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化设计
情感化设计的作用--生产者
简介
随着设计和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产品种类日益繁多,卖方市场逐渐转 变为以消费者为导向的买方市场. 在买方市场形态下,仅仅依赖产品实用功 能方面的创新已经不足以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因为市场上不同品牌的同类产 品在功能、质量、价格等基本品质方面已经差别不大,竞争日趋激烈。因 此,现代社会越来越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反映在产品设计领域就是注重 消费者情感方面的诉求,改变以前仅仅重视产品实用功能的设计传统,从而实 现在产品设计中既重视理性又重视感性,做到两者的有机结合。
视觉——色彩
理论
色彩——共同式感受
依赖色彩本身感受 A、轻重感 B、冷暖感 C、距离感 D、味觉感
常用色彩的情感定位
本能层次——色彩
理论 色彩——情绪式 情绪式,也可称为情感功能。依赖联想。
情感化设计的三种层次
理论
本能层次
理论
来源于产品的物理特性。 主要包括视觉、听觉、触觉、 味觉和嗅觉五感为基础。
视觉——形态
理论
形态 产品形态具有情感作用力,大多是因为形态的视感线可以无阻碍地流动 ,在心理上产生共鸣,而产生美感情绪。
视觉——形态
理论 形态——抽象形态
曲线动人的闹钟
视觉——形态
理论
形态——具象的形态
生活中,更多的以具像的形态综合表现情感状态。虽然或多 或少的被认为是没有深邃的设计思想内涵,但是,人们似乎 愿意接受这类设计。相比那些寓意深远、难于瞬间理解的设 计产品,率真、直接、自然、无忌的造型更让人们感到惬意 。
芬兰设计师阿尔瓦·阿尔瓦设计的萨伏依 花瓶,其设计灵感来自祖国弯弯曲曲的海 岸线,其有机的曲线设计,不同与包豪斯 的直线形态,温暖而富有情感
人性化的产品设计,其外表美观迷人,充分考虑到人的因素,使用起来也就 比较愉快。产品使用起来得心应手会令人快乐,加倍喜欢。这是产品设计的人性 化要与情感总要联系起来的原因。
情感化设计的作用--使用者
简介
扭转功能主义下技术性凌驾人情感之上的局面,使得以物为中心的设计 模式重新回归到以人为中心的设计主线上。产品的情感化设计即是一种着眼 于人的内心情感需求和精神需要的设计理念,最终创造出令人快乐和感动的 产品,使人获得内心愉悦的审美体验,让生活充满乐趣和感动。
情感化设计的发展
简介
情感化设计的心理学依据:UCD设计
以用户为中心的研究UCD(user-centered design)在国内外计算机行 业方面已经作为重点研究,主要应用在界面交互设计上。从心理学角度研 究用户的需求,从用户的思维、知觉、行动等方面设计符合用户的产品, 是日常用品应该致力的设计研究方向。在心理学研究基础上用户中心设计 的两个核心理论:易用性和情感化
感性工学
理论 感性工学的基本分析框架
情感化设计的三种层次
理论
唐纳德·A·诺曼教授提出的情感化设计 的三种层次 分别为:本能层(visceral)
行为层(behavior) 反思层(reflective)
感官
(Sensor
y)
反思的 (Reflective)
行为的 (Behavioral)
本能的 (Visceral)
Desmet 产品情感模型
理论
情感并不是由产品引起的,而是由涉 及到我们利害关系的产品评价意义所 引起的。
情感
产品 关注
产品 评估
目的标准态度
产品
Desmet 产品情感模型
理论
评估参与者所经历的情感。为了测量情 感,需要给参与者提供产品测量工具 PrEmo。
设计师
产品
情感
灵感
评估
产品情感 模型
产品 情感测量工具
层 次
需
第一级需要
生理上的需要
要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情感化设计趋势的必然性
简介
反映情感化设计的不同层次的情感水平。马斯洛需求层次论提示了 设计的实质,人类对产品的需要由简单实用功能性的需要上升至蕴含着 各种精神文化等情感因素的需要,这种结构性与生命的结构有相似之处 ,包括从低级生物的生命结构到人类情感和人类本性这样一些高级复杂 的生命结构(情感与人性正是那些最高级的艺术所传达的意义),这正 是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逐级上升的反映。“一种需求一旦得到满足,它 就不再成为需求。”
动力
(motor)
控 制
控 制
情感化设计的三种层次
理论
❖本能设计:是直觉的人机对话,它随着时尚快速改变。 ❖行为设计:是使用中的人机对话,科学技术提高产品的易用性。
技术发展速度加快,缩短了基于使用的行为设计价值周期。 ❖反思设计:是人与机器人、人与产品之间所表现出来的真、善、美的
对话,一方面受品牌、地域、时代文化条件的影响,另一 方面由使用者年龄、性别、职业等社会因素决定。
情感化设计的定义
简介
