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期(总期50期)
2012年1月 浓体秸幼 控副
Fluid Power Transmission and Control No.1(Serial No.50)
Jan.,2012
结晶器液压振动控制系统设计分析
李海洋
(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有限公司辽宁大连1 16035)
摘 要:高效连铸技术是钢铁企业共同追求的目标之一,结晶器是影响提高连铸机的拉坯速度的关键设备,结晶器的 非正常工作将会导致连铸过程中的漏钢事故。主要针对结晶器液压振动控制系统进行探讨,对于提高钢厂生产效率 具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结晶器;液压振动控制;高效连铸技术
中图分类号:TH13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8904.(2012)01—0019—003
引言
高效连铸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连铸完
善与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国外曾简单地称为高速连 铸技术。我国则把以高质量为基础,高拉速为核心,
实现高浇铸率、高作业率的系统优化技术,称为高效
连铸技术。随着钢铁技术领域呈现出的革命性的飞 跃和发展,其中尤其最近的连铸和直接轧制技术的出
现,使高效连铸技术的作用更加显得突出。另外,连 铸技术本身已经日趋成熟,生产操作的稳定性也大为
提高 。 。该文以高效连铸技术为基础,为了解决提高
拉坯速度这一问题,从连铸的关键设备结晶器上考
虑,从结晶器振动方式以及振动系统的控制方法等方 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1 高效连铸技术的措施及存在的问题
高效连铸技术对拉速的最小值目前还没有统一
给出。国内一些研究者认为:高速连铸的拉速应该为 1,>1.5 m/min,国外学者则认为v>1.8 roYmin。处于
火车再三提速的今天,人们自然地提出了连铸机也应
该以更高的拉坯速度生产这一课题。 拉坯速度是标志连铸机生产能力大小的重要工
艺参数,也是衡量连铸机装备水平的标准。从提高生
产效率的要求出发,当连铸坯的断面和流数确定后, 希望拉坯速度尽量提高。在一定条件下,提高拉坯速
度还有助于改善铸坯的表面质量。拉坯速度的提高
主要受到钢液凝固速度的限制,特别是结晶器一次冷 却速度的限制。拉坯速度过快,刚出结晶器下水口的
铸坯的坯壳太薄,会使铸坯产生变形,从而造成内裂,
收稿日期:2011-09.16 作者简介:李海洋(1981.),男,大学本科。研究方向为:机械设计制造 及自动化专、l 。 甚至会拉破坯壳而造成漏钢事故。 在保证连铸钢坯质量的前提下,为了提高连铸机
的拉坯速度在设备方面和工艺方面应采取以下必要
的措施。设备方面的措施主要有:(1)用导热性和刚 性良好的结晶器,并有合适的倒锥度,以保证铸坯与
结晶器内壁的良好接触,有利于连铸坯冷却和保证准 确的断面形状;(2)根据不同的钢种和连铸坯断面,选
择合适的振动频率和振幅;(3)在结晶器下口安装冷
却格栅和密排辊,以保证连铸充分冷却段的长度;(4) 改善二次冷却的冷却效果,采用汽水雾化冷却方式适
当增加二次冷却段的长度;(5)采用多点矫直和多辊
拉坯,减少铸坯产生裂纹的可能性;(6)设备的安装位 置从上到下一定要保证严格地对中。
工艺方面措施主要有:(1)重视钢液炉外精炼,提
高钢液纯净度,控制好钢液的温度;(2)采用保护浇 铸,防止连铸过程中钢液的二次氧化;(3)制定合理的
冷却速度。 高速浇铸最令人担心的是因结晶器内部凝固坯
壳厚度减薄,以及坯壳与结晶器壁之间摩擦力增大, 而引起漏钢事故的增加;另一个问题是随着拉速的提
高,由结晶器下水口出来的钢流速度增加,从而助长 了钢流反转流对钢水液面的扰动而易使保护渣进入
钢坯内产生铸坯缺陷,影响钢坯的质量。
因此实现高效连铸技术的关键在于:如何在钢水 流入结晶器后,经过不到12 S的时间,由结晶器出来
时能形成一个足够厚的坯壳,使之足以经受得住钢水
的静压力作用,并抵制引发漏钢的危险事故的影响。 结晶器是连铸机的关键设备,钢液浇人到结晶器后与
