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章 外宣翻译的目的与策略原则

第五章 外宣翻译的目的与策略原则

第五章:外宣翻译的目的与策略原则1. 概述外宣翻译是将有关中国的各种信息译成外文,通过图书、期刊、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以及国际会议,对外发表和传播,内容包括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发展状况、各级政府的信息通报、投资指南、旅游指南、城市/企业事业机构的宣传介绍、各种大型国际性活动宣传等。

外宣翻译的成效与国家和区域形象的塑造宣传、企业品牌推广,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密切相关。

就中文宣传文本的翻译而言,有三个显著特征,一是信息特征强;二是注重宣传效应;三是许多中文外宣文本自身存在诸多不足。

这类文本范围较广,目前,这类文本翻译的社会需求很大,但在中译外的翻译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也最多。

1.1. 外宣文本英译的现状外宣翻译的目的是为了使译文读者能够准确无误、方便快捷地理解和获得译文所传递的信息, 在此过程中, 译者不仅要设法化解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逻辑关系、语体风格和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而引起的理解上的困难,而且要满足译文的文本功能,适应目标读者的阅读和表达习惯,从而取得最佳宣传效应。

然而,在外宣英译实践中,译文让读者费解,甚至误解的现象比比皆是,具体表现为,译文带有严重的“死译硬译”痕迹,许多中文里的套话空话和中国文化语境中特有的表达被机械地翻译成英文,虽然在形式上,汉语转换成了英语,但是在句子结构、语篇结构、语言风格、信息传递等层面上依然保留了汉语的典型特征,即所谓的中式英语,不符合译文读者的阅读和表达习惯,因而不能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无法达到外宣英译的最终目的。

究其原因主要有三:首先, 译者对中文文本的实际内容缺乏深入了解, 只满足于寻求两种语言之间的对应转换;其次, 对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逻辑关系、语体风格和文化等方面的差异重视不够,译文在语篇结构、语言风格、信息传递等方面依然保留了汉语的典型特征;第三, 长期以来,我们的翻译标准强调信、达、雅,译者也一直以忠实原作为己任,注重探索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技巧和策略,努力寻找有关中国式思维模式最贴切的英文转换,但是对译文读者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认知能力和信息需求关注不够,视乎语言转换完成了,信息就自然传递了,译者对译文的可读性和适用性考虑不多,对译文的文本功能和宣传目标缺乏整体把握,因而, 译文的信息传递效果是未知的, 不为译者所重视。

2. 对外宣传翻译的目的论原则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任何行为都有其相应的目的性。

例如,旅游宣传通过满足游客对旅游项目特色性、观赏性、知识性等方面的需求,达到吸引游客参与旅游项目的目的。

又如招商宣传的目的是为了唤起外商潜在的投资兴趣,吸引外商前去商洽投资开发项目,以期获得开发资金和专门技术。

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了翻译关注的重点不是译文与原文之间是否对等,而是在分析原文的基础上,以实现译文功能为目的,选择最佳的翻译策略。

为了达到文本目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从译语读者的认知能力、思维方式和信息需求出发,选择翻译策略和方法,因此,翻译的标准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化的。

此外,外宣翻译传递的信息往往是有选择的,或综合地,或概要地,或部分地传递,也就是说,无论是在翻译方法还是在译文的文本形式上,翻译的可变性很大。

2.1 外宣翻译的辅助性原则除了翻译目的论外,对外宣翻译具有指导作用的还有“主题信息突出”与“经济简明”的策略原则,在此原则之下,辅以若干其它原则。

1)文本信息的传递应准确简明,便于受众在相对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信息;2)文本信息的传递应考虑受众的需求;3)文本信息的传递应考虑受众的认知能力和思维习惯;4)文本信息的传递应考虑不同信息性质的价值度以及文本自身的不足;5)文本信息的传递应考虑不同文本的语言与文化差异;6) 文本信息的传递应考虑信息传播的方式(如广告、包装袋、宣传册、新闻发布会等);3.“外宣三贴近”原则中国文化“走出去”,翻译是一个重要环节和条件。

完整、系统、准确、深入地向世界说明中国,真正实现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汇通与融合,是外宣翻译的责任和历史使命。

因此,外宣翻译要遵循“外宣三贴近”原则: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黄友义,2004:24)。

而且,最好的外宣英译不是按照中文原文一一对应地进行语言转换,而是在充分理解原文意旨的基础上,对原文进行适当加工,包括对原文内容与文字的增删和重组, 甚至重写,按照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去把握翻译,从而取得最佳的宣传效应。

