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八章 情绪和情感

第八章 情绪和情感


“这家伙态度很差,是不 是?”他们继续前行时,哈 里斯问道。
“他每天晚上都是这 样的。”朋友说。
“那么你为何还对他那么客 气?”哈里斯问。
“为什么我要让他决定 我的行为?”朋友答道。
一位女士抱怨道:“我活得很不 快乐,因为先生经常出差不在 家。”
她把快乐的钥匙放在先生手里。
一位妈妈说: “我的孩子 不听话,叫 我很生气。”
姿势表情示例
言语表情是情绪情感在声调、节奏和速度上的表现。 例如:高兴时音调轻快,悲哀时音调低沉节奏缓慢,愤 怒时音量大,节奏快。
“你干吗”用升调表示疑问,用降调表示不耐烦、 生气。
(二)适应功能
表情的发展是情绪情感适应功能发展的标志。类人猿 等高级灵长类动物有着与人类相似的表情。
情绪调节成为人们适应社会环境的重要手段。
(五)组织功能
积极的情绪情感对活动起协调、促进作用;消极的情绪 情感对活动起破坏、瓦解作用。
人们在积极、愉快的情绪状态时,容易关注事物美好的 方面,在行为上愿意接纳外界的事物。在悲观、压抑、 失望的消极状态时,会放弃自己的愿望,甚至对他人产 生攻击性的行为。
四、情绪、情感的分类
1.基本情绪:快乐、愤怒、恐惧和悲哀 2.情绪状态:心境、应激和激情 3.情感分类:理智感、道德感和美感
的体验。
2、情 绪 状 态
(1)心境:一种比较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 态。心境具有弥散性,它不是指向某一特 定对象,而是在某一时段内,作为人情绪 的总背景使人的言谈举止、心理活动都染 上相应的情绪色彩。 例如:人逢喜事精神爽
闷闷不乐
(2)应激:出乎意料紧张与危急状况下出 现的情绪状态。例如:在紧急状态下(地 震、火灾、遭到歹徒袭击、参加重大比赛 等),人们迅速作出判断,使机体各部分 动员起来处于积极的应急状态。
刺激,也会产生情绪体验。是由记忆、联想、想 象等心理活动引起的情绪反应,例如一个人独处 的时候,回首往事……
但仅仅用刺激解释情绪是不够的,同样的刺 激会引起绝然不同的情绪。
例如同样是面对夕阳: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感伤的;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是悲凉的; “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则是豪迈
(3)情绪较为强烈,冲动性大,具有明显的外部表 现。情感一般比较微弱和含蓄,较少有冲动性,外 部表现也不明显。
简表示
2、情绪和情感的联系 :
(1)情绪是情感的基础和外部表现; (2)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3)感情是两者的笼统称谓。
三、情绪和情感的功能
(一)信号功能
情绪情感的各种表现都有一定的信号意义,这种信号意 义是通过表情来实现的。通过这种非言语表达方式,人 们彼此之间可以传递信息,达到沟通,互相交往的目的。 成人通过口头言语传递信息时,表情的信息可以补充、 完善言语信息。
第八章 情绪和情感
本章学习要点:
一、情绪情感的概念 二、情绪和情感的关系 三、情绪和情感的功能 四、情绪、情感的分类 五、情绪管理
一、情绪情感的概念
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体验, 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体 验过程。凡是符合个人需要的客观事物都 会引起愉快的体验,不符合需要或是阻碍 个人需要满足的客观事物都会引起不快的 体验(例如:饥饿的人吃到食物感到高兴, 父母看到孩子健康成长感到欣慰;失去亲 人感到悲痛,遭到别人攻击感到气愤等。)
布什总统的表情
布什总统的表情
(三)动机功能
情绪和情感能够推动个体从事各种活动。积极的情绪 状态会提高行为效率,消极的情绪状态则会降低效率 甚至引发不良行为。研究表明:适度的情绪兴奋性会 使人的身心处于活动的最佳状态,从而推动人们去完 成学习、工作任务。(例如适度的紧张和焦虑能促进 人积极地思考和解决问题,化压力为动力)而过于松 弛和过于紧张对行为的进程和问题的解决不利。
沙赫特-辛格理论图解
刺激情境 (如路遇暴徒)
情境的认知评价 (暴徒危险)
对生理变化的
生理上表现反应
认知解释
(逃跑、心跳等) (因恐惧而心跳)
情绪表达 (恐惧反应)
不能解释的 身体反应
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 观点: ①情绪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个体对 环境事件和知觉到有害或有益的反应。 ②情绪活动中,人们需要不断评价刺激事件与 自身的关系,包括:一次评价,是指人确认刺 激事件与自己是否有利害关系及其程度。二次 评价,是指人对自己反应行为的调节和控制, 三再评价,是指人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的 有效性和适宜性的评价。
(四)传染功能
优秀文学艺术创作无不是以情感人,它能激起读者和 观众的情感波涛。在教育与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用自己 的专业知识、良好的言行去影响学生,而且还以自己的 情感去感染学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内心体验,因而能 使教师的要求较容易转化为学生的需要,使学生乐于接 受教育。