结晶器水冷内壁接触,将热量传至结晶器内壁,再由
结晶器的冷却水带走热量,使钢液初步凝固成形,结
成一定厚度的坯壳。钢液在结晶器内的凝固是在铸 第20页 洗体秸幼 揎副 2012年第l期
坯与结晶器之间具有连续的相对运动下进行的。它 应能在保证铸坯经过结晶器下口时是具有一定厚度
的均匀坯壳,既不会被拉断,也不会产生歪扭变形和
裂纹等缺陷。要实现这一目的,与结晶器的选型、结
晶器振动系统的控制有着密切关系。
2 结晶器液压振动控制系统
2.1控制系统硬件构成
11上位机 上位机提供人机交换的界面,同时存储有不同工
艺条件下的振动模型和控制参数。生产过程中上位 机可以根据不同的钢种和不同的工艺环境,找出
(C1一C6)的6个浇铸控制参数传递给PLC,用来维护
和连铸机的振动。 21主控制器(MCS)
主控制器由MC CPU、电源、RS485接口、RS232/ RS422转换器、监控,编程接口组成。它用以实现
DYNAFLEX.B结晶器振动PC机和现场铸流控制器 之间的通讯单元,通讯使用西门子3964R协议标准,
数据交换通过RS422加以完成。 振动参数C 1.C6及其它信息被重复不断地(大约 5 S)从DYNAFLEX—B结晶器振动PC机送到主控制
器单元。主控制器将每流控制器信息或状态信号产 生的实际振动值(振幅、频率、浇铸速度),送回DY—
NAFLEX.B结晶器振动PC机,从而有利于操作人员 及时监视振动的曲线。
串行通讯接口:l#至DYNAFLEX.B计算机
RS232/422通讯;O≠}至1—5流铸流控制器的RS485通
讯。 3)铸流控制器(SC)
铸流控制器由下列功能组成:
CPU80C166/16 bit/40 MHz、24位24 VDC的数字 输人、8个静态输入开关、l6位24 VDC/IO0 mA数字
输出、1O个模拟输入量(10 bit)、12个模拟输出量(12 bit)、2个串行接口RS232/RS485、有效时钟、监视器、
与PLC接口的固态继电器、报警系统、程序下载测试
接口。
铸流控制器与主控制器之间通过RS485串行总
线联接,单独控制每流的液压缸位移,振动控制参数
(如Cl—c6)通过主控制器MCS传送给铸流控制器
sc,sc根据拉坯速度及控制参数cl—c6计算出振幅、
振频及非正弦系数的设定值,每隔1 ms传送给伺服控 制单元,液压缸的位置信号由一个装在液压缸内的高 精度超声波位置传感器检测,每个铸流控制器SC都 有所在每流的独立位置地址。
串行通讯接口:l#串行,主LCD显示屏的RS232
通讯;0≠}串行,RS485与主控制器的串行通讯。 4)ESIRON 4.20 mA转换器 它是一种超声测量系统信号转换器,带开始/停 止接口,它将位置传感器检测到的位置信息转化为模
拟信号,再传送给铸流控制器SC。 5)阀放大器模板BOSCH PL6
它把铸流控制器输出的模拟信号传送给比例伺
服阀,并且通过从比例伺服阀传送的位置信号进行闭 环控制。
61 BTL5型微脉冲线性传感器
它是一个外加不锈钢保护套的波导管,位置磁铁 装在恬动部分或随管件一起移动。位置磁铁根据波
导的测量确定位置,与磁铁连接的外部脉冲在波导管 内产生一个变形的极波,它以超声连续传播到达波导
管的最远端时,被一个阻尼装置吸收,在极波到达连
接末端之间时,通过一个线圈产生一个电信号,并以 不同的数据形式输出,以振幅范围当作额定长度传送
给ESIRON转换器。
71 1≠}、2≠}电源 两路+24 VDC电源由二级管桥路连接在一起,一
旦1≠}电源出现故障;2#电源将投入使用,即互为备用,
其故障监测由主控器完成。
2.2液压振动控制系统原理
结晶器振动控制系统采用二级计算机控制。当
连铸机的拉矫机开始启动时,由一级PLC送出一组数 字量和一组模拟量,数字量为结晶器信号,传给铸流
控制器的Dio。模拟量是4~20 mA的电信号,代表浇
铸速度,传给铸流控制器的Aio。振动控制参数 C1.C6及其它信息以大约5 S的周期,被重复不断地从
DYNAFLEX。B结晶器振动控制计算机通过 RS232/RS422通讯模块传送到主控制器(Mcs),主
控制器又通过RS485串行总线传送给铸流控制器
(SC),铸流控制器(SC)根据实际拉速信号和控制参 数C1.C6,计算出振幅、振频及非正弦系数的设定值,
以及从ESIRON、sk20.4传送来的液压缸位置传感器
的反馈信号,通过运算以1 ms为传送周期,送出一个 0~10 v的电压到PL6,PL6把比例伺服阀传来的阀位