3.1 “外宣三贴近”原则与职业写作的互补性传统的应用翻译注重准确传递文本包含的各种信息,但对译文是否适合读者阅读,是否能发挥其功能与用途考虑不多。

而“外宣三贴近”原则不仅注重信息传递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同时还强调译文的可读性,要求译文贴近读者的信息需求和思维习惯,在这方面,“外宣三贴近”原则与职业写作理念具有相当的共性,二者都注重信息传递的完整性、准确性和文本的可读性。

但是相对而言,职业写作更强调文本的针对性、适用性和信息传递的有效性,也就是针对目标读者的信息需求和认知能力而写作,为了实现文本的功能与用途而写作,同时注重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要求文字表达简明清晰,方便查找信息。

因此,“外宣三贴近”原则与职业写作理念对外宣文本汉译英的借鉴作用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4. 实例解析例1……首先,从经济上来说,在改革搞活经济中[1],当前中国正处在计划经济和向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商品经济转变过程[2]。

旧体制开始松动,商品经济混沌初开[3],出现经济成分与交往的多样化[4],人们收入来源的多元化[5],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力[6],社会上出现拜金主义倾向[7],加之经济管理法制还没相应健全起来[8],一些牟取暴利的人钻空子,乘机大肆贪污、行贿受贿,腐败现象突然激增[9]。

由于目前新旧经济管理体制并存,在企业与市场上存在价格的双轨制[10],一些掌握有紧俏商品的实权者,便利用价格差把平价商品改为高价卖出,从中牟利,大发横财[11]。

(摘自《今日中国》1989年第11期)China is experiencing an economic shift from an ultra-centralized planned economy to a mixed economy characteristic of the planned and market-oriented elements. As a result, a varied economic practice leads to unprecedented vitality accompanied with a variety of income-making channels for the citizens. However, corruption finds its way in a number of people due to the loose legal systems. Moreover, the co-existence of the old and new economic systems allows the two-level price systems in practice (in which the state-owned and the private enterprises compete for materials at different-level prices, for some of the state-owned ones enjoy quota at lower prices under the state plans), which provides chances for those with power over goods-allocation to profiteer by selling the goods at higher prices.(曾利沙)例2中国市场动态:需要测试仪器中国涤纶长丝的生产,将不再扩展生产能力而着重开发新产品和提高质量。

为此需要进口相当数量的各类测试仪器和油剂等辅料。

据了解,由于前两年盲目引进设备,目前已有的和即将投产的涤纶长丝的生产能力已达29万吨/年,远超过每年18万吨的社会总需求量。

China Market: Testing Instruments NeededFor less but better and newer dacron fiber products, China needs advanced testing instruments, dyestuff, oils and other subsidiaries. The country is drastically cutting-down its annual dacron fiber productivity of 290 000 tons, as its home need is 180 000 tons.例3下面是一则香港法国文化年的展览宣传,语言表达经济简明,主题信息突出,话题直奔展览主题,没有空话套话和过度渲染或夸张的表达,注重事实性信息的传递。

除了第一段煽情外,其它段落主要围绕展览内容展开,最后一段强调展览意义。

只是有些中文表达受英文影响,而且,香港的中英文外宣文本与内地外宣文本有一定区别。

Louis Vuitton: A Passion for Creation路易威登:创意情感2009Creativity is the vitality of a modern city; passion is the origin of artistic inspiration. Le Frence May 2009 exhibition, “Louis Vuitton: A Passion for Creation”witnesses the fruits of infinite creativity triggered by unrestrained expression of artistic creation.原译:创意是现代都市的活力,情感是艺术灵感的源泉。

作为2009年法国五月节重点项目的“路易威登:创意情感”展览,正印证了情感全然投入艺术创作而触发无限创意的成果。

The composition of this exhibition demonstrates different concepts and practices of contemporary and avant-garde art. The display commences with antique trunks and suitcases of Louis Vuitton which have evolved as a symbol of ‘art traveling’. Artists and designers, amongst them Takashi Murakami, Stephen Sprouse and Richard Prince, share a close partnership withLouis Vuitton, and have been invited to display their work of painting, installations, fashion and sculpture exclusively for this exhibition. By artfully incorporating the Louis Vuitton monogram into their work, commercial elements merge with art and design to reflect the high adaptability and evolution of contemporary art.原译:这次展览的构成,展示了当代及前卫艺术的各种理念和实践结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