随着产品设计越来越关注人们日常的行为方式,反映和满足人们情感方面需要 的产品在设计领域中逐渐凸现出来。 发达国家在工业设计领域里提出了情感设计的理念。 情感设计是指以人与物的情感交流为目的的创作行为活动。设计师通过设计 手法,对产品的颜色、材质、外观、点、线、面等元素进行整合,使产品可以 通过声音、形态、喻意、外观形象等各方面影响人的听觉、视觉、触觉从而产 生联想,达到人与物的心灵沟通从而产生共鸣的表达方式。
情感化设计趋势的必然性
简介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必然性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提示了设计的实质,人类对产品的需要由简单实用功能性的 需要上升至蕴含着各种精神文化等情感因素的需要。
情感化设计趋势的必然性
简介
第五级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
高 层
第四级需要
尊重的需要
次 需
要
第三级需要
感情上的需要
低
第二级需要
安全上的需要
情感化设计的相关因素
简介
情感化设计与人性化 情感化是人性化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只不过情感化设计在细致层面上更偏重满 足人们情感上的需求 。
情感化设计的相关因素
简介
情感化设计是人性化设计的组成部分,在人性化设计的诸多定义中就有“ 最大限度的迁就人们的行为方式,体谅人的情感,使人感到舒适”,含义中都 包含了对情感的关注。情感化作为人性化设计的一个方面,与人性化设计共同 致力于产品设计对人本身的关爱和呵护上,在产品设计中全面灌注“以人为本 ”的设计精神,提高产品的亲和力。只不过情感化设计在细致层面上更注重满 足人们情感上的需求,给人们带来更多轻松快乐、幽默新奇的心理感受和情感 体验。
的文艺复兴运动中,人作为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得 以体现,在设计中也考虑了人的因素,体现了设计以人为本的本质,为 工业社会的形成带来了适宜的思想和物质土壤。 十八世纪下半叶发生在英国的工业革命,是人类从手工业文明进入机械 工业文明的开端,其核心是机械化的生产方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环境 ,从此人们开始与工业产品共同生存在同一个社会环境中,人机关系的 解决成为了设计师们要面对的首要任务。
情感
产品 关注
产品 评估
产品
目的 标准 Desmet 产品情感反应模型
态度
情感化产品
简介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上说,情感化的产品属于物态化的精神产品。 情感化产品从商品角度讲就是指具有表达情感状态特征的产品。
情感化产品
简介
高情感性与高技术的融合 奈斯比特曾说,“我们正走向高技术与高情感的两个方向,人类试图给每一种 新技术都配上一种起补偿作用的反应” ,一种高情感的补偿.
情感化设计的定义
简介
情感化设计是建立在以人为本设计基础上 ,在设计的过程中处处以人为中心,寻求一种 更加人性化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从而产生的一 个比较新的领域。
是一种人文精神,是人、机、环境完美和 谐的结合。
情感化设计的发展
情感化设计的发展
简介
根源:哲学依据:人存在的意义
情感化设计的重要性源于它的哲学地位。不论是从人的生存角度还是发展角 度,情感化都具有重要意义。当然,在产品设计这一为人服务的领域中
Desmet 设计情感程序纵览
PrEmo测量软件的界面
感性工学
理论
“感性工学”最早由日本马自达汽车集团前会长山本健一于1986年在美国密西 根大学发表题为“汽车文化论”的演讲中首次提出.它是一种运用工程技术手段 来探讨“人”的感性与“物”的设计特性间关系的理论及方法.在产品设计领域, 它将人们对“物”(即已有产品、数字或虚拟产品)的感性意象定量、半定量地 表达出来,并与产品设计特性相关联,以实现在产品设计中体现“人”(这里包括 消费者、设计者等)的感性感受,设计出符合“人”的感觉期望的产品.感性工学 也是一种消费者导向的基于人因工程的产品开发支持技术,利用此技术,可将人们 模糊不明的感性需求及意象转化为细部设计的形态要素.
情感化设计的相关因素
简介
现代主义、新现代主义、绿色设计、人性化设计等众多的设计流派,引 领了各个流派时期的工业设计的潮流,其不断的交替兴起,促进了设计 思想的交流,设计界一片繁荣景象。 设计的不断进步也为设计师带来不同的设计课题,寻求一种更加人情化 的设计,成为现代设计师们要解决的任务,让产品这一物质的形态具有 思想性和人的情感。
情感化设计的相关因素
简介
情感化设计与个性化、时尚化 是建立在个性时代的基础上的,着眼点放在情感需求的差异化层面。 时尚是产生在社会大众共同体的情感需求层面上的 ,建立在时尚基础上的设计 本身就是对大众情感需求的体现。
情感化设计的相关因素
简介
情感需求与审美趣味
符合情感需求和符合审美是相一致的。情感的对象化过程就是“按美的规律塑造” 的过程,“对象化的情感”就是“美”。
情感化设计
肖茹珍 卢润洁 指导老师:赵新军
情感化设计
简介
理论
方法
案例
情定发 因 感义展 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