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
1
论文题目:
《论埃德加·莫兰的复杂范式》
(On Edgar Morin’s Complex Paradigm )
选题背景及意义:
17世纪产生了以牛顿力学为核心的经典科学体系。经典科学的理性主义方
法主要是通过经验归纳和数学演绎从大量反复的经验事实中去把握解释它们的
简要、明确的规律。埃德加·莫兰认为经典科学的思维方式建立在“有序”、“分
割”和“理性”的三大支柱之上1。“有序”意味着人们认为所有的无序性都是
表面的,是暂时的无知的结果,背后隐藏着待发现的有序性;“分割”表现为两
方面,一是学科的专业化,一是认为客观现实可以不考虑它的观察者而被加以考
察;“理性”意味着被视为“绝对理性”的归纳—演绎—同一性的逻辑。这三大
支柱在20世纪热力学、微观物理学、地球科学、生态科学、海森堡测不准原理、
波普尔的证伪理论、哥德尔不完全定理等等新兴科学探索的发展中动摇了。经典
科学的简化思维方式受到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复杂性、非线性、不确定性、自
组织等新概念不断出现,非线性科学与复杂性科学兴起。这些科学理论包括耗散
结构论,突变论,协同学,超循环论,混沌学,分形学等。发表第一篇关于复杂
性重要文章的作者沃伦·威沃曾经预言: 19世纪是复杂性被瓦解的世纪, 而接
替它的20 世纪将是有组织的复杂性的世纪。2科学发展的前沿正在出现一个能够
沟通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新动向, 这就是建立在非线性科学和自组织理
论基础上形成的复杂范式、复杂性方法或复杂性理论研究的兴起。复杂性理论的
兴起将为人类认识自然、社会和文化的历史演进、现实状况和未来走向提供了新
的视角和平台。经典科学的理解方式即简化范式受到了全面的挑战。复杂范式已
初见端倪, 并将在21 世纪成为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流范式。这是一场科技观
乃至认识论上的哥白尼式的革命。非线性科学与复杂性科学及其复杂性的研究使
人类的认识产生了新的飞跃,特别是混沌理论的发现和深入研究大大促进了复杂
性的研究进程,引起国内外许多学者的广泛兴趣和众多学科的关注。人们认为复
杂性科学在新世纪将会有重大突破性进展,它向新世纪科学技术提出了巨大的挑
战,同时也为人类提供了发展的极好机遇,复杂性研究必将展示其美好的应用前
1
[法] 埃德加 莫兰:《论复杂性思维》,《江南大学学报》,陈一壮译,第5卷第5期,2006年10月,
第18页。
2
[法] 埃德加 莫兰:《复杂性思想: 自觉的科学》, 陈一壮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P137。
开题报告
2
景。目前,国内外对复杂性科学和复杂性的认识研究水平不断提高。非线性与复
杂性科学的研究如火如荼,不论对自然科学,还是对社会经济科学和人文科学,
都是极富有挑战性的和极为活跃的崭新科学。复杂性研究的兴起,在理论研究和
应用实践上均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并促使传统的科学观念、科学方法,尤其是思
维方式、认识论及方法论等方面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我们认识到我们生活的世界
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世界。因此,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复杂性研
究已成为人们面临的重要挑战。
法国的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埃德加·莫兰在当代思想史上最先把复杂性研究作
为课题提出来,把复杂性作为整个思想体系的核心加以阐释并且首倡复杂性范式
的思维革命。莫兰在他1973年发表的《迷失的范式: 人性研究》一书中正式提
出“复杂性方法”。莫兰在人类学研究中使用的复杂方法最终使他走向一般的复
杂性方法。莫兰认为复杂性对自己来说,只是挑战而非答案。复杂范式是对简单
范式的补充和整合,他批判经典科学的方法论所代表的简化的理性主义的弊病,
期望能用一种复杂的、动态的、开放的理性主义代替简单的、静止的、封闭的理
性主义。莫兰广泛地吸收了现代自然科学前沿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使得他的代
表作六卷本巨著《方法》展现了一幅从物理科学到生命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百科全
书式的面貌。复杂范式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和自组织理论的原理为基础,
以复杂性思维的基本原则为顶端,构筑了一个科学理论的大厦。莫兰的复杂思想
看到世界事物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融合、有序性和无序性的交融、个体和环境的
相互渗透,建议用“宏大概念”、“策略性眼光”和“元系统观点”来认识和考察