置信号进行闭环控制,最后输出一个-10 V-+10 V的
电压送至比例伺服阀,控制振动装置的液压缸,从而 2012 ̄1z 1月 李海洋:结晶器液压振动控制系统设计分析 第21页
最终控制结晶器振动装置的振频及振幅大小,参见图
1。
R¥485
—一l#铸流控制器
过 —一2群铸流控制器 控l 广 制 —-_一3#铸流拄制器 制位挖计机 器
算 —一4#铸流拧制器 机 转换器
——{5#铸流控制器
图1结晶器振动控制系统方框图
2-3液压振动控制系统特性
结晶器振动系统由铸流控制器,带位置反馈的伺 服阀和驱动放大器等环节组成,驱动放大器除了执行
驱动功能外,还和伺服阀的开度(开口量)形成反馈,
使阀的输出(流量)与阀的输入(控制电压或电流)成
正比,阀在满开度时的流量g与压力Ap 的关系:
q=q × ̄x/3S。
传递函数为: ,F( )=q(s)/U(s)=1/(s/1O0+1)
( )=Y )/q )=1/(
由此可见:伺服阀和放大器闭环形成电压/流量 内环,驱动放大器,阀和液压缸构成一个I型系统,代
人有关实际值后,其传递函数为: ( )=WE( × ( =0.133/s
由于阀的最大位移为40 mm,相当于振幅最大值
为20 mm,给定信号的最大值为10 V,因此反馈系数
fl=1o/(o.040/21=500 V/m。
2.4振动控制系统的校正
通过对结晶器振动控制系统进行运行测试,发现 原有结晶器振动控制系统跟随性能不理想。由于铸
流控制器和液压缸位置闭环形成振动控制外环,其控 制过程由BOSCH公司提供的控制器来实现。根据控
制理论的基本原理,如果将工艺上的两个基本参数振
频和振幅引入反馈,至少也是一个双输人.输出的系 统,实现起来很困难。为了实现具体的控制过程,采
用变换给定及对系统进行校正相结合的方法。 对系统进行校正,使系统具有良好的跟随性能。
为了使结晶器的振动跟随给定信号的稳态误差为零, 采用PI调节器,将阀和液压缸系统按II型系统进行校
正。阀的截止频率为100 Hz,结晶器振动的工作范围
在l ̄20 Hz之间,取校正后系统的截止频率在5~10倍
工作频率,于是得PI凋节器的传递函数为: R(s)=KP(Ts+1)/( =64(0.05s+1)/(0.05s) 数字调节器具有控制功能强大,容易可靠实现,
参数稳定性能好,调整方便等优点,因此广泛应用于 工矿企业生产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中,此外,中大型
PLC通常带有多种控制模块。本系统采用SIMENS
s7 PLC,利用其自带PID的控制模块来作为数字调节 器简化了控制程序的设计。
给定信号是结晶器振动控制的输人口,它不仅受
到浇铸速度的控制,同时也受到上位机对振动幅值、 频率等参数的影响,当上位机参数给定后,给定信号
仅是拉速的函数,即: V(t)=F(1,,Y,09,t):Ysin cot+Voffs。t 式中,拉速v,振幅Y,振频co(f),给定信号v(t)。
3 结语
连铸机能否实现高速浇铸,与设备状态、操作工
艺、钢水质量、保护渣性能、工业自动化水平以及生产
组织管理等许多因素有关。高速连铸和常规连铸之 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其差异造成了高效连铸技术的
两大难题——漏钢和铸坯缺陷,严重影响了拉坯速度
的提高。 本文设计了结晶器液压振动控制系统的硬件组
成,介绍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工作特性。为了保证
拉坯速度v 2.0 m/rain,使结晶器的振动跟随给定信 号的稳态误差为零,采用变换给定及对系统进行校正
相结合的方法,同时采用PI调节器进行了合理地调节
控制,从而达到了良好的控制效果。
参考文献
【1】朱苗勇.高效板坯连铸结晶器集成技术[J]_鞍钢技术,
2009,(3):1-lO. [2]李占才,赵敏,王受田,等.高拉速板坯连铸机结晶器结构 优化研究与应用[J].重型机械,2001,(2):13—15,23.
Design and Analysis of Hydraulic Vibration Control System for Mold
Li Hai
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