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春露地辣椒栽培技术

春露地辣椒栽培技术

春露地辣椒栽培技术
一、栽培季节
春露地辣椒一般在1月中下旬播种,小拱棚育苗,4月中旬移栽,6
月上旬始收,8月下旬完收。
二、品种选择
主要有三种类型。
1、泡椒。这种辣椒的辣味较淡,肉心厚,适于鲜炒。主要品种有湘
研一号、湘十三号、湘研美玉、湘研808、福湘4号、福湘5号。
2、尖椒。此类型的辣叶中等 ,以鲜炒为主,也可作为佐料。主要品
种有:天超一号、天超二号、渝椒5号、兴蔬201、兴蔬16号、兴蔬215、
丰抗21、湘研5号、湘研6号。
3、线椒。辣味浓,主要用作炒菜佐料,也可干制或腌制。主要品种
有:天超少将、天超大将、辛香8号、红秀2003、博辣红秀、长辣7号、
湘辣17号。
三、育苗技术
辣椒育苗采用小拱棚育苗,以营养钵育苗最好,亩用种量50克左右。
1、营养钵育苗方法。先将种子消毒,在28-30度催芽96小时,种子
开始“露白”时撒播种于苗床。一般每平方米亩床用种量10-15克,盖土
厚度1厘米左右,然后用洒水壶浇足水分。覆盖薄膜保湿,播种后7-10
天待幼苗出土后,将薄膜拱起。播种后15天左右,将小苗移植在营养钵
中。可采用8cm×8cm或10cm×10cm的塑料营养钵,移植后注意保温保湿。
2、穴盘育苗方法。选用规格为50孔的塑料穴盘,配制的营养土要消
毒。装盘后,将已催芽的种子播入穴中,每穴1粒,盖籽后浇足水分。大
约15天后,要进行查穴补苗,达到每穴一苗。
3、苗期管理注意事项。一是合理控温,出苗阶段需要较高温度,白
天28~30℃,晚上20~23℃。二是保持适宜湿度,幼苗出土后至露出真叶
前,床面要充分湿润,经常补水,以利齐苗,第一片真叶露出后,苗床应
尽量保持干燥,坚持“不燥不浇水,要浇就浇透”的补水原则。三是揭膜
炼苗,当辣椒苗长到5~6片真叶后,适当揭膜。四是防雨,整个苗期要
防止被雨水冲淋。
四、整地移栽
1、整地。栽培大田要覆盖黑色地膜,可起到防草保水作用。大田翻
耕后,按垄宽(包沟)1.4-1.6米作垄,施足基肥,整平,再盖黑色地膜,
四周压紧。
2、移栽。最好在下午移栽,移栽时将苗坨从营养钵中倒中,尽量多
带土,边栽边淋清水。每亩栽2500-3000株。栽苗后,移栽孔要用土封紧,
以防杂草。
五、田间管理
1、肥水管理。移栽后7-10天,就要开始追肥,此时只施尿素水即可,
磷钾肥可以少施。5月上旬,辣椒开始现蕾开花后,要大肥大水,以氮磷
钾复合肥为主,肥料可以采用沟施,也可兑水后穴施,一般7天左右追一
次。
2、支撑稳固。辣椒分枝后,每株辣椒要插一根木桩,长度50厘米左
右,用小绳绑稳,以防植株倒伏,引起病害或烂果。
3、抹侧芽。主分枝下部的侧枝应全部抹去,减少养分消耗,提高座
果率。
六、病虫害防治
辣椒的病虫害较多,最常见的病害有苗期猝倒病、立枯病、疮痂病、
疫病、病毒病,最常见的虫害有蚜虫、黄曲条跳甲、烟青虫等。在多数农
民不能准确识别病虫害的情况下,建议农民采用以下简单办法进行预防。
1、苗期。以防病为主,用选用杀毒矾、多菌灵、代森锰锌、甲霜灵、
甲基托布津等,任选一种即可。
2、开花前。两种药混合喷雾。一种是吡虫啉,另一种是杀毒矾、多
菌灵、代森锰锌、甲霜灵中的任意一种,7天左右喷一次。
3、开花后。三种药混合喷雾。第一种是甲维盐,第二种农用链霉素,
第三种是杀毒矾、多菌灵、代森锰锌、甲霜灵中的任意一种,7天左右喷
一次。
如果通过以上办法仍然发生严重的病虫害,则需与技术人员联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