对象。莫兰复杂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世界不是单纯的有序或者无序,而是有序和
无序的交混。现代系统论提出所谓“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原则,这个理论强调
了世界事物的整体性,但莫兰认为这只表述了系统性质的一个方面,他提出“整
体小于部分之和”的原则,其实质在于补充了对于作为对局部的个体的重要性的
认识。莫兰的元观点认为,任何一个概念系统必然包含一些只能在系统之外给予
回答的问题,因此,要认识一个系统就必须参照一个元系统。
他的综合性的思想特点和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使他致力于建立全面的、整体的
人类学,并经过物理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的领域而走向建立复杂性的一般的科
学方法论。莫兰的复杂性理论的原理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特点,在哲学,
开题报告
3
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领域里多层次地广泛地展开,他的复杂性理论不仅超
越了一般系统论,还为认识事物和理解事物提供了新的认识论方法,所以可以说
也是一个跨学科的科学的方法论,而且还是具有广泛意义的哲学的认识论。莫兰
的思想对当代世界构建相互理解的伦理学有很大的启示,对教育也具有深远的影
响。
重点、难点:
本课题的重点和难点主要在于对埃德加·莫兰的复杂性思想进行研究,分析
论述其基础原理和基本原则,从而发掘出有价值的论点使得论文主题得到提升。
主要是要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是对有关莫兰复杂性思想的材料进行研究。
这一方面的资料相对比较少,研究得也不是很成熟,这就需要广泛阅读任何有关
的书籍,工作量较大。另外莫兰的学说涉及到多个学科的的知识,对于知识的把
握可能不够全面,掌握不够深刻。
所以,笔者认为在研究时,务必要以严谨、客观、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分析问
题,把握问题的实质,避免主观臆断。在缺乏充足有力的证据情况下,要科学存
疑,将遇到的问题诚实地记录下来,以待以后深入的研究。
研究方法:
以文献综述法为主。通过中国知网、维普、方正等查阅相关期刊,利用图书
馆资源借阅相关文献。尽可能多地掌握有价值的文献资料,吸收现有的研究成果,
深入发掘文献内涵。
分析综合和比较的方法也是在研究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方法。对有关国际复杂
性科学,复杂性研究的背景资料和有关莫兰复杂性思想的研究材料进行分析综
合。并且通过莫兰复杂性思想与世界其他复杂性研究的比较,莫兰复杂性思想和
过去简单性的比较等,从中掌握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实施计划:
严格按照学校各项规定,充分采纳导师指导意见,在规定时间内撰写论文并
准备答辩。五月中旬之前完成所有准备性质的文献查阅的相关工作,并开始拟定
具体的论文提纲。五月下旬之前对论文正文进行撰写,并确定新的文献需求。之
后立即丰富和完善论文整体,并进行校对,交导师审阅。六月之前修改论文以及
开题报告
4
翻译材料等,完成毕业论文定稿,准备毕业论文答辩。六月初,完成论文答辩。
参考文献:
[1] [法]埃德加·莫兰:《复杂思想:自觉的科学》,陈一壮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2] [法]埃德加·莫兰:《迷失的范式:人性研究》,陈一壮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3] [法]埃德加·莫兰:《方法:天然之天性》,吴泓缈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4] [法]埃德加·莫兰:《复杂性思想导论》,陈一壮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5] [法]埃德加·莫兰:《方法:思想观念》,秦海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6] 陈一壮:《埃德加·莫兰复杂性思想述评》,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
[7] [法]埃德加·莫兰:《论复杂性思维》,《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陈一壮译,第5卷第5期,2006年10月。
[8] 陈一壮:《论埃德加·莫兰复杂性思想的三个理论柱石》,《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7年12月。
[9] 陈一壮:《试论复杂性理论的精髓》,《哲学研究》,2005年第6期。
[10] 陈一壮:《论法国哲学家埃德加·莫兰的“复杂思想”》,《中南大学学报(社
会科学版)》,第10卷第1期,2004年2月。
[11] 王健:《埃德加·莫兰的复杂性思想论析》,《唐山师范学院学报》,第31
卷第4期,2009年7月。