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城乡收入差距与城市化进程的关系
潍坊市统计局农调队 孟祥太
统筹城乡发展的首要任务就是增加农民的收入,缩小城乡居
民收入的巨大差距。但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存在,将会有利
于吸引更多的农业人口转移到城市来,以加快我国的城市化进程。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如何处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城市化进
程的关系,将会受到各级领导乃至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继续扩大
从1985年到2008年全国城乡居民收入由1.86:1扩大到
3.31:1,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年平均发展速度以高于农民纯收
入2.84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城乡居民收入相差绝对额达到了
11020元。潍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但城
乡居民收入比也由1985年的1.69:1 扩大到2008年的2.22:1
(详见表1)。
表1: 1985—2008年城乡居民收入比较
1985年 2008年
全国 全省 潍坊 全国 全省 潍坊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739.1 747.56 736.1 15781 16305 15691.37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397.6 508.12 435 4761 5641 7072
城乡收入相差绝对额(元) 341.5 239.44 301.1 11020 10664 8619.37
城乡居民收入比(以农民为1) 1.86 1.47 1.69 3.31 2.89 2.22
2
虽然比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通常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两个指标,但是,这两个指标的内涵是不一样
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主要用于消费和储蓄,而农民人均
纯收入除用于消费和储蓄以外,还有一部分要用于扩大再生产的
支出,这部分大约要占到家庭支出总额的30%左右,这样一来,
城乡收入差距就更大。根据国际经验,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国家,
城乡收入差距一般在1.5倍。显然我国目前的城乡收入差距,大
大高于国际水平。
二、潍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全省的位次
2008年,潍坊城乡居民收入比在全省居第2位,仅次于威海。
全省城乡居民收入比最大的是临沂,为3.18:1;城乡居民收入相
差绝对额最大的是济南,达13622元(详见表2)。
潍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较小,主要是潍坊的城镇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偏低,居全省第12位,比居第1位的济南相差5111
元;潍坊农民人均纯收入7072元,居全省第6位,比居第一位的
青岛相差1437元。但这也表明潍坊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上是
得力的,较好地实现了城市和农村的协调发展。
表2 2008年全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情况
城镇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元) 农村居民人均 纯收入(元) 城乡居民收入比 (以农民为1) 位次
全 省 16305 5641 2.89
威海市 18537 8495 2.18 1
潍坊市 15691 7072 2.22 2
日照市 14409 6038 2.39 3
淄博市 17629 7364 2.39 4
3
青岛市 20464 8509 2.40 5
烟台市 19350 7935 2.44 6
枣庄市 14320 5723 2.50 7
菏泽市 11581 4584 2.53 8
德州市 14545 5659 2.57 9
莱芜市 17224 6646 2.59 10
济宁市 16246 5965 2.72 11
泰安市 16905 6046 2.80 12
滨州市 15960 5661 2.82 13
聊城市 14559 5108 2.85 14
济南市 20802 7180 2.90 15
东营市 19487 6661 2.93 16
临沂市 17136 5382 3.18 17
三、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关键
一般来说,一个地方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越小是客观的。也就是说,越是相对落后的地区,城乡之间的收
入差距就越加明显。
从2006年全国居民收入差距情况看,天津、上海、江苏、北
京、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就明显小于西藏、
青海、甘肃等经济欠发达地区;贵州、云南两省的城乡居民收入
比已经接近5:1。但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绝对额上看,差距最
大的却是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福建、浙江、广东、上海、北京等
省市城乡居民收入相差10000元以上(详见表3)。
表3 2006年全国居民收入差距情况
城镇居民人均可 支配收入(元) 农村居民人均 纯收入(元) 城乡居民收入比
(以农民为1)
天津市
15476 6227.9 2.48
上海市
22808.6 9138.6 2.50
江苏省
15248.7 5813.2 2.62
北京市
22417.2 8275.5 2.71
浙江省
19954 7334.8 2.72
黑龙江省
9721.9 3552.4 2.74
4
辽宁省
11230 4090.4 2.75
吉林省
10245.3 3641.1 2.81
河北省
10887.2 3801.8 2.86
江西省
10014.6 3459.5 2.89
山东省
13222.9 4368.3 3.03
湖北省
10533.3 3419.4 3.08
海南省
10081.7 3255.5 3.10
福建省
15102.4 4834.8 3.12
河南省
10339.2 3261 3.17
内蒙古自治区
10811.9 3341.9 3.24
湖南省
11146.1 3389.6 3.29
四川省
10117 3002.4 3.37
山西省
10793.9 3180.9 3.39
广东省
17725.6 5079.8 3.4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9689.1 2737.3 3.54
安徽省
10574.5 2969.1 3.56
宁夏回族自治区
10002 2760.1 3.62
广西壮族自治区
10624.3 2770.5 3.83
西藏自治区
9540.9 2435 3.92
青海省
9803.1 2358.4 4.16
重庆市
12548.9 2873.8 4.37
陕西省
9938.2 2260.2 4.40
甘肃省
9586.5 2134 4.49
贵州省
9439.3 1984.6 4.76
云南省
10848.1 2250.5 4.82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或者表现为城镇
居民收入增长偏快,或者表现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这两者都是
造成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从我国城乡经济非均衡的发展的态势
看,城乡收入差距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因此,统筹城乡经济
社会发展工作的着力点要放在缩小城乡居民收入的相对差距上,
在重视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益的同时,要兼顾社会的公平和公正;
但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反过来就会成为发展的障碍,应尽量避免
因城乡收入差距过大而带来的社会、政治问题。
四、正确认识城乡收入差距,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5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总量都得
到了迅速增加,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这是确定无疑的。但是,
城乡发展不平衡是工业化进程中共有的现象,城乡差距总是先逐
步扩大,然后缩小的。美国花了70年使工农收入趋向平衡,日本
花了100年使农民收入超过非农家庭收入。显然,在经济增长过
程中解决城乡收入差距是一个事关经济和社会长远发展的问题,
也是不可能在短期就能解决的。只有实现科学发展,才能更好地
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就经济学上的意义来说,如果均衡就难以发展,如果没有差
别就没有动力;但是,只有缩小差别,才能趋向和谐。在当前形
势下,城乡差别,尤其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存在,有着不可缺
少的社会功能,它是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助推器”。尤其是我国还
处在工业化的中期阶段,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会加
快,将会有更多的农业人口转移到城市来。我们应该注意到,2008
年,无锡、镇江、宁波、温州、湖州等市城乡居民收入比已经达
到2.1:1左右。显然,破解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难题,
当务之急是要发展,要加快推进城市化和工业化,从而实现城乡
一体化的整体性和谐发展。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必须统筹城
乡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
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我们
需要深化经济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的、
6
更加合理的制度,出台更加有效的政策,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力
水平,确保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在尽可能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同步增长,为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