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的应用体会
随着人们对产科母婴护理的要求不断提高。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产妇、婴儿
及其家属对护理的需求,新型的产科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正拓展开来。对此,笔者
通过对比床旁护理模式与传统护理模式,及二者的临床实践反响发现床旁护理模
式能更好帮助医护人员与产妇做好沟通工作,解决产前及产后的各种问题,进而
使得产科的母婴护理工作取得更加令人满意的效果。
标签:产科护理;床旁护理模式;应用体会;传统护理模式
产科监护工作在不断的发展、完善,人性化的护理模式被人们需求,也更容
易被人们接受,有效避免医患间矛盾产生。如今的产科护理引进母婴床帮护理模
式,其以家庭为中心的临床服务模式,能够帮助医护人员与产妇及其家庭顺利完
成产科临床服务,对产妇与医务人员在情感需求或是工作需求上均有较大促进作
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作为一个新的护理模式还需被不断实践完善,以求能最大
限度内,满足产妇、新生儿及其家属的临床需求,提高护理质量,增加社会对产
科医护工作的认可度、满意度。
1产科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的含义及实施要求
母婴床旁护理是目前一套更为符合产妇及新生儿的身心需求的新型护理模
式,其以家庭为服务中心(FCMC模式),能将产妇及其家属的选择、参与、需
求及因人而异的护理考虑融合入内。其具体服务项目为由一定产科护理经验的护
士带班,将新生儿置于专用产科床旁护理车上,按照产妇及其家属的需求将新生
儿推至产妇床旁进行婴儿沐浴、婴儿接种、婴儿抚触等多种产科护理工作。
床旁护理打破传统护理模式的地域性及参与人员角色问题,满足产妇及其家
属的心理需求同时为护理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床旁护理具有一套严格的护理
实施要求,以保障新生儿在护理工作中的身心健康及产妇在护理工作中的顺利融
入。
1.1护理病房要求 为了方便床旁护理工作,产妇能够清晰观察到新生儿的各
种基础护理工作,病房内需设备产妇多功能床、新生儿床及普通病床,新生儿床
应在产妇多功能床旁。新生儿身体抵抗能力较差,因此对病房内的自然因素条件
有细致要求。病房内需被指控湿、保暖设施,其温度要保持在22~24℃,湿度
应在50%~60%。对于一些特殊地区,还应当配备有空气净化装置,保证病房内
空气清新。,另外病房内还需配备新生儿专用浴室,及各种新生儿洗浴用品。
1.2护理人员要求 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要纯熟、轻柔,以达到产妇满意为服
务目标。床旁护理工作是在产妇及其家属的正面关注下完成,护理人员的每一个
婴儿护理动作都应具有较高的护理技术,同时护理人员还要具备一定耐心及沟通
能力,便于听取产妇及其家属意见,教导其婴儿护理事项。
1.3其他方面要求 床旁护理是一种高质量的护理模式,因此其在人力及物理
上均有较高需求。对于人力需求,床旁护理需要更多护理人员参与工作,一般为
一个护士负责三名产妇。而对于一些特殊情况的产妇及新生儿,还需采取”一对
一”的护理模式,因此医院应科学安排护士的护理时间,合理控制医院的床旁护
理成本。
2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的应用反响
床旁护理模式的开展使产妇与新生儿在护理上有了知情、选择、参与等各项
权利,人性化的交流式服务还为特殊产妇及新生儿开展个性化的服务项目。对此
产妇及其家属给予医院的产科护理工作以极大的满意度,获得了其信任与赞扬,
打造良好的医患关系,方便医院以后的护理工作的开展。另外,床旁护理工作可
以实践教导产妇及其家属新生儿护理知识,避免出现其新生儿护理知识记不全、
记不准、操作不标准等情况的发生。
3床旁护理模式的临床优势
3.1有效避免护理差。床旁护理促使护理人员对新生儿预防针反应及其所属
产妇的关注度更高,几乎百分百规避错换婴儿的现象。另外,护理人员能够及时
发展新生儿预防针及其他药物的不良反应,尽快处理,有效控制新生儿的意外发
生率,避免造成医疗纠纷。
3.2全程透明化操作,有效提高产妇及其家属对新生儿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产妇能在护理工作中提出指导性意见,根据实践情况,护理人员可以与产妇进行
商议护理,极大满足产妇对新生儿的护理需求及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的需求。
除此之外,全程透明化的護理操作让产妇对护理工作更加发心,从而极大地提高
了产妇及其家属对产科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3.3优化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的低效率多由产妇的不正当操作引起。床旁护理
模式可以让产妇喂奶时得到喂奶指导,使产妇的抱奶体位正确、挤奶方法正确及
调整婴儿正确的含接姿势,从而提高母乳喂养率,延长母乳喂养时间。
3.4改善产妇产后情绪 床旁护理可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及时给予产妇心里
指导,帮助产妇顺利过渡到为人母的心理状态,有效避免产后抑郁症形成。另外,
床旁护理还可促进母婴间的感情交流,增强产妇抚养新生儿的决心,从而极大提
高产妇的产后恢复效率。
3.5提高新生儿护理质量 床旁护理能够规避母婴分离现象,避免婴儿同室护
理造成的抱错、交叉感染的护理问题。产妇的一旁监督能够规范护理人员操作,
使新生儿得到更加舒适、安全的护理。另外,产妇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的认可
还可以增强其工作信心,使其护理工作质量更加提高。
3.6提高护理人员的自律性 三对一、一对一的护理模式使产科护理工作更加
具有针对性,这就要求护理人员有较高的工作素质,要求具有更加规范的操作、
更多耐心及爱心,从而培养护理人员的工作自律性,提高工作质量。
4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的应用体会
产科母婴床旁护理是一种更加适应社会需求的产科护理模式,良好的医患沟
通渠道能帮助医护与产妇之间形成良好管理,建立信任的桥梁,方便医院开展护
理工作。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可以将新生儿安排在产妇身边可以降低产妇担忧,减轻产
妇的心理负担,从而改善产妇心里,帮助产妇形成正确的、积极的人母观,使产
妇能够更加快速、安全的回复身体素质,及早出院。
再有,床旁护理模式能够在产妇、医院、护理人员三个方面提高婴儿的护理
质量,全方位保证新生儿的医疗安全,避免医疗错误发生,进而提高社会母婴护
理的整体水平。除此之外,母婴床旁护理尊重了产妇及产妇家属意愿,根据个人
需求对产妇进行护理指导,体现了医疗人性化服务的发展与进步,为以后医疗事
业发展方向表明了一定指导方向。
5结论
综上所述,母婴床旁护理是十分科学、人性化的,符合当代产妇及其家属的
各项需求,且能提升新生儿护理质量,达到母婴护理的终极目的。因此,我们应
将其在产科护理中大力发展推广,并不断完善,追求更加优质的护理模式[1~5]。
参考文献:
[1]张菲菲,崔改英,赵扬,等.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的实施效果观察[J].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2.02.
[2]钱援芳,葛卫英.新生儿母婴床旁护理工作量的测算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
代远程教育,2010.16.
[3]袁秀珍,陈向韵,王淑燕.对剖宫产初产妇实施母婴床旁护理的效果研究
[J].护理学杂志,2010,25(3):32-33.
[4]王颖,李秀云,汪晖,等.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试点病房的运作与成效
[J].护理研究,2010,24(12B).
[5]文爱娣,陈颖茵,曾凤梅,等.母婴床旁护理在产科中的应用及疗效观察
[J].中国医药科学,20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