网,其中74.76%的同学用电脑上网,23.3%的同 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2 学用手机上网。由此可见,当前大多数学生都具备了电脑或手机等新媒体条件,这为有效地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  大学生最喜爱的新媒体账号是QQ和是微博。调查显示,大学生比较喜爱的新媒体账号为QQ和微博。85.52%的同学选择了QQ作为他们最喜欢的新媒体账号,13.59%的同学选择了微博,只有3.88%的同学选择了人人网,如下图所示。

 上网已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必需。调查显示,有19.42%的大学生每天上网1小时以下,35.92%大学生每天上网2—3小时,44.66%的大学生每天上网3小时以上。如果将1小时以下设定为0.5小时,2—3小时设定为2.5小时,三小时以上设定为3小时,将做相应选择人次乘时间再除以总人数,得出人均每天上网时间为2.34小时。  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人际交往方式、娱乐方式等深受新媒体发展的影响。调查显示,如下图,大学生认为可以从新媒体中得到的信息有关注名人、明星,认识陌生人,获取各方面信息,自由讨论自己的观点等。由于这道是多选题,我们可以看出较多同学选择的是获取各方面信息,可见大学生可以从新媒体中获得的信息范围之广之丰富。 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3  新媒体以其高效快捷的通信方式被广泛应用到学生的管理工作中。在所有调查者所在的高校中,有86.41%的班级、社团、学校拥有新媒体账户。可见,高校中运用新媒体传播信息的流行,学生管理工作使用过 QQ 群 、BBS、博客、飞信等新媒体方式 ,这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效利用新媒体奠定了基础 。 (2) 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中新媒体的认知情况  大多数大学生认为新媒体丰富了涉猎的深度和广度。调查显示, 有51.46%的大学生认为 ,新媒体丰富了涉猎的深度和广度;有26.12%的大学生认为新媒体对其获取信息没有任何范围的扩宽;另外22.33%的大学生认为有一定的帮助,但帮助不大。这说明 ,大学生已经普遍接受了新媒体 ,并把新媒体较多地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 ,享受其带来的便捷。  新媒体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有较大影响。在全部参加调查的同学中 ,有 1/2 以上的大学生意识到新媒体有时会对其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有较大影响,但大多数时还是靠自己的想法。调查显示,在新媒体环境,大学生的品德修养,是非辨别能力以及对国家的自豪感均有所增强,而对于社会以及他人的信任感有所减弱或降低 ,由此表明 ,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广泛性 ,对于大学生思想状况有着深刻的影响。  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利弊参半。在统计中,有66.02%的大学生使用过手机等新媒体工具来帮助通过考试,可见,新媒体在扩宽我们信息面的同时也间接地助长了一些不好的方面。

三.问题和思考 (1)新媒体参与者的“草根性”以及信息的“无屏蔽性”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 新媒体参与者的 “草根性 ”和信息的 “无屏蔽性 ”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在新媒体时代,每个人不仅仅是信息的传播者,而且也是信息的制造者,从而改变了传统媒体信息传播的中心化和权威化,体现了大众参与“草根性 ”特点。大学生其思想的可塑性很强,新媒体信息来源的多元化 ,打破了传 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4 统媒体时代大多由老师、家长以及主导媒体的话语权威,形成了大学生价值选择的多元化特征。另外,新媒体信息传播的无屏蔽性将会使大量的不良信息、反动信息等内容在互联网上传播泛滥。而大学生思想观念和心智尚不够成熟,很容易受到这些负面信息的影响。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较传统媒体条件下会更加复杂,这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困难与挑战。

(2)新媒体的虚拟性和互动性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和道德约束的影响。 新兴网络媒体条件下,大学生的社会人际交往更多地借助于交友网社区、即时通讯软件、论坛、手机短信等新媒体工具。与传统媒体相比,人际交往的双方身份可以采用匿名的方式进行,因此增加了交往双方身份的隐蔽性和神秘性。在这种环境下,大学生更容易敞开心扉,轻松畅快地交流,发泄心中的苦闷,进而满足大学生对于平等对话的心理诉求。然而,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又极易使大学生放松对自己的道德要求,心存侥幸,甚至降低对自己的道德约束标准。此外,有的大学生由于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对于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或很难实现的愿望,往往选择在虚拟网络中寻求自身精神满足的方式,长此以往,便形成了逃避现实的不良心理倾向。这些都值得引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

(3) 新媒体的个性化和开放性对大学生性格塑造的影响。 新媒体的开放、共享、自由、个性化的特点,对大学生自身的性格塑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喜欢追求时尚和个性,自我表现意识很强。而新媒体的开放性和个性化特点,正好满足了大学生对个性化的需求。新媒体的信息传播模式不再是单向的传播模式。而以网状的模式进行广泛化传播。身处校园的大学生,不仅能够参与信息的传播,还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从而使大学生在新兴网络媒介中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具有了对社会、对他人产生影响的可能性。另外,新媒体传播信息的受众非常广泛,其传播的速度和范围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这些都为大学生追求个性创造了条件。可以说,新媒体正在深刻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个性的形成与发展。为了避免大学生过分的张扬个性和追求无原则性的自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加以适当的引导,防止大学生滥用新媒体的现象发生。

(4)新媒体信息资源的共享传播对大学生学习思维方式的影响。 在传统媒体条件下,学生通常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教材和参考书进行课内外学习。而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自主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这一方面,有利于大学生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热情。但我们也必须看到,大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方面还存在着很多不足。面对新媒体提供的海量信息,如何能够从中较快地获取对于自己解决问题有用的信息,而不会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 ,如何引导大学生学会独立思考问题,而不是寄希望于信息搜索,如此等等的问题都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加以正确有效地引导。 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5 四.几点建议

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发生了变化,教育的对象也呈现出很多新的特点。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有效地利用新媒体,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学会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在新媒体时代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把时代元素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之中 ,充分体现时代性 ;要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开展教育 ,充分体现针对性 ; 要结合大学生的新特点及时转变教育方式,充分体现互动性。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教育者对新媒体技术的掌握和运用。可见,在新媒体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加强,有赖于教育者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与时俱进,充分利用新媒体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2.适应新媒体发展特点 ,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与大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 ,学会倾听,用心交流。充分认识到学生不是教育的被动接受者,师生之间也不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应该充分利用新媒体开展工作。为此,教师可以建立自己的教育网站或者采用设立论坛、开博客等方式,也可以登录学生社区参与讨论。这种全新的交流方式,带来的是更加轻松和谐的氛围,更加平等民主的沟通。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也会很愿意把自己内心深处最本真的想法倾诉出来,与老师探讨交流,使老师能够及时有效地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收到一般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无法比拟的效果,从而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多层次全方位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兴媒介不断出现,每种媒介都有其自身的传播特点和规律,其传播的信息也呈现出一种海量增长的态势。在这些信息中,不免有各种反动、虚假和不良信息,大学生在面对这些良莠不齐的信息时,很容易产生困惑和迷茫。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发现,在大学生中存在着大量主动或被动接触不良信息的现象,尽管大部分大学生能意识到新媒体对自己的行为习惯以及观点思维的影响,但他们对于新媒体的评估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在新媒体时代加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显得更为迫切。

4.构建网络学习社区,网上网下通力合作。 在新媒体环境下,大量的信息资源对大学生的影响无疑是深刻的。而大学生也可以把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毫无保留地反映到了网络平台上,这就使教育工作者能够及时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对于积极健康的观点应该给予肯定和鼓励, 而对于消极错误思想则应该加强教育与引导。为此,可以通过构建网络学习社区,创办校园手机报,开通辅导员特色网站等形式,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在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