动之以情
感情共鸣
踢 猫效应
詹姆斯—兰格理论
观点:情绪刺激引起身体的生理反应,而 生理反应进一步导致情绪体验的产生。 ①詹姆斯:情绪就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 ②兰格:情绪是内脏活动的结果。
詹姆斯-兰格理论图解
引起知觉的刺激情境 (如路遇暴徒)
由刺激引起身体反应 (如心跳、逃跑等)
对身体反应的觉知 (因心跳而生恐惧)
情绪经பைடு நூலகம் (恐惧反应)
她把钥匙交在孩子手中。
男人可能说: “上司不赏识我,所 以我情绪低落。”
应激小故事
有一位体弱多病的妇女,家住二楼。一天她不慎将腰部扭伤, 疼痛难忍,只好卧床休息。黄昏的时候,她突然听到有人在大声 喊叫:“失火了,快救火!”很快她也闻到了呛鼻的烟味,原来 是隔壁的邻居家失火了。她感到异常紧张,不知从哪里来的力量, 她居然一下子就起身下床,迅速冲向一个装着家里十分贵重的东 西的大木箱子,并将大木箱抱起,快步跑到了楼下的马路上。所 幸的是,由于救火及时,大约十分钟火就被扑灭了。当一切平静 下来后,这位体弱多病并且腰部受伤的妇女,看着眼前又大又沉 的箱子,怎么也不敢相信竟然是自己亲手将它从楼上抱下来的。
情绪的认知理论
阿诺德的“评定—兴奋”说 观点:①刺激情景并不直接决定情绪的
性质,从刺激出现到情绪的产生,要经 过对刺激的估量和评价,情绪产生的过 程是刺激情景——评估——情绪。②情 绪的产生是大脑皮层和皮下组织协同活 动的结果,大脑皮层的兴奋是情绪行为 的最重要的条件。
沙赫特的两因素情绪理论
坎农—巴德学说
观点:情绪的中心不在外周神经系统, 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 情绪体验和生理变化是同时发生的,它 们都受到丘脑的控制。
坎农-巴德理论图解
引起知觉的 刺激情境 (如路遇暴徒)
神经系统将 信息同时传到
大脑与身体
生理上表现 出反应
(逃跑心跳等)
情绪表达 (恐惧反应)
大脑觉知 情境的性质 (暴徒危险)
测谎仪及其记录
二、情绪和情感之间的关系
1、情绪和情感的区别 :
(1)从需要角度来看,情绪是和个体的低级需要相联系 的体验形式;而情感是同人的高级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 的。 (2)从发生角度看,情绪发生较早,为人类和低等动物 共同具有,但是情感发生较晚,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
(3)情绪带有情境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当某种情境消 失时,情绪立即随之而减弱或消失。而情感则具有深刻 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等特点。
3.情绪是一种身心一体的反应,往往伴随着生理
的变化。
情绪的生理表现
1.呼吸(平静时的呼吸次数是发怒时的一半) 2.血液循环(血压、心率和血管容积) 3.皮电反应(由皮肤血管收缩和汗腺分泌的变化引起的) 4.脑电反应(松弛时每秒10次的慢波,紧张和恐 惧的
时候则是快波) 5.内外分泌腺的反应(悲伤时人会落泪,焦虑或恐惧时
人会出汗)
情绪检测器
多道生理记录仪——测谎仪
说谎时感到内疚和焦虑,从而导致心率、血压、呼 吸和皮肤电反应的变化。 1.测谎仪的测试原理; 2.测谎仪的测量指标:可以同步记录皮肤电、心脏活 动、呼吸等生理反应,具体包括: (1)血压测量器; (2)呼吸描记器; (3)检流计,它负责测量被测对象的出汗量。
快乐有道——大学生的 情绪管理
思考
快乐是什么?
有目标和追求
懂得分享
乐于助人
保持一颗童心
与他人和睦相处
保持适度幽默
处乱不惊
懂得宽容
享受天伦
懂得尊重
偶尔的放纵
保持高度的自信
知足常乐
故事分享:快乐的钥匙
*把快乐掌握在自己手中*
名专栏作家哈里斯和朋 友在报摊上买报纸,那 朋友礼貌的对报贩说了 声谢谢,但报贩却冷口 冷脸,没发一言。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踢猫效应”:老板 骂了员工小王;小王很生气,回家跟妻子吵了一 架;妻子觉得窝火,正好儿子回家晚了,她“啪” 的一声给了儿子一耳光。儿子捂着脸,看见自家 的猫就给它狠狠一脚。那猫冲到外面街上,正遇 上街上的一辆车,司机为了避让猫,却把旁边的 一个小孩给压死了。可见,情绪情感是可以传染 的。
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
代表人物:伊扎德 观点:
情绪与人格系统:人格由体内平衡系统、内驱 力系统、情绪系统、知觉系统、认知系统和动 作系统组成情绪是人格系统的组成,情绪系统 是其中的一部分,是人格系统的核心动力。
情绪特征主要来源于个体的生理结构。 情绪激活与调节包括生物基因—神经内分泌激
活过程、感觉反馈激活过程、情感激活过程和 认知激活过程。
例如:出门看天气,进门看脸色
察言观色
表情
面部表情:人类表达情绪情感最主要的方式,尤其 是眉、眼、嘴的活动。 例如: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含情脉脉、暗送秋波)
眉目传情 抿嘴、撅嘴 咬牙切齿
姿势表情是除面部表情之外身体其他部位的表达情绪 情感的方式。头、手和脚是表达的主要身体部位。 例如:欢乐时手舞足蹈,悔恨时捶胸顿足,惧怕时手足 无措,羞怯时扭扭